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这丝气息方入体内,一瞬间,莫非便觉一丝无比清爽的感觉直透肺腑,精神登时为之一振。
“普通弟子须一日的功夫才能感悟到天地灵气的存在,而你却只用了半日,悟性之高,在本门中已属佼佼者了。”对莫非体内的变化,酒道人早已感应到,眼前一亮,点头赞许道。
莫非却不敢有丝毫的喜意,这仅仅是第一步,自己骨相太差,不敢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莫非凝神静气,丝毫不敢懈怠,开始第二步的导引的尝试。
所谓导引,故名思义,就是将纳入的天地灵气导入丹田内储存。
这一关同样至关重要,其过程就如同蓄水,如何才能尽快蓄满,不消说,自然取决于流经的水路是否通畅,水道是否宽阔,水压是否强劲,流速越快,流量就越大,自然也就能很快蓄满,相应的,人的丹田便如同这方蓄水池,灵气如同水流,筋骨脉络就是水道,灵气在其内运行得越顺畅,自然纳入的灵气就越多,短时间内,蓄积的真气也就越雄厚。
当即莫非催动意念,将这丝自口鼻而入的灵气引动,按照青乙总摄心法所载的运行路线一路而下,这条路线极不规则,牵扯到数处窍穴经脉。好在,之前在莫家庄时,元先生曾经粗略地教授过莫非一些窍脉知识,且一侧还有酒道人随时点拨,能否找准正确的位置倒算不上什么难题。
如此,莫非一边引动着灵气下行,一边暗暗将这股气息流动的路线牢记于心。
起初,这丝灵气运行十分顺畅,莫非小心翼翼地指引着它慢慢地融入经脉后,向丹田处缓缓而下,如同走在一条坦坦荡荡的光明大道上一般,沿途一马平川,并未受到任何的阻遏。
这让莫非不免生出了一丝侥幸,难不成那个怪老头看走了眼,与自己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没想到这个念头方起,莫非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这丝真气行至了胸口时,突然慢了下来,如同遇到了一处狭窄的谷口,须扁着身子方能通过,行进速度不言而喻。
好不容易冲过这处隘口,行不多远,又遇到了一处,至进入丹田时,这样的关口竟然出现了五六处。
这还是莫非初行灵气,不敢大肆而为,倘若彻底放开,恐怕受到的阻击会更强大。
拐弯抹角地好不容易转过了几条弯道,这丝灵气下潜至肚脐以下,进入了一处形如硕大炼炉的丹田内,由此,总算完成了它的艰难旅程。
接下来,莫非又连续尝试着吸入几丝灵气后,如法泡制地将其纳入丹田,情形依然与第一丝真气运行一样,历经了几处关口的重重磨难后,方老老实实地进入丹田内驻扎。
如此一来,竟过去了大半日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