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延
七、清河国
(一)汉灵帝刘宏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刘虞(字伯安)
(二)汉灵帝刘宏中平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姚贡
(三)汉献帝刘协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凉茂(字伯方)2司马芝(字子华)
八、赵国
(一)汉灵帝刘宏中平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向诩(字甫兴)2刘卫(字元宰)
(二)汉献帝刘协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桓阶(字伯绪)2张承(字公先)
九、渤海
(一)汉灵帝刘宏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杨璇(字机平)
(二)汉献帝刘协永汉、初平年间(公元189年—193年)
1袁绍(字本初)
====冀州名将名士出生地====
1魏郡
审配
2巨鹿
沮授、田丰、张至存
3常山国
张燕、赵云
4中山国
甄皇后
5安平国
郭皇后、牵招、牵弘、赵忠
6河间国
邢颙、张郃
7清河国
崔琰、朱灵、崔林
8赵国
刘劭
9渤海
范康
冀州刺史部,简称冀州。位于中国东北部,西汉时治邯郸(今河北邯郸),为战国赵国首都。东汉时改治高邑(今河北高邑东南),后又移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范围主要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因此今天河北省简称就是冀。
《卡尔戏三国》传送门:
====行政区划、人口====
冀州刺史部
1、刘焉(约170-约175),迁南阳太守。
2、公孙度(约175-约180),免官。
3、李邵(约180-约184),后被袁绍任为巨鹿太守。
4、皇甫嵩(18411-1857),因平定黄巾功封,后免官。
5、王芬(187),欲拥立合肥侯为帝,事泄,解印绶亡走,至平原,自杀。
6、贾琮(187-1894),原为交趾刺史,接任王芬,转度辽将军。
7、韩馥(18912-191),原为尚书,被董卓立为冀州牧,后转让于袁绍,自杀。
8、严纲(191),公孙瓒置,为袁绍军所杀。
9、袁绍(191-2025),原为勃海太守,后病死于邺城。
10、董昭(199-2001),冀州牧,曹操任命,转徐州牧(车胄为刘备所杀)。
11、袁尚(2025-204),袁绍幼子,兄弟相争,冀州为曹操所占,投奔辽东公孙康。
12、曹操(2049-2201),冀州牧,历任汉司空、丞相、魏公、魏王,病卒于洛阳。
13、吕昭(约232-约242),兼镇北将军。
14、桓范(约242),由兖州刺史迁为冀州牧,因耻于在镇北将军吕昭之下,病辞,后迁大司农。
15、孙礼(约243),冀州牧,因上奏被曹爽免官五年。
16、裴徽(约244年之后),裴潜弟,具体不详。
17、山涛(约266-约270),晋置,迁侍中。
18、枣据(约281-约283),枣祗孙),晋置,迁太子中庶子。
19、司马肇(约283-?),司马岐子。晋置。
步骘(229-246),吴置,遥领冀州牧,都督西陵,后升任丞相。
张翼(259-263),蜀置,遥领冀州牧。蜀左车骑将军,降魏,病卒于道。
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人口69万)。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67万)。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郁(去有加俞)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安平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口65万)。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巨鹿郡治庄(去土加婴)陶(今河北宁晋东陈附近,人口60万)。
领15县:庄(去土加婴)陶、杨氏、郧(去员加枭)县、下曲阳、南辔(去口去车加言)、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赵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口18万)。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常山国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人口63万)。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中山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州,人口65万)。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