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从小没人管,说话口气是大了点,但也不是不讲理,她年轻气盛,但也算是可爱吧。你觉得呢?”
思远低下了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马上转移到桌上的卤菜了:“我觉得这个鸭掌不错,冷的也好吃,哥,你要不吃,我包圆了啊”
“你吃你吃,我整点牛肉干就行。”
上到酒吧一楼,我看到高妍特意留了一个灯没关,屋角一个沙发上,有一条粗呢毛毯,我体会到这小姑娘的细心和成熟,看样子,我以前是小看了她,把她认为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太妹,没想到她还有这么理性、这么细腻的一面。
躺下后,不知是沙发太软,还是吃得太多,怎么也睡不着。
高妍的话刺激到了我,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的话冲击了我的认知甚至常识。按她的话推理,如果爱情是个奢侈品的话,贫穷者就难以拥有爱情吗?不对,我受到许多普通甚至贫困的家庭,一对对恩爱的夫妻,梁祝的故事也深刻地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人,爱情应该是可以冲破物质束缚的,高妍作为一个富家小姐,这么看也许有她经历狭窄的一面,但张思远这个爱情至上主义者为什么也同意她的看法呢?
如果她的结论有问题,那么在貌似正确的推理上,是哪里出了偏差呢?他们的认识与我的认识差距空间来源于哪里呢?
反复思考,我大概理出了线索。年龄和际遇,这就是我各高妍、张思远的区别。在我的年龄和际遇中,穷人是大多数,我们对爱情的定义就是恩爱过日子,而他们这一代人对爱情的定义是激情澎湃和灵魂交流,他们把爱情的定义变狭窄了。另一方面,对于金钱的认识,我从贫穷中起来,经常对自己今天拥有的金钱饱含着略有知足和满足的心态:比过去强多了。而他们一出生,金钱就在身边泛滥,如洪水冲垮了人们的心理防线,对生活的期望值,变得高了。他们站在腰看风景,总想上去触摸白云;而我原来一直在山脚,在攀登中,会为山谷中某朵花某消涓月而感动。他们向上看,而我经常向下看。
从我的角度看,高妍的理论是十足的谬论,但她解决了思远的问题,甚至部分解决了我与乔姐的问题。也许,她的理论是部分符合这个时代的。
对爱情的定义,就像商品。我以及比我年长的穷人,从超市里购置低值易耗品,就能满足日常需要。而他们,需要从品牌商场的奢侈品柜中挑选,才能获得购物的满足感。
这让我想起了今天的帅哥流行趋势,从传统上看,男人的长相从来都不是获得爱情的最重要条件,我们过去通常肯定的是男人的责任心、能力、道德等,这才是男人最吸引人的地方。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女人没有独立取得幸福生活的主动权时,才会有这样的模式。今天这个智力经济时代,女性的生产弱势地位发生了改变,她们不需要从男人那里获取安全或金钱的保障,转而追求更高的标准:赏心悦目,所以帅哥的市场就打开了。
小鲜肉,是玩女的标配,是顶级的奢侈品,在有钱或者对自己挣钱能力信心十足的女性来说,男人不需要有能力、有责任感,这些东西她们自己就有,只需要鲜亮就够了。就像是钻石,闪闪发光,它是用来戴在手上的,并不需要它的坚硬物质,因为最好的钻石,永远不会做成玻璃刀。
乔姐的际遇与经历与我同处一个时代,甚至比我还早,我们还没熟悉商品市场,也没有给爱情标价的思维习惯,所以,纠结与奔放、迟疑与决断,在我们身上体现得如此矛盾,但我应当高兴的是,乔姐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以她的经济条件,暂时还不具备拥有奢侈品的资格,所以,退而求其次,嫁给张哥,是她最理性、最适合于时代的选择。
我明白,这个时代的人,在商品大潮中看似奔涌,实际是被裹挟,就像拥上地铁的人,有时不是自己用力挤上的,而是被随后而来的人流动推动的。
但是,只要在北京,你能不座地铁吗?
假如,柔柔没来北京,她就无法看到如此巨大的可能性,她不可能遇上张思远,拥有一段看似美好的感情。但如果不到新东方,就不可能遇上那个学生家长,一个久在贫困的青涩少女,在巨大的金钱轰炸面前,如何自持?这样一个巨大的机会摆在面前,况且还是以爱的名义,如何不动心?
许多像我一样的人,从外地来到北京,都是来寻求改变的,但如果只企图改变物质环境或生活际遇,而企图坚守过去形成的情感认知和人生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农村,大家都过着同样的日子,看着一成不变的土地,也许会安于自己的生活,但今天,霓虹灯闪烁的街道上,你还能在车流和人流中心如止水吗?
再见,我旧时的乔姐,再见,我旧时的爱情。
我要把自己放射出去,看看北京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新时代的爱情。但是,我的专业训练,周易预测却明明告诉我,先天和后天八卦图明明告诉我,事物的发展是类圆的旋转,螺旋似上升,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碰到似曾相似的事物,那会是什么样的事情呢?
“昔日贤文,诲汝谆谆;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叨叨着这几句话,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高论或谬论
高妍喝了口咖啡,说道:“我把女人这样分,是根据经验,不一定准确,但也许有用。所谓强女,就是指自强不息的女性,也就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上。但女人的努力与男人的努力还是有区别的,改变女人的前途主要有两个途径:做事和成家,在这两方面努力的,都可以称为强女。所谓捞女,就是指仅通过取得男人的财富或地位,改变自己生活的人,努力嫁入豪门或者当小三也行,反正主要在利用婚姻或肉体关系上下功夫。所谓玩女,就是指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女人,追求精神或感观享受,主要在享受人生上下功夫的人。”
“等等,你这里面有重叠和模糊地带”我马上提出反驳:“比如说捞女,如果她在家庭上下功夫,岂不也具备了部分强女的性质?”
“对的,哥,但你要抓住主要成分。也就是说,这三者有重叠部分,甚至一个人同时具有三种特征,一个人在她的不同阶段分别显示出不同的表现,这都是正常的。”
“你这样分,容易造成我们的认知困难,既兼容又区分,不好把握啊。”
“哥,别打岔,那是你的思维习惯:非此即彼。你看过欧洲少年天才魏宁格的著作吗?”
“我看过”一直不开口的张思远突然发声道:“他写了一本书,好像叫《性与性格》,内容我记不太清了,但他对男人和女人的特征分析,也是有大量的模糊和重叠。”
“你看看,哥,你老了吧”高妍笑道:“思远都看过,你刻板的思维该改改了”。
“年纪轻轻,好像懂得蛮多似的,教训起我来了”我颇有不服。
“哎,哥,你还别拿年龄压人,魏宁格写这本书时才二下来岁,他还没结婚,已经把男从和女人那些事研究得这么透了,他是靠自身经验吗?”
“真的,妍子说的这个人确实是个少年天才,据说连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佩服他。庄哥,我觉得事情不一定要自身亲自经历,靠观察与思考也可以得出高论。”思远完全站在了高妍一边,这是我没想到的,只好继续听高妍讲下去。
“玩女是每个女人的梦想,谁不想拥有快乐和新鲜,取得尊敬和荣耀?所谓潇洒自由,从心所欲,难道你们男人不想吗?”
不等我们回答,她口若悬河:“但是,当玩女是有条件的,要拥有爱情,起码得有一定的长相吧;要追求新鲜,起码人生得自由吧;要快乐生活,起码得财务自由吧。但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用马克思的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用法国哲学家萨特的话说:存在先于本质。即使孔子也说:无恒产者无恒心。所以,用今天的话说:没钱,万万不能。”
“你终于搞到哲学上去了,妍子,看把你能的!”我打趣地说到。
“你以为我在国外白学的?哥,我还有好多闪光点,你不过没发现而已”高妍露出小人得志般的炫耀神情。
“来,以咖啡厅代酒,为金光闪闪的妍子干一杯!”思远举起了他的杯子,三个人装模作样地碰了一下。
“怎么办呢?没钱,就自强吧,或者在别人那里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为成为玩女奠定物质基础。思远,你那个柔柔,原来是强女,现在变捞女,是因为她除了自强以外,还看到了改变生活的另一种甚至更大的一种可能性,直接而又简单,何乐而不为呢?她高兴,甚至让她的家人高兴,这可能是她面对的最简单的办法了。你说呢?”
“可是,难道爱情就不可贵吗?青春就不可贵吗?”思远的反驳虽然声音较大,但我也听出了他的底气不足。
“兄弟,不是我说你,爱情是个奢侈品,对于你这样的小公子哥,物质基础基本具备,追求爱情是理所当然的第一,但对于柔柔来说,追求物质基础才是她和她家庭最迫切的愿望啊。我说她不配,不是指人品,而是她没有具备购买奢侈品的物质条件。”
“注意你的用词,妍子,在爱情上,你不该用购买这个词”当我发现思远表露出抵触的情绪时,即时制止了高妍论证的发展。
“让她说,庄哥,我倒是想问问,爱情是个奢侈品,你的依据是什么?”思远反问道。
“国外有一个理论,说在世界上同龄人中间,平均每七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你可能喜欢的人,那么,另一个喜欢你,概率也是七分之一,那么,两种喜欢合在一起的概率是多少?”
“四十九分之一吧”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