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景说罢,忽然放声大笑,朱辉明白他这话的意思,但不知他想干什么,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小子,你知道我现在最大的心事是什么?”
“当然知道,肯定是怕那徐鲲突然回来。”
“嗯,孺子可教也!小子,今后好好跟着叔叔干,婉兮和清扬就是你的人。”
朱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眼睛问道:“叔叔,你没喝多吧?”
“今儿我被海瑞抓进巡抚衙门,差点出不来,到哪儿喝酒去?叔叔没拿你寻开心,真把这姐妹俩送给你了,你看她们武功高强,对我们汤家赤胆忠心,这点我毫不怀疑,你要带好她们俩,我还指望你们帮我办件大事。”
怪不得月儿说什么今晚重重有赏,朱辉被这突如其来的好事弄懵了,脸憋得像个红孩儿,想起何氏要把汤琼许配给自己,突然之间,先得到两个美若天仙的女侠,不知今后如何面对何氏母女?
“小子,你不要难为情,等过些日子,我把一切安排好了,指望你带上婉兮、清扬远赴伊歧岛,帮我去解救妻儿老母,把徐鲲这个王八蛋的皮给剥下来,拿邓碧川的脑袋去喂狗。孩子,今晚的一切,你听从月儿的安排,尽情享用去吧!”
飘飘欲仙似的朱辉不知所措,捂着那颗砰砰直跳的心,慌慌张张跑出门,正好遇见月儿,只听她笑着讲道:“公子,快跟我来,今晚有两位佳人相伴。”
这一切来的太过突然,尽管朱辉已是欲火中烧,却又有种本能的抗拒。
“月儿姐姐,这、这……”
“呵呵,不用担心。关于她们俩的身世,我来讲给你听,蓝婉兮、蓝清扬都是开国功臣凉国公蓝玉的后人,当年,太祖说凉国公欲图谋反,蓝氏一门及帐下的将领惨遭杀戮,并祸及九族,前后诛杀好几万人,襄武东瓯王、信国公汤和,暗中庇护蓝氏的一个幼儿,并把他偷偷送回濠州老家,这支蓝氏后人,世代死心塌地效忠汤家,老爷专门把两个蓝氏姊妹请来,就是让她们伺候公子你的。”
“这,这……”沉思片刻,朱辉讲道:“婚姻大事,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我父亲还不知在何处,我又怎能私下成亲?”
“公子真是位正人君子!老爷并没说让你娶她们俩,只是说让她们伺候你,还不明白吗?”
月儿没再等他说话,拉起他就走,走到二道院厢房门口,看见屋里还亮着烛光,便前去敲门。
婉兮把门打开,道了个万福,略带羞涩地讲道:“公子,请进来吧。”
朱辉捂着怦怦直跳的胸口,转身想找月儿,却发现她已经跑了。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情窦初开的少年打内心来讲,对婉兮没有感觉,却非常喜欢清扬,似乎不需要任何理由。
此刻,朱辉强忍满腔烈火,把婉兮送到屋外,讲道:“姐姐,请你到那间房去吧,我、我不想害你……”
尽管婉兮十分失望,却像得到了解脱,羞涩地讲道:“公子,请你今后善待我妹妹,对她好点……”
面红耳赤的朱辉点点头,赶紧关上房门,来到清扬身边……
一股特有的清香气息袭来,他的心醉了,浑身开始颤抖,终于忍无可忍……
朱辉把地上的血迹清洗干净,把尸首拖进杂货间,一切收拾利落,准备清点银子,猛一抬头,只见木箱后探出个脑袋,把他吓一大跳,转身就往外跑……
“请问可是朱公子?”
听见老人的声音,朱辉猜测,应该是老管家汤诚来了。
“在下正是朱辉。”
“呵呵,你应该知道我是谁了?”老人说着,从木箱后站立起来。
朱辉躬身施礼,口中讲道:“拜见管家爷爷!”
捋着雪白的胡须,汤诚把他仔细打量一遍,赞道:“景儿的眼光不错,果然是后生可畏!老朽已经听说过你的来历,相信你对汤家的忠诚,好!孩子,帮我往外运银子。”
朱辉顿时傻眼了,凭着一老一小,如何往外搬运?再说,海瑞还派人在府外巡逻,又怎能运得出去?万一再引来官府搜查,这儿还躺着三具尸体。
这时,汤诚微微一笑,问道:“孩子,你可知道我是怎么进来的?”
看来,他早就进来了,虽说后花园的院墙不高,就算他能翻进来,可是刚才家里还有三个锦衣卫,朱辉不免有些困惑。
汤诚老当益壮,推开一箱银子,讲道:“地窖下面有条暗道。”
于是,朱辉跳进地窖,扒开一层干草,露出一面石板,把石板移开,下面果然有条暗道。
“管家爷爷,请问暗道通往何处?”
孩子,你先上来,给你讲段百年前的逸事。”
等朱辉爬出来,汤诚接着讲道:“当年,太祖定都金陵,因担心功臣持宠夺权,于是,建造一座庆功楼,邀文武群臣前来赴宴,暗中却在楼下埋好火药,等大家全都喝得酩酊大醉,太祖悄然离席,庆功楼便在大火之中灰飞烟灭,赴宴的群臣大都葬身火海……”
这段故事把朱辉听得心惊肉跳,忍不住问道:“听说襄武东瓯王还曾替太祖出征,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那么,老王爷如何躲过这一劫?”
“呵呵,当年,太祖在金陵登基时,满朝文武都在期盼,将来永享荣华富贵,只有咱汤家的老祖宗,襄武东瓯王、信国公汤和辞官不做,回濠州钟离老家种地去了。”
朱辉不禁感慨万千,他很难想象,如此睿智的襄武东瓯王,竟然会有汤景这样的后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管家爷爷,既然此地是王府,为何要弄一条暗道,难道不怕别人发现吗?”
“孩子,老王爷替太祖出征,因抗倭有功而获得恩准,允许汤家在京师居住,但老祖宗深知太祖猜忌功臣,便在聚宝门里建造这座狭小的府邸,修这条暗道以防备不测。这儿只有景儿和我知道,可通往报恩寺、直达秦淮河。”
“这条暗道以前可起过作用?”
“孩子你看,后花园的墙头随便都能翻进来,这是因为老祖宗怕太祖起疑心,不敢建高墙阔院,若是没这条暗道,如何防范于未然?果然,在燕王攻打南京时派上过用场,城破之后,汤氏一门正是从这儿逃出去的。”
“可是,管家爷爷,现在只有你我二人,如何能把银子运走?”
话音刚落,好几十个家丁从地道里钻出来了,他们都是汤府的老人,朱辉给他们一一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