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钟响起

“大小姐,你要的药材奴婢都让人买回来了。”

“快,让她们抬进来吧。”

“是。”

月如看着被两个小丫鬟抬进来的两大篓子药无奈的叹了口气。

苏沐歌并没有着急将所有人都制成都配置完成,只是按照比例将他们调配好。

午膳过后,她拿着调配好的药换了一身男装出了府。

苏沐歌走在街上,打算去试试这些药的药效。

京城里有专门供乞丐流民这些人居住的地方,在那里生病没钱医治的人应该少数,她带这些药过去,在帮到那些人的同时,也能看出药的效果是不是跟自己预计的一样。

苏沐歌走过一间茶楼,差点跟人迎面碰上,她快速刹住脚步。

“什么人!”

苏沐歌抬头,一眼就看见挡在跟前的东临。

她穿了男装,并没有刻意的伪装自己,只是画蛇添足的在唇上贴了两撇小胡子。

“苏……公子?”东临视线先是落到苏沐歌眼角那块胎记上,诶,还别说,这么些天没见那块胎记好像淡了不少,虽然还在,但至少没有过去那么刺目了。

东临还想看看是不是自己看错了,猛地就感觉到身后传来一阵寒意,立即识相的退到一旁。

夏侯墨视线从苏沐歌身上扫过,看着她扁平的前胸时,微微拧了拧眉。

“王……九公子安好。”

“嗯。”夏侯墨用鼻音应了声。“去哪儿?”

苏沐歌看着夏侯墨,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点子。

“正要去求见您呢。”

夏侯墨眉间微抬,看不出情绪。

笑得跟只小狐狸似的,没事会来找他?

“上马车说。”

左丘已经牵着马车过来。

现在天凉,虽然没再下雪,但苏沐歌还是觉得冷得不行。

“好。”

她背着小包袱一下钻进了马车里,马车内铺着软软的羊毛垫子,踩上去瞬间留下了黑乎乎的脚印,真是浪费!

夏侯墨上了马车,坐到她对面,看她被冷得小脸有些发白的模样,顺手拿过一个护手暖炉扔给她。

“太弱了。”

“啊?”

苏沐歌抱着暖炉,这才觉得身体暖和了些,虽然她一直有注意调养,但体质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身子原本就有些寒症,一到冬天就四肢冰凉。

“你找本王做什么?”

手暖和些后,苏沐歌把身上的小包袱解下来打开。

“王爷,臣女这里有几种非常适合用在战场上的伤药,还有一粒见效的风寒脑热的药……”

“说重点。”夏侯墨冷冷打断她。

苏沐歌一噎,露出一抹真诚的笑容。“王爷有没有需要,臣女可以给您个友情价?”

“咚,咚,咚”

大街上,传来一道沉闷有力的钟响,走在大街上的人纷纷停下脚步,抬头望着某个方向。

苏沐歌眸低染了丝丝疑惑。“哪里来的钟声?”

“是神钟响了,神钟响了!”

百姓中不知是谁喊了这么一句,街上的人瞬间沸腾起来。

“神钟是什么?”苏沐歌疑惑更甚。

苏沐歌本是呢喃,却被心兰听了去。“大小姐不知神钟?”

苏沐歌摇了摇头。“那是什么?”

“大小姐不知道也不奇怪,奴婢也是听人说起才知道的,这神钟听说是楚国开国皇帝请示神明后造出来的,说是能够上通神明,如今神钟响了肯定是神明有所指示了!”

苏沐歌看心兰脸上那抑制不住的激动,敬仰,崇敬的神情默默的拉开自己的小荷包,从里面抓出一点瓜子嗑了起来。

她对这些鬼神之说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即便她本身就是一个异数,但她打心底的觉得在不知道多久以后的将来,总是能用科学解释清楚的。

神钟响起的事如蝗虫过境般在京城传开了,所有人都好奇将要降到楚国头上的神旨到底是什么。

大朝上。

“皇上,这神钟响起必有神旨,臣肯定皇上开坛祭天请下神旨。”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臣跪到殿中高声道。

一身龙袍的夏侯睿高座在龙椅上,神钟响起时,他第一时间就听见了。

据楚国的国史记载,这神钟最近一次响起是在百年前,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好事,那之后楚国十年间都风调雨顺,国力日渐昌盛。

楚国每一个在位的皇帝都想让这神钟响起吧。

夏侯睿点点头。“方大人说的是,司天监你选出一个最近的吉日,朕要祭天请神旨。”

司天监忙上前领命。“臣遵旨。”

下朝后,夏侯睿心情很是不错的到了琴贵妃的殿里。

“臣妾参见皇上。”

得到夏侯睿往这边来的消息,琴贵妃早就让人将一切都准备好了。

“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谢皇上。”

琴贵妃上前搀扶着夏侯睿到椅子上坐下。

“神钟响起,天降祥瑞于楚国,臣妾在此先恭喜皇上。”

“哈哈哈哈。”夏侯睿将琴贵妃拉到怀中,指尖点在她的红唇上。“朕就喜欢爱妃这张甜嘴!”

琴贵妃嗔了夏侯睿一眼,顺势靠在他怀里。

“皇上是高兴了,可臣妾却有一事一直忧心。”

“哦?是什么事让爱妃忧心?”

琴贵妃一脸无奈的叹了口气。“皇上也知道,如今坤儿年纪也不小了,可后院依旧没有个能主持大局的人,臣妾想着,是不是该给坤儿娶妻了?”

夏侯睿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变,赞同的点了点头。“爱妃说的也没错,前些时候朕的身体不适,到是将这件事给疏忽了。”

夏侯睿生的儿子不少,但中看的也就那几个,偏偏这几个都过了双十还没有婚配,导致京城不少权贵府上不满双十的公子都不敢婚配了。

“皇上国事繁忙,哪里能事事都让您操劳。”

“爱妃可有人选?”

琴贵妃招来宫女,将一本图册放到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