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爷生性风流,她就是想管,也管不了,最近顾二爷新收了两个通房丫头她是知道的,虽然心里很不好受,但她也忍住了。只是伺候床笫的东西,她还不放在眼里,也不可能对奴婢动心。
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女人……
顾二夫人想起前不久,她听人说邱家少爷养外室的事,邱家少夫人耳根子软,管不住男人,就是知道邱家少爷在外面养外室,也都忍气吞声的。
何况邱家少爷正值青年,本就是多情的时候,后来那外室怀孕生子,常海把孩子抱回邱家,邱家少夫人还要打落门牙和血吞,把这个孩子记在自己名下养。,甚至还抱进宫给邱皇后瞧过一次……
顾二夫人觉得要她要是那邱家少夫人,早就把这贱蹄子连同孩子一起弄死了。
她握着金簪的手一紧,又问丫鬟:“顾限在外院如何了?”
丫鬟小心翼翼回道:“四少爷跟着外院师傅学武了,听说现在会认些字了,也长高了不少。”
顾二夫人很满意,不过是个傻子,想住外院就住吧,她现在都懒得对付他……
顾二爷过来了,丫头替他打了竹帘。
他穿着件灰色的直裰,显得笔挺又潇洒。
顾二夫人替他盛粥布菜,说话的声音很柔:“二爷听说了吗,咱们家要出喜事了?瑶如姑娘要嫁到齐家去了……”
顾二爷低头喝粥:“听人说过,怎么了?”
“我就是觉得奇怪,”顾二夫人微微一笑,“这亲事是早就说好了的,怎么到了如今推迟了这么久?”
顾二爷摇头:“谁猜得到他们要做什么,随他们去吧,反正有侯爷替她撑腰,以后没谁敢得罪她的。”
顾二夫人笑容一凝,还想找点什么话和他说,顾二爷却三两句就应付过去了,等吃完了早膳,嬷嬷抱着顾昭上来,顾昭看到父亲就甜甜地喊人,腻在父亲怀里和他说话。
顾二爷又抱着顾昭去看新开的垂丝海棠了。
……
换下冬衣,人都觉得干净利落了些。
傅明月晒着太阳陪施妈妈做针线,院子里海棠花开了不少,今年的春天来得早了些。
施妈妈年纪大了,去了白马寺拜佛,求了好几个平安符回来,要做好些香囊来装平安符,以保佑傅明月能够平平安安的生下麟儿。
老人家总是相信这些的,替傅明月求平安符的同时,还偷偷替傅瑶如求了一个回来,求她以后平平安的。
傅明月知道,却装作不知道,心底还是有点小小的难过。
她知道施妈妈这个人向来就是如此,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着以后再也不管傅瑶如了,说她没有良心之类的话,可心里还是挂记她的。
傅明月甚至不敢当着施妈妈的面提起傅瑶如这个人来,只敢和顾则淮说起这件事来,“……若我是施妈妈,养了这样一个孩子,心里也会难受的。”
傅明月守着顾则淮吃面线,时不时给他夹菜……
外头热热闹闹的,屋里却很安静。
傅明月还以为他会去看灯会,他却就着她的灯看兵书,灯光落在书页上,他垂眼看得很认真。
傅明月想起顾老夫人说,前院要猜灯谜……槐香胡同外面有舞狮灯笼、龙灯经过,龙灯过来的时候,大家都要去龙灯下面钻,要沾龙气,百姓要沿河游灯……她几年没看到过这么大的灯会了。
这些东西,顾则淮也是投了不少银子的,?他自己投了这么多银子,也不去看看?
傅明月只看到顾则淮翻过一页佛经,她把绣绷放下,拿起剪刀剪灯花,啪的一声响。
顾则淮正看着书,低头不由露出微笑。
傅明月趁机去拉他的手:“侯爷,你也去外面看看灯会吧!老闷着也不好。”
他如今不太喜欢热闹,这种场合多半是不去的。
顾则淮头也不抬地说:“……你和施妈妈等人去就够了,多赢几个灯笼回来。”
傅明月有些失望,那还是不打扰他看书吧,她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灯会了,想了想还是要丫头拿了披风过来给她穿上,前几日才换上春衫,恐怕晚上还是冷的。
她系了披风,青浦就擎起灯笼准备要出门了。
傅明月又回头看了顾则淮一眼。
顾则淮才说:“突然想起来,我还有几句话要和老四说……我和你一起去吧。”
他放下书走到傅明月身边,傅明月知道他这是要陪自己去,不由笑看着他,却听他叹息地低声道,“你就不能多求我几句吗?”
做这么大的灯会,本来就是为她热闹,方才,他不过是想逗逗她罢了。
她说了一句就放弃了。
傅明月哪里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想去!
外院里猜灯谜已经开始了,槐香胡同里人声鼎沸的,都传到了里面,之前顾老夫人提前说过,猜灯谜可以得金豆子,各房都有人过来猜,图个热闹。
看到顾则淮出来,顾老夫人招手让他过去:“……难得你来看灯会,多看看吧!”
顾则淮坐了下来,傅明月就跟着顾四夫人一起转起来,解了几个灯谜,要是有不会的,就拿去给顾则淮看。
圆月跃上夜空,榕香胡同的花灯繁华如星海,游灯的人渐渐往河边去了。
傅明月怀有身孕,如今走路走的多了,也就累着了,陪着顾则淮一起坐着看烟火。
一切都显得很美好。
傅明月只巴不得时间停留在这一刻就好了,上辈子,她不知道多少次梦到过这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