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又要闹,几位师兄怕是饿着肚子呢。
大钟寺规模不算大,寺里也就一二十个和尚,春暖花开的时候和尚们还能在山上开垦土地种种庄稼,到了冬天就有些难熬,只能勉强靠剩余粮食维持,今年冬天尤其艰难,粮食没剩多少,和尚们都饿着肚子。
没办法,山地产出的粮食量少,消耗多过储存,他们本该靠山吃山,奈何和尚是不能杀生吃肉的,只好挖些野菜。且大钟寺周遭住户多是穷苦人家,也没几家有闲钱上山供佛,所以大钟寺的香火并不是非常鼎盛,早年间还有政府拨款扶持,可是自从庙宇彻底脱离了政府,独立成一权之后,大钟寺的进项便骤然减少许多。
虽说庙宇如今也构成世界权力中心的一脚,但那种建筑金碧辉煌、香火鼎盛的都是府城里的庙宇,跟他们这些穷乡僻壤的小破庙没什么关系。
无是非咧咧嘴,笑得有些奸诈:“师父还说什么了没?”
小和尚点点头:“说了,让你回来去找他。”
无是非一愣,在小和尚光溜溜的脑袋上狠狠一弹:“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早说,越长大越不乖!”
“哎哟!”
小和尚捂着小脑袋委屈地说:“六师兄又没问……”
“疼啊?”
“疼——”
“下次学乖点!有什么事早点告诉师兄!”
无是非让小和尚继续吃东西,自己心里却发起愁来——不知道他在山下耽搁这么久,住持生气没有。这寺庙不大,人也不多,自己做点什么都逃不过住持的眼睛,今天回来也没第一时间去见他,老和尚知道后肯定要问。
住持不会把无是非赶出去,打他一顿板子却有可能。
……但是打板子他也不喜欢!
鱼幺/文
阴山上有座庙,名叫大钟寺,无是非就在这寺里出家。
他此时正扛着两袋面粉往山上爬,肩上的扁担压弯成一把弓形。不过无是非不能直接回大钟寺,他先挑着扁担转去一个小树林,再往里面走了一段距离,便看见路边竖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无是非把扁担放下,一手抓住石头的一角,用足了劲儿往上掀,石头竟被抬了起来。
无是非能在地龙湾占有一席之地,也有这个原因——他天生力气比一般人大一些,虽然身材劲瘦,穿上衣服甚至会显得有些单薄,但是一个人的力气能顶两三个壮汉,再加上从小在庙里长大,练过些精劲的拳脚功夫,打拼几年之后便在地龙湾有了一席之地。
说到无是非的功夫,其实也不是“精劲”这么简单,应该说他……挺厉害的,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大钟寺的住持就是少林寺出身,寺中所藏关于佛修的秘书典籍没人看得懂了,拳脚功夫却一直在传承,无是非知道这是保命的本事,当然使出吃奶的劲儿来学。
巨石被掀开后,底下露出一个洞来,无是非就在洞前蹲下,将胳膊伸了进去。
他一边在里面掏一边嘟嘟囔囔地抱怨:“回自个儿家还得这么偷偷摸摸的,我也算个苦命的人啊。”
他在那洞里掏了许久,终于找出一套白色僧服,无是非将身上的衣服脱了,假发也摘了,包好后塞进洞的最深处,再熨帖地换上那套僧服,这才重新挑起扁担往大钟寺走去。
无是非每次下山都要作俗家人的打扮,他从来不暴露自己和尚的身份,哪天不小心在熟人面前露了底儿,也不许人说,说了他就会急眼。
寺门这时早就关了,无是非挑着扁担走到门前抬脚就踹:“开门!老子回来了!”
他踹了没几下,寺门便“吱呦”一声被拉开,从里面探出个圆溜溜的小脑袋,看见他后高兴地扑过来:“六师兄!”
这小师弟长得虎头虎脑,甚是可爱,无是非一见他就忍不住笑,他蹲下一把搂住扑过来的小和尚,担子移到右肩,左手则把小和尚抱了起来。
开门的小和尚才到无是非腰那么高,乖巧地抱着无是非的脖子甜甜说道:“六师兄,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啊。”
“想师兄了啊?”
无是非一边往前走一边问道:“今天怎么是你看门,四师兄呢?”
“四师兄在师父那里,他们罢工了,联合起来找师父抗议,要把你赶出去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