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典型的那种超长也超重的,开始她们还担心问了不少人,问过太医知道正常,姑娘是长得好。
以后长得高,也会抽条,太医回去也查了,说是历年来一般像姑娘这样的很少。
没有几个和姑娘一样大的比得上。
就是比姑娘大的有些也比不上,这想来是天生。
叶姑娘来见到姑娘,说姑娘天生就是什么大长腿美女,长大了一定很高,像郡主,是因为遗传。
因为郡主和四爷都高,她们听着叶姑娘说得那么头头是道,也按下心,何止是她们。
四爷郡主老夫人听了,太医听了也点头。
姑娘就这样越长越长越来越重。
长大了就开始喜欢出门,不再呆在屋子里了。
就像一下子懂事了。
睡着的时候想休息了饿了还好,会乖乖的,要是不饿了,有精神了,那精神头十足,整天都要让人抱着出去玩,看风景,明明看不明白,也不懂。
她们不去,姑娘就会不高兴,哭闹,还伸出短胖还有白白的手指着外面,真的就是一只小花生,像是知道一样,霸道不减。
两位小公子看到姑娘一天天的变化,变得白白的,尤其是每天都来,算是亲眼看着姑娘长大,变化。
开始不相信,后来相信了太医说的,妹妹会长得更好,他们便更有兴致天天跑来了。
有小公子们在,也热闹。
姑娘也喜小公子们这位两哥哥,一看到小公子们来就高兴,手舞足蹈的,姑娘果真就不是那种斯文的。
------题外话------
和亲们说下,儿子又发烧了,反复发烧,不知道是不是肺炎,昨天打过针,今天没有,药也没吃,晚上让他吃了一道,睡着了,才耽搁到现在更新。
明天还要去春游,望天,明天要是好了就地,不好还要去看病。
之后再没有发生过什么了,平平顺顺的,一下子就时光飞去,不用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赵嬷嬷眼晴都在姑娘小公子们郡主身上。
所以没有怎么感到时间的流去,好像就是一夜间就过了一年,她们看着姑娘一天天长大,出了月。
郡主那一天洗漱一番出了产房,出了月子,不再呆在产房,换了一身新衣,好好的出了月子,吃了一顿,府里请了亲近的为姑娘祝福也为郡主出月子。
就像洗三一样。
亲近的至亲都来了,关着门,没有打开门,免得让人看到不好,这一天后,姑娘正式出了月子,四爷搬回去和郡主一起。
和生了小公子们时一般,姑娘不可能在郡主和四爷中间睡,被抱到了隔间,有奶嬷嬷照看,需要的时候把到郡主身边。
郡主不舍,四爷也想留下姑娘一起睡。
这还是第一次,她们听了都不知道怎么说,以前小公子们还小的时候四爷从来没提过,都是给奶嬷嬷们照看。
干净利落得很,还嫌小公子们整天占了郡主的目光。
换成姑娘就不同了。
只有小公子不走郡主舍不得时才会留下,相比起来姑娘就是姑娘,真的是从生下来就不同。
不说她们更小心,老夫人也是,郡主也是,四爷疼得跟什么一样,和小公子们小时候区别大得很,也爱抱,一回来就抱,每天入宫前也会问一下姑娘,看一下,看不到姑娘就会问,还和姑娘说话。
四爷就像一个女儿奴,这是她在心里想的,郡主还好,公平,四爷早就说想要女儿,果然就喜欢女儿。
看得人都眼热,看得她们不知道说什么,亏得小公子们不在意,有郡主老夫人还有她们疼。
姑娘又小,什么也不知道,小公子们也疼姑娘。
有了做哥哥的感觉,更是一母同胎的兄妹,要是不是就不说了。
四爷想留下姑娘,她们知道是疼姑娘,可她们怕姑娘太小,只是不好说,反正有人照看,四爷还是和郡主一起。
分开了这么久了。
有姑娘也不方便,这些她们藏在心里,和郡主试着说过,四爷的话弄得郡主也想留下姑娘,好在才说起来不久,老夫人就知道了,发了话,让四爷不要再说,郡主也是,姑娘还是抱出去。
姑娘就被抱到了隔间,偶尔和郡主四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