第1317章 奉大周皇上之命,特来请您回镐京

说罢,飞快奔走。

沈妙言含笑凝望他的背影,小家伙虽然嘴硬,可一颗心,却无比柔软呢。

他,把孩子教得极好。

日渐西斜,一望无垠的草原被镀上金色,温暖而柔和。

沈妙言牵着念念,慢慢穿过难民营,微笑着和所有大魏的百姓打招呼。

说来也怪,这几日以来,虽然百姓们仍旧饥饿,可打架斗殴事件,却鲜少再发生。

他们信任沈妙言,他们觉得他们的女帝,一定可以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毕竟,世上还有哪个皇帝,愿意把自己所有的粮食拿出来,与他们这些平民共患难?

世上又有哪个皇帝,愿意与他们一同吃野菜根,喝那没有油水的寡淡菜汤?

可这些,她全部办到了。

爱民如子,不过如此。

大魏的军民,在困境面前无比团结,就连向来刻薄吝啬的乔宝儿,也在再三犹豫后,把自己从乔家带出来的米粮,尽数捐了出去。

而就在魏国军民万众一心的时候,忽有使团大张旗鼓地前来拜访。

他们生怕魏国的军民不知道似的,敲锣打鼓,捧着艳丽贵重的凤冠、凤袍,带着盛大的仪仗,热热闹闹地穿过难民营与军营,在所有人的瞩目中,来到沈妙言的大帐前。

沈妙言闻讯来到帐外,那为首的太监喜滋滋地拜下,捏着尖锐的嗓子,笑呵呵道:“给女帝陛下请安!奴才奉大周皇上之命,特来请您回镐京!”

无数双眼睛盯着这里,听见这大太监的话,众人皆都一怔。

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人群,纷纷议论出声:

“我的天,他们是大周皇帝派来的人?这么说,咱们的女帝陛下要走了?!”

“不敢。”

张晚梨声音淡淡,撩起袍摆跪了下去,“只愿皇上能打开长白山关口,放我大魏百姓入境,南下西南开垦良田。女帝有言在先,中途绝不会侵扰楚国百姓,只是请皇上您行个方便而已。”

她抬眸,定定注视着楚华年:“若事成,等于救千万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于皇上您而言,也是大功一件不是?”

楚华年捻着铁如意,并未答话。

不知过了多久,他淡淡道:“张大人一路奔波,想必疲惫非常,还是先去驿馆中休息吧,朕明日一早,必然给你答复。”

张晚梨走后,楚华年回到寝殿,对着窗外的一株花树出神。

皇后李傲菡走过来,笑道:“当年的仇,陛下终于可以报了。”

当初君天澜虽然离开,但是仍在朝中留了不少眼线、暗桩,曾一度主宰朝堂,给楚华年带来不少麻烦。

再加上君天澜在楚国时,曾一手把持朝政,所以楚华年始终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后快。

“此话何解?”他漠然地饮了口茶,仍旧盯着花树。

“陛下您想,那沈妙言乃是君天澜心尖尖上的人儿,若您假意放她进楚国,再一举控制住她,有她做把柄,还拍对付不了君天澜吗?”李傲菡挽袖,笑着为他添茶。

楚华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半晌后,他才慢慢道:“魏国的铁骑,乃是令中原闻风丧胆的存在。朕不可能,把那样一支虎狼之师,请到京城。”

“那陛下的意思是?”

楚华年盯向花树,“朕若要夺得天下,就得穿过草原,北上攻掠大周。而如今魏国人集聚在草原,局势十分糟糕紧迫。虽然趁人之危并非君子,可这般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十年都难碰上……”

他说着,轻笑出声。

李傲菡望着他眼底的狰狞神色,不由挑了挑眉头。

翌日,张晚梨得到的答复,便是拒绝。

她并未多言,也没有多做请求,只飞快带着人返回草原。

楚华年终究不是楚云间,鼠目寸光,成不了大事,多说亦是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