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要听你说。如果你不想变,可以,明天就跟我搬出去,我妈跟我住,大梅结婚我管,你的事,我不想管!”
我用给大梅好处来诱惑他,给他造成一个对比,努力与不努力的结果对比,让他自己给自己下个决心。
“哥,我也不是没想过,但努力不过三天,就没劲了。你想,我”他刚说到“你想”这个词,我就打断了他:“我是听你是怎么想,不准说你想这个词!”我这有点威逼的意思,必须听到他自己的决心。
“我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如果靠边我这点工资的话,不仅连家成不了,养活自己都困难。我喜欢赌博,就是想一夜发个大财,人们总是说人无横财不富,结果,我从来没发过横财。现在,我是过一天算一天,直到你来了。”他看了我一眼,有投降的意思,我不开口,让他把话说完。
我没说话,只是用询问的眼神对他,他明白了。继续讲到:“哥,你来了,帮我们换了家俱,换了房子,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觉得,如果能够多得到你的支持,不需要多努力,我也可以过得很好。是不是?我是这样想的,你给我们的一切,是我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所以,我努力有什么用呢?”
我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盯着他,看他如何自圆其说,看他说不说真话。从趋势上看,他开始向真心话的路子上走了,我不能打断。
“但是,我又一想,你又不是我亲哥,没有义务帮助我们,只是看在姨的面子上,才给我们一点好处。哥,我有过一个想法,你不要骂我。我曾经想,既然你给的好处是暂时的,那么,我就尽量利用你的好处,快活一天是一天,别的也没有长远打算。我知道,我这样想是不对,但俗话说:人穷志短,我就是这样。”
他在作自我批评了,我得鼓励一下。
“你这样说,我相信是真话。”点到为止,不能再说了。
“今天,哥你找我,要赶我出去,我晓得,我不能空里过日子了。没办法,估计你也只听我这一次说话了,我不说真话,今后没办法跟你说话了。”
他抬头看我的反应,我没有反应,装得很严肃,他只得继续说到:“哥,你有本事,运气又好,你今天是富贵了,但我怎么能比呢?我这个样子,如果不靠骗,估计连老婆都找不到,人生有什么希望呢?我也反思过,怪不得别人。哥,你也是穷苦出生,但该努力的时候你努力了,知识比我好,身体比我好,啥都比我强,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但是我,该努力的时候没努力,现在努力,一是找不到方向,二是怕没有机会了。”
他说的应该是真的,他是对未来失望的人,更是对自己失望。一个手打,还得一个手摸,我问到:“你如果要努力,最想干什么?”
他想了想,搓了搓手,说到:“我想开个小店子,但是没有本钱租门面、进货;我对手机比较熟悉,但是没有厂商会给我这样的人机会。”
他的考虑是有针对性的,他晓得我手中有个手机品牌,但我不能就此答应他,这个人做得好,对我的事业也没啥帮助,做得不好,有可能赖上我。
“门面我可以帮你租,租金我先帮你交一年。但要卖手机,这不是我说了算的事,我公司不是我一个人开的,况且,其他股东也从来没安排过自己的亲戚,我不能开这个先例。你可以从代理商手中进货,第一批货的资金,我帮你垫付,但以一年为期,必须还我。倒不是我急着要你那点钱,而是看看你是否有这个能力,是否诚信。当然,店子装修,我来付钱,算是送你的。”
我严肃地望着他,问到:“行还是不行,你自己定!”
“行,哥,我想试试,拼一年,看自己行不行。”他答应了,我松了一口气。
租个小门面,装修,进货这些都在一个月内搞定。装修时,王叔还专门来帮忙,他对我的感激不是表现在嘴上,而是表现在对我妈的好上,这是我所希望的。
其实,开这样一个小店子,三十万都够了,如果经营得好,还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开支。中国许许多多的家庭,都是这样支撑的,这虽然不能富贵,但足以保持生活的尊严。
在开业前的一天,我把当年王班长教给我的生意经,全部给他说了,他用个小本子记录,我觉得好笑,估计是智商问题,我听过王班长一次,就全部记得了,根本不需要写在纸上。也许,他这个行为,只是表明他认真的态度。但态度只是第一步,关键看效果。
二牛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大梅那边就没有问题了。她和男朋友来吃饭的次数一多,我也熟悉了。她男朋友虽然出身一般,但技术岗位工资比较高,准备在远城区买个小户型,首付和按揭也还没有负担。当他们谈婚论时,我也插入进来,表示,家俱电器由他们挑,我还付账。还给十万元钱,补贴家用。王叔对我这十万元钱有意见,他说到:“我们嫁姑娘,你送家俱电器就行了,我们给女儿准备了的,钱不多,但这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
我也不好说什么,反正,王叔还算是个有骨气的人,我妈虽然离开了我爸,但看上王叔,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时,我回到自己的家,感觉到非常孤独,除了给妍子他们打电话时,觉得自己有事可干,平时也就闲着。倒是有一点:我再也不看二十四史了。我装给谁看呢?我知道,以我的工作和知识结构,看它没用。
偶尔,我会望一眼董先生留给我的《推背图》,我会想起他留给我的遗言:“出世要修神仙道,入世要做大丈夫。”我笑了笑,老婆没在,我做谁的丈夫。
我又想起了小池,甚至偶尔有给她打电话的冲动。但是,我不能,这很卑鄙,对小池和妍子来说,都是。
我躺在露台上,装备模作样地看着古书,仿佛学习圣贤的样子,一天到晚捉摸古人的错误,以吹毛求疵为收获,给自己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博古通今,自得其乐。
妍子给我泡茶,仿佛一个贤内助,模仿旺夫慈祥的样子,她挺着肚子,有时让我听听让我摸摸,以为给了我家庭的温暖和巨大的快乐,她开始陶醉于她的角色。
我享受着这个富贵家庭的闲适,看着一整面墙的典籍,以为自己是读书人成功的模范,其实自己知识水平业余,古人拼命读书,也很难达到黄金屋颜如玉的高度,我所享受的一切,全凭运气。
我仿佛得到了一切,金钱、美女、知识、朋友、家庭,还有即将出世的下一代,人生赢家一般。但是,想想我作了什么努力?有什么付出?这都仿佛不是我应得的。
喝着妍子泡的茶,给她满足的微笑,让她满足。听着她肚子里的动静,那新生命鼓噪的,仿佛就是幸福。但我却有禁欲期带来的压抑,小池的身影有时在我脑海闪过,我觉得自己是不对的,尤其是妍子在我身边的时候。
不光是我和妍子,我们都生活在错觉之中。
每个人从生下来后,意识就开始成长。刚出生时我们即使带了人类的基因眼镜,那也是平光无色透明的。每一回意识的经历,都给这眼镜上涂上社会的色彩,别人给予的,自己涂上的,眼镜颜色越来越浓,成就了今天我们的目光和思维,我们用这有色眼镜看到的世界,早已打上了自身历史的烙印,这有色眼镜反射的有色的我,我们把它叫做自己。
我们不仅改变世界的颜色,我们还将事件放大或缩小,形成远光或近视的特征,我们把它叫做性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看到的一切,包括我们自己,都是错觉。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海子误解了自己的状态,把想像的幸福当成真实,他误解了世界,也误解了自己。文字是很骗人的,许多人以此向往此类虚无的境界。但我知道,海子不幸福,他自杀了。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情况,渔民天天面对,他们就一定幸福?这种情况,金姨在大连就有,她就一定幸福?“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是农民的生计,农民不容易幸福。
写这首诗的海子,喜欢这首诗的人。都企图活在农业社会的想像中,活在田园牧歌的回忆中。而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回不去了。美丽的诗歌总爱歌唱过去,因为普希金说过:“凡是过去的,都是美妙的。”伟大的艺术,总是悲剧,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
这些错觉我都知道,但奇怪的是,我找了一堆错误,但从未见到过正确答案,眼镜取不下了,经历的色彩涂上的,我也抹不去。我想起了老子在《道德经》上的话:“能婴儿乎?”。
对啊,这里就有个婴儿,但除了生命,我能给他什么呢?
我没想好的问题,妍子已经有主意了。她是个行动派,况且,无论她怎么崇拜我,作为一名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她有权力自作主张。
她要到美国去生孩子。
作出这个决定前,我几乎没有嗅到任何预兆。当我自以为是地在看历史时,根本没有接触这种外国生产的先例,因为二十四史描写的时代,没有飞机。
妍子在咨询过美国同学,国内朋友,中介机构,等一大堆人后,作出了这个决定,要让孩子成为美国公民。她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并且说服了她的父母。还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可以为这个决定感到高兴,我还应该赞叹她的聪明。
我所骄傲的一切啊,典籍、易经;我所怀念的一切啊,文化、传承;我所拥有的一切啊,历史、阴阳。都是我的有色眼镜,在外国太阳镜的光辉下,这一切变得那么没有价值,甚至没有进入妍子的思考内容,与我没有商讨的动力,她认为,我也会觉得好。
错觉,我学这些东西,一大墙的书籍如一个个笑话,没用的知识没用的历史,妍子们从来没有选择过,也就谈不上抛弃。
我能说什么呢?尽管妍子来跟我讲述她的理由,尽管岳父母跟我介绍他们朋友的经历,我无活可说。面对强大的美国,面对孩子未来的选择,实力就是最好的说服力。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灰心过,自己努力追求的东西,完全不在人家考虑的范畴,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基本没在决策的因素中。哪怕他们让我算一卦也好,没人提起。
那些学习传统文化的家伙们,醒醒吧,你们自以为是的知识,早已被这个社会抛弃。我连自己孩子的命运都影响不了,还预测个什么东西。他们找我商量,只不过是因为,我是这个孩子的父亲,他们从未因为我的知识找我咨询,也没有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多么重要。就连岳父,这个爱收集古董的人,喜欢书法的人,也从来没觉得传统文化有多少实际的作用,最多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仅是一个可供观赏的玩意。
当一些人自以为是地钻研圣贤之学的人,不要自认伟大和聪明了,也不要以安贫乐道来安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失败。没有用,成功者,瞧不上这些。而失败者,又用不上。
我能说什么呢?对于有钱人来说,签证、住宿、护理、法律手续,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够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问题。对于很多一般人来说,大部分的事情都有障碍,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只有一个问题:问题是没钱。
我只能表示支持,我没有理由反驳。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他们都去过,我没去过,我不能反驳。强大的实力决定强大的影响力,影响到了我的孩子。尽管我是他的父亲,尽管我拥有丰富的汉语知识,尽管我也时常为生在这个国度、这个文明、这个时代而骄傲,但我也必须得支持,因为,在最重要的问题上,关键不是看气质,而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