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交心

钢海沉浮 中山郡守 2502 字 9个月前

…………

“郭主任,如果说对你的过往不好奇那是假的,不过既然你有这么好的基础,问什么不去大钢厂应聘,反而到了我这个刚建的的厂子?”陈树开着车问道。

“如果我说是奔着你这个人来的,你信么?”郭怀义说道。

“如果你是刚回唐山,我信!”陈树说道。

“我的确是刚回来才半年时间,从唐钢出来之后我就去了外地,当然也是干轧钢这一行,我也不会干别的。我父亲病重我才不得不辞去那边的工作,再加上我也是唐山人,不可能在外面混一辈子。”

“我知道进个大厂子难度也不大,可是我不喜欢跟人勾心斗角的感觉,突然来个外人当车间主任,你觉得下面有几个人会服你?我有个远亲在你们公司上班,说车间主任一年也差不多二三十万的收入,再加上还可以入股,我就了解了一下你们公司。”

“陈总的年轻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才来公司看看,我很喜欢咱们公司的工作氛围,尤其是员工之间相处。如果你的眼光仅限于眼前的规模,估计我也就是干两年的事,如果不是,我还真想试试我到底有多大本事。”

“看来我把你招进我们公司来是走对了,我会让你看到我陈树的用人的诚心,也希望看到你真正的能力!”陈树笑了笑说道。

“走着看吧!呵呵呵!”

都四五十岁的人了,恐怕真的是打算在荣伟这个平台一展才华,就看荣伟能够给他多大的平台了。

三个人进入车间的位置恰好是钢坯进轧机的位置,自己钢厂轧钢情况陈树很清楚,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好奇心,不过自己确实没有见过轧螺纹钢,自然看得也是非常认真。至于郭怀义,陈树也不多说,这次来的目的他自己也清楚,更何况曾经在这里干过。

“咱们这边是初始k20-k13合计8道粗轧,最前面的是两台650轧机,接下来就是6道550轧机。你可看到从k17开始,钢坯就已经变成了圆形,然后就是在椭圆和圆形之间来回转换。”

“不过为了轧制需要,在k7的时候截面会再次回到方形,其实这些东西跟你们公司轧槽钢和工字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成品的形状不一样罢了。至于难点就在于最后的分切,当然你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毕竟你们没有打算上分切。”苗良玉一边走一边介绍。

陈树时刻在注意轧线上钢坯的形变过程,而郭怀义则是默默的看着各道轧机的间距,轧机运转速度,或许也是在寻找将来需要注意的地方吧。不过和荣伟钢铁那边对比了一下,发展双方的布局确实有点像,只不过这边是进口技术罢了。

“这边轧机是双预切,过来的时候你也看到了,现在钢坯基本上已经被轧成类似于四根并在一切的圆钢,那就是为后面的分切做准备,这道就是双预切了,穿过导卫和切分孔,到这边已经变成了四根。”

虽然苗根红介绍的非常清楚,但对于陈树来说,太过于专业的问题还是有点难度,虽然自己把《轧制理论》学了,但与实际情况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

“看着现在生产挺好,实际上我们不知道经过多少次改造升级才有了现在的成果,原来切分的时候特别容易堆钢,切分后反转因为应力存在,也容易堆钢。整个轧制过程温度控制不好,变化幅度过大也会堆钢,老郭在这的时候最清楚了。”

苗根红提到这个,郭怀义也是一脸苦笑,看来当时没少处理这些事。其实郭怀义心里也很清楚,尤其是今天参观以后,生产线较自己在岗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看到成材从后面出来进入步进式凉床,陈树的感触倒不是很大,而郭怀义则完全和原来不一样。

“怎么样老郭?感觉变化挺大的吧?”出来之后苗根红问道。

“是挺大的,很多地方够改进了,虽然现在还是说原装进口意大利的轧线,但这里面已经有了太多我们的东西。几年不见,没想到变化这么大。呵呵呵呵!”心里还真有点感慨。

“看看棒二轧线恐怕你的感触更多,知道问什么建国初期咱们引进技术很容易,而后来苏联老大哥够不给咱们技术了么?因为他们都看不起咱们中国人,觉得咱们学不会。咱们中国人太聪明了,这个我可不是吹牛的,是工作实践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