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也是。听说这位海老爷头一天上任,咱也别坏了人家的名声,就买两只咱南京的板鸭,请大老爷尝个鲜吧。”
二人拎着板鸭来到巡抚官邸,却被老家人给轰走了,但是,他们俩都不甘心,便在府门前跪了两个时辰……
一直跪到天黑多时,也没人搭理他们,这才起身沿着花市大街往回走。
此时,徐鲲和徐喜在烟花柳巷酒足饭饱,又找上门来,准备好好奚落一通汤景,再把他赶出去。
让徐喜前去敲门,徐鲲气哼哼地讲道:“爷还从没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话音刚落,徐鲲就被人用麻布堵住嘴,徐喜刚一扭头,铁榔头就砸在他脑袋上,嘴里也塞进一团麻布,紧接着,把他们五花大绑装进两条麻袋,迅速扔上马车,趁着夜色跑出聚宝门,林风正在城外等候。
就在徐鲲、徐喜被抓走不久,喝醉晕晕的汤景伏在朱辉的肩上,摇摇晃晃就来到门外,他想跑去敲门,却摔倒在台阶上。
朱辉赶紧过去搀扶,只见汤景把手一摆,结结巴巴地嚷道:“这、这、这算……什么青天大老爷,嫌咱送的礼、少,不让咱、咱进门……”
“没听满大街的人都在说,人家海老爷就是海青天,从来就不收任何礼,叔叔,你想想,海老爷若是收礼,咱能比得上徐家?”
“那他、他还威胁我,要是查出我当、当过海盗,还严惩、不贷?”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朱辉说着,前去敲门,何氏这才把门打开。
汤琼和汤瑶站在当院里观瞧,只见朱辉拽着汤景进来了,姐妹二人忽然发出一声嚎叫,吓得藏在影壁墙后。
把院门从里面锁好了,何氏面带愠怒、冷冷地打量着他们俩……
朱辉以为介意汤景喝多了,解释道:“婶婶莫怪,我们在街市之上,听说海老爷清苦,从不收礼,也没敢多带礼物,就带两只板鸭去看望海老爷,没想到被人家给扔出来了,我们在官邸门前跪了两个时辰,最后被海老爷给大骂一顿,这才和叔叔喝下二两烧酒,把两只鸭子给吃了。”
何氏面带惊恐地问道:“你,你们俩有没有当过强盗?”
“婶婶何出此言?”
何氏还是不敢不信,接着问道:“刚才、刚才那事、真不是你们干的?”
汤景一听,感觉有些不对劲,躺在地上直打着滚……
“天呐……,让、让我、死在外面算了,锦衣卫真是太可恶了!你、你们干嘛救我?这、这让我、我情何以堪……”
朱辉问道:“婶婶,刚才发生过什么事?”
汤琼跑来讲道:“哥哥,刚才有人敲门,我、我还以为是你和爹爹回来了,正准备开门时,却看见……”
看着汤琼那恐慌的表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朱辉忙问:“琼琼,你看见什么了?”
“我从门缝中看见,徐大和徐喜都被人勒住嘴、蒙上头,装进麻袋里,扔上马车拉走了。”
听到此处,汤景猛的一下坐起来,问道:“琼琼,你、说什么?”
汤琼没敢搭话,吓得赶紧躲在母亲身后。
何氏问道:“汤景,我就想知道,这是不是你干的?”
此刻的汤景似乎很兴奋,忽然想起林风,又开始不寒而栗……
这时,就听朱辉答道:“婶婶若是不信,明日可去应天巡抚衙门问问。”
沉思片刻,汤景放声大笑……
“你奶奶的徐鲲,真是报应!”他一把抓住何氏,急切地问道:“他留在咱家多少银子?”
“地窖里可能有一百万两。”
临江仙
历经沧桑人易老,不改初心性情,秦淮柳岸寻旧梦,三十年河西,四十年河东;
人生几回伤往事,笑看世态苍生,大江东去闻涛声,后浪推前浪,莫欺少年穷。
打油诗吟罢,书归正传。在第二卷表一表隆庆年间,六朝金粉之地的浮华若梦、十里秦淮风月的恩怨情仇。
九死一生的汤景回到南京,得知自家已被生意场上的老友徐鲲所霸占,但他也十分清楚,这徐鲲乃是当朝首辅徐阁老的侄儿,因此,他带着朱辉在秦淮河畔徘徊半天,既不敢回家,也不敢告状。
朱辉给汤景出个主意,让他先躲起来,自己先去试探,果然,这徐鲲蛮不讲理,二人话不投机,徐鲲派家丁将他扭送到应天府衙门,这段书在第一卷“海瑞断奇案”中已经言表,在此不再赘述。
吴师爷在应天巡抚海瑞的支持下,前往传讯徐鲲,何氏夫人得知自家相公回来了,哀求徐鲲不要忘记当初的誓言,导致正准备回松江的徐鲲怒而出走。
一直等到看热闹的全都散去,汤景躲在朱辉的身后,拿一把扇子遮住脸,生怕有人认出自己,这才悄悄回到家中。
离家多年的汤景,一想起自家被鸠占鹊巢六年之久,那副别扭劲就别提了,怀抱两个女儿泪如雨下,心乱如麻……
何氏无脸面对夫君,把自己锁在屋里哭天抹泪,十岁的汤琼、七岁的汤瑶从父亲怀中挣脱开来,拍打着房门大声哭喊,生怕她们的母亲寻短见。
朱辉跟在汤氏姐妹的身后,劝道:“二位侄女,请不必如此忧伤,让我来劝劝。”
汤琼见他也是个半大孩子,怯生生地问道:“你到底是谁?为何对我们如此称呼?”
“我是你父亲的好友,名叫朱辉……”
无地自容的汤景,此刻真想把朱辉给轰出去,但考虑到将来还得依靠锦衣卫,从伊岐岛救出他的老母妻儿,只好给女儿介绍道:“今后,朱公子就住在咱们家,你们要把他当成亲哥哥来看待,知道吗?”
姐妹二人噙着泪水点了点头。
自辽东归来的途中,朱辉一直管汤景叫“哥哥”,现在他却让女儿管自己叫哥哥,很显然,他是想让自己当小辈,今后好替他办事。
朱辉也不在意,上前拍打着房门,劝道:“婶婶请开门,汤大叔是个好人,曾在辽东救我一命,今日在应天巡抚衙门,大叔当着青天大老爷的面发誓,绝不敢慢待你们母女,海大人今后还要看他的表现。”
“你不要过来。”何氏止住哭声,悲哀地叹道:”我可是没脸活了……”
“婶婶,我又不会土遁,里面锁着门,如何过得去?婶婶,你知道吗?在下和叔叔身无分文,回到南京后,到现在还吃口热饭。”
“我可怎么活啊!那招天杀的……一去六年音信全无……”
“叔叔知道有错在先,早就悔恨不已,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婶婶,你不去给他烧口水、做顿饭,难道还让他跪下求你吗?”
何氏这才将房门打开,捂着脸走了出来。
朱辉一手拉着汤琼、一手拉着汤瑶,来何氏的近前讲道:“婶婶,我和叔叔这次从海外逃回来,可谓历尽千辛万苦,能活着回来已经是菩萨保佑了,请婶婶放心,叔叔回来是安心过日子的。”
何氏叹口气,哭着喊道:“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朱辉安慰道:“好在遇上青天大老爷给咱们做主,相信那姓徐的不敢再来捣乱了,这家里还有他多少东西,咱还给他,无论多么艰难,这日子总归是要过的。”
何氏擦干眼泪,起身要去做饭,朱辉这才仔细端详,只见她乌黑的飞云发髻,插一簪珠花,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上垂着流苏,白白净净的鸭蛋脸,雪白的颈上垂着一条珍珠链子,身材柔柔细细,着轻红色的绉纱抹胸裙,三寸金莲着地,宛若天仙漫舞。
朱辉没见过三寸金莲,怕她摔倒了,想去搀扶一把,何氏却不慌不忙,颠着小脚跑进了厨房。
这时,朱辉忽然发现,怯生生的汤氏姊妹躲着他们的父亲,认为有必要劝劝这姐妹俩,于是,他上前讲道:“汤琼、汤瑶二位妹妹,你家的院子好大,带着我随便走走看看吧。”
两姐妹领着朱辉穿过一道月亮门,来到后花园,小汤瑶懵懵懂懂地问道:“哥哥,徐大大还会回来吗?”
朱辉蹲在她的近前,轻声问道:“你还想徐大大吗?他在你家住多久了?对你们姐妹怎么样?”
汤瑶眨眨眼睛、点点头,答道:“徐大大对我们可好了,从我开始记事儿,他就常来我家,至于我爹爹,只听说他叫汤景,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了。”
朱辉认为,汤瑶毕竟还是个小孩子,便转过身问道:“汤琼,徐大大这个人怎么样?”
满脸通红的汤琼低下头,轻声答道:“他也是做生意的,经常往返京城和松江府,平时也挺好的,只有路过南京时,他才来我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