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 48 章

紫鹃道:“都是一些扬州土产的小玩意,一些笔墨纸砚,还有一些咱们这里不常见的布料,剩下的小箱子里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黛玉看了看,把一些土产玩意分了,送去各处姐妹那里:“也不值什么,不过留着玩罢了。”

倒是那笔墨纸砚那一份,黛玉看了愣了一下,原本要分的,却没有再动。

布料是春季的料子,这会儿就只好先收起来。

处理完了那些,黛玉才有空看林如海给她的书信。

熟悉的字体,熟悉的语气,林如海在信中说了自己在扬州一切都好,又关心几句黛玉在贾府的事情,问了她的身体,说京城不比扬州,更冷一些,要她注意保暖,莫要吹风。

黛玉看着看着就湿了眼睛。

一封信读完,却又忍不住再看一遍,直到雪雁道:“姑娘快别看了,我和紫鹃姐姐都好奇那小箱子里是什么呢。”

黛玉这才抹了眼泪,道:“你好奇,自己去看就是,我拦着你不成?”

紫鹃笑道:“姑娘不说,哪有我们擅做主张的道理?我之前见送来的东西都精致的很,可见扬州是何等好地方了,怪道能养出姑娘这样神仙似的人物呢。”

黛玉啐道:“行了行了,我不过说了一句就引出你这么多话来,你既然要看……去把那箱子拿过来吧。”

比起之前的大箱子,这小箱子就小巧多了,十来岁的雪雁也能轻松抱过来。

黛玉自己也很好奇这里头会是什么。

待箱子打开,雪雁不由哎了一声:“就是些……书?”

这箱子不大,里头却还整整齐齐的装了半箱的书,黛玉随手翻了几本,都是些游记小品之类用来解闷的书,只是翻到下头一本的时候,蓝色封皮上熟悉的字体让黛玉手下一顿,随即把手上的书一并放下道:“就是些解闷的闲书,这边是什么?”

箱子的另一边装着几个小匣子。

黛玉打开其中一个,却见里头整整齐齐放着一叠银票,共有近两千两之数,另外的两个匣子里就是一些散碎银子和金银锞子。

雪雁道:“老爷还送银子来?”

黛玉抿唇笑道:“这不是快过年了?”

当然,黛玉心中知道这些银子恐怕不是为过年,而是为了让她在贾府过的好些。

她一个小姑娘,给的银子太多也不好,如今这般就刚好。

这么说着,黛玉把那几个匣子递给紫鹃道:“银票就先收起来,碎银子就放在外头用,那一盒金银锞子你和雪雁拿去玩吧。”

紫鹃道:“姑娘,这如何使得……”

那金银锞子加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呢。

黛玉道:“给你就拿着,竟还有嫌弃银子不好的?”

说罢也不理紫鹃,自去看箱子里剩下的东西了。

紫鹃知道她性子,也只好把东西收下,心中却想着,林姑娘平日虽有些小性,但却不是小气刻薄之人,待他们这些丫鬟下人也向来宽容,这样的主子反倒比那看着处处玲珑妥帖的要好相处呢。

黛玉却见那小箱子里最后却剩了个铜管样子的东西。

金色的外表闪着金属的光泽,两头有花鸟云纹装饰,拿在手里十分轻巧,不知是什么东西。

雪雁道:“姑娘,这下头还有一封信呢。”

信未封口,黛玉忙抽出来看,就见上面是一行行她熟悉的小楷字体,写着的正是这铜管的名字叫做万花筒,往后就是介绍这万花筒是何种东西,该怎么使用之类。

黛玉照着上面所说,将铜管的一头凑近眼前,果然见到其内部有颜色鲜艳的花纹图形显现,另一只手配合转动,看到的花纹就随之不停变换起来,就算是黛玉也不由为这奇妙的景象吸引,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一旁的雪雁见她拿着个铜管看来看去,不知是什么趣味,不由在旁边催促的好几声,黛玉这才回神,把手中的万花筒递给她:“喏,眼睛从这头往里面看,另一只手转动另一头……”

雪雁照着她说的做,一下子就惊喜的叫起来:“呀!姑娘,这是什么东西,真好看,里头的花样还会变呢!”

黛玉由着她玩,自己却看着那熟悉的小楷,那纸张下头有一个小小的梅花印记,和黛玉之前让人收着的笔墨纸砚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在扬州,少有人不知道这个梅花图案的。

这是陈家作坊的标志,也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东西。

陈孝祖极擅书画,无论是先帝还是当今圣人都数次夸赞过,但陈孝祖向来讲究,他的笔墨纸砚都有专用的,这便是陈家自己家里的作坊。

陈家的作坊以工艺精致,品质上乘出名,如果给大晋的文房用品排个前后,陈家出的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

但这陈家作坊的东西从不对外售卖,只供自家人使用,外人虽然听说其名,却少有能够用上的,可谓一纸难求。

不过每年年底,若有多余积压的,也会在陈家的书斋售卖一部分,数量少价格高,而这些上头就带有标志性的梅花图案,陈家的作坊都是自家用,并没有取什么名号,人们就干脆以梅花纸,梅花笔一类的名号称之。

黛玉今日一见那东西,就知道这必定是陈家的梅花纸了,这东西每年售卖的数量极少,林如海也不一定买得到的,这回能送来那么满满当当的一箱,黛玉就知道那肯定不是林如海送的,如此她又怎么舍得当做寻常的笔墨纸砚拿去送人。

至于说万花筒嘛,黛玉之前从未听说,而且陈家的作坊也不产这些东西,他们专心文房呢。

(36h后见)

虽说陈孝祖不反对陈景书去学点御射之类的本身,但陈景书还是在家里耽误了两天才终于能出门。

倒也不为其他,他才九岁,长途劳顿之后精神自然不好,就算陈景书想要出门,菖蒲也不会同意,最后陈景书只好在府上休息了两天。

这也让陈景书更加坚定的觉得自己一定要有一副好身板。

陈景书对未来的大姐夫充满了期待,到了说好的日子,武靖侯府的马车还没来陈景书就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跟着的小厮松烟道:“大爷还是进去吧,这一大早的风凉,你要是冻着了,菖蒲姐又要骂我。”

陈景书垫着脚往前望:“菖蒲给我的斗篷穿着呢,哪儿就冻着了?”

松烟道:“大爷就算不回去,要不就在门房那里坐一坐?”

这个主意好像不错。

陈景书才想着呢,前头一拐弯转出一辆马车来。

这么一大早往陈府来,显然是武靖侯家的了。

只不过让陈景书没想到的是,他原本以为随便派个车夫来接他就好,却是上了车才发现车上还有个年轻人。

见陈景书打起车帘,他一笑,对陈景书伸出手:“我拉你。”

陈景书也不耐烦每次都要松烟半抱着他,很干脆的搭上对方的手,借着力一下跃上车去。

那年轻人见他如此不由一笑:“我叫何昱。”

陈景书眼睛一亮,当下特别乖甜的叫道:“大姐夫好!”

这一声大姐夫可让何昱高兴了,他笑着问道:“外头那个是你小厮?”

陈景书点头。

何昱又对外面吩咐:“叫他跟后面那辆车。”

陈景书坐好之后才有空仔细打量这位未来的姐夫。

何昱倒不愧是武将人家养出来的孩子,精气神就与旁人不一样,十八九岁样貌的少年浓眉大眼英气勃勃,笑起来的时候十分爽朗。

总之,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样子。

陈景书打量何昱的时候,何昱也在观察他,见他面白唇红,秀雅文静,一双乌亮的眼睛虽在打量人,却半点不惹人讨厌,心中不由暗叹,这读书人家里养出的孩子就是和他们家不一样,这可不是读了几本书就可以的。

更何况有句话叫爱屋及乌,如今看着面容上与陈珞有几分相似的陈景书,何昱先天就带了三分好感,此时笑道:“我比你大上几岁,就叫你景弟弟可好?”

陈景书:“……”

不啊!

你这比景哥哥还要可怕啊!

原本一直觉得自己的名字还挺好听的陈景书,这一刻真的觉得自己的名字一无是处!

他干笑了一声道:“姐夫直接叫我景书就是了。”

何昱虽有些奇怪,不过他家里也有个和陈景书年纪一般大的弟弟,倒也能理解小孩子有时候就是有些奇奇怪怪的执着,当下也顺着陈景书的意思叫了他景书。

又问:“我听说你书读的很好,怎么就想起练武了?”

盛世之下,读书人的地位更高呀。

陈景书道:“姐夫习武是为了征战沙场,我倒是没有那样大的志气,只为强身健体罢了,何况圣人说的君子六艺中也有御和射,可见读书人也是要学这些的。”

何昱道:“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不过我觉得你倒是不必学驾车,学骑马好不好?”

“好!”

乖乖答应下来,陈景书又有些苦恼:“可我没有马。”

何昱大笑:“这你却不必担心,武靖侯府里好马还是有的。”

果然,到了武靖侯府不仅有合适小孩子用的弓箭,还有一匹性格温驯的雪白小母马。

嗯,虽然比不上何昱那匹高大健壮的大黑马威风霸气,但耍帅的话,白马也是很有加成效果的嘛,陈景书对此很满意。

尤其是他瞧着何昱身材极好,典型的宽肩窄腰翘臀,放在后世能让一群妹子尖叫的那种,不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自然,教陈景书的都是最简单的,除了射箭和骑马之外,何昱还教了陈景书一套五禽戏,和一般的五禽戏不同,按照何昱的说法这属于武靖侯府限定ps版本,练好了不仅强身健体,寻常应付两三个人也很妥。

不管是学五禽戏还是射箭骑马其实都不是轻松的事情,初看可能觉得有趣,可练了一会儿就该难受了,尤其射箭和骑马,何昱本以为陈景书一个小孩子要不了多久就得叫苦叫累,他原也做好了陪小孩子玩个新鲜的准备,却没想到一天的练习结束,虽然累成了狗,但陈景书半点不叫苦,反而很有精神的说还要继续学。

不久陈景书自己院子里的小靶场也修好了,何昱见他是真心要好好学,干脆把那套他合用的弓箭并那匹通体雪白的小母马一起送给了陈景书。

只是陈孝祖府上射箭倒还罢了,骑马是真的跑不开,最后与何昱说了,何昱道:“这也简单,京城守军城内本就有操场,不远的地方就有个跑马场,京中不少官宦人家也常去,那里也有教人骑马的,你如今初学,若没人陪着也不好,去那里倒是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