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责罚(一更)

如今换做郑双容,怎么又是另一番说法?”

他还是心里有气,借着这件事情发泄出来,再加上晋和帝的态度明显是宽容的,所以赵禹一开口,多多少少有些压不住心里的委屈,即便是跟晋和帝说话,态度不好,语气口吻不善,甚至带着质问的意思。

晋和帝果然也不恼:“你说的是,受委屈的是阿月,她挨了一巴掌是她活该。

你如今只说,该怎么处置?”

“要么送她回荥阳,回自己家中闭门思过,祠堂罚跪。”

赵禹面色平平,缓缓道:“但母后要是不想送她走,还想叫她留在京中,等回头跟她兄姊一起回去,那也少叫她进宫,至少避开阿月,别再去招惹阿月恼火生气了。

且她便是留在京城,闭门禁足也是不能少的。

她年纪小,有了错处,自然是她父兄教养不善之过。

她阿耶有官职,罚俸就是了,她嫡亲的兄长还没领差事,若是要罚,也没什么好的章法,那便一并加诸在她阿耶身上,多罚两个月俸禄。

现在她住在京城郑府,那是郑青之的宅邸,弟弟妹妹就该统归他管教约束。

在她家宴上闹出这等事,还叫朝臣闹上了太极殿,他是长兄,当然该给个交代。

不过他才入朝,罚的太重也不合适,一并罚俸就是了。”

罚下数月俸禄,对于郑家人而言,并不是多大的事儿。

那些银子,他家还不看在眼里。

要紧的是脸面。

因为郑双容一个,丢了好大的人,还不定等着别人怎么议论呢。

郑家一贯风光得意,高高在上,哪里受得了这个。

大约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轻易见人。

晋和帝心里有数,多看了赵禹两眼。

赵禹只当瞧不见,稳了稳心绪之后,又劝晋和帝:“父皇这些年看在母后的情面上,宽纵郑氏一族的原也太多,到今时今日,儿臣还是想劝一劝父皇,今次西北运粮一事,即便论功行赏,也再不要给郑家什么实质性的赏赐。

郑氏满门荣耀,皆系母后一人之身,这本就是不争的事实。

他家既要做那淡泊名利的姿态,数十年远离盛京,却偏偏做的都是沽名钓誉之事。

父皇一味宽纵,只恐怕来日养成祸患。

若真有那一日,母后岂不是更难自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