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办法最好,也行动最快,秦王稍慢,晋王则是用了别的办法,大家谁看不见。”纪尧说起来,萧菁菁点头。
“陛下也应该知道,只是陛下太看重秦王,期望秦王能胜过太子,要是能,太子就不是太子了。”纪尧太清楚陛下的心思,萧菁菁点头,唯一担心的是太子殿下做法会让人诟病,她也说了。
“这些是避免不了了的,看太子殿下的手段了。”纪尧说着笑起来,萧菁菁颔首,也知道帮不了太子殿下。
腊八前两日,萧菁菁接到了外祖母传来的消息,赵嬷嬷被她派去看外祖母,回来后告诉她。
要是赵嬷嬷不去,外祖母也会派人来告诉她,她问着赵嬷嬷。
“姑娘东西都送过去了,老夫人让你好好的。”赵嬷嬷开口,对着郡主。
“赵嬷嬷,外祖母到底要说的是?”萧菁菁问道,赵嬷嬷想到听到的,笑了起来:“还能是什么,郡主,是表公子,哦,是两位表公子,就是文公子还有武公子,之前不是说想去闯江湖,后来说是送去大营吗。”赵嬷嬷笑得不行。
“嗯。”萧菁菁听到是文表哥和武表哥点了头,松了一口气。
“老夫人一直拘着没让他们去,两位表公子可不乐意了,一直闹着,老夫人还是往后推迟,要看看他们的表现,后来说是送他们去郡王爷的大营里,写了信,郡王爷答应了。”
赵嬷嬷接着又道:“这不两位表公子又闹,老夫人觉得要过年了。”
萧菁菁听着。
“两个表公子还是想去,老夫人就想让两位公子去大营,呆个半个月,看看,他们是不是喜欢,过年就不要回府了。”
赵嬷嬷敛起笑,觉得老夫人也是无奈。
萧菁菁知道外祖母的意思。
“两位表公子同意了,老夫人只好答应,两位表公子要去了。”赵嬷嬷最后说。
“什么时候?”
萧菁菁直接问。
“就在腊八后,就送去了。”赵嬷嬷摇头又点头。
“真的过年也不回来。”
萧菁菁问。
“对,老夫人说大营可不是别处,要守规矩还有军令什么的。”赵嬷嬷说。
萧菁菁清楚了。
“腊八当天,王爷会回来吧。”赵嬷嬷开口。
萧菁菁想到父王。
她和四爷说了,在文表哥武表哥要去大营那天先回了一趟府里,爹也和他们一起还有四爷去了外祖母家,送了两位表哥,四爷倒是觉得好。
腊八后,二妹妹定了亲。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无弹窗天黑时四爷回来,他看到菁儿写写画画的,问了外面的人,又问了出来的赵嬷嬷,知道了一切走进去。
冬至过后,各府都在冬至这天虽喝了热汤,过了冬至。
十二月到来,很快就是腊八,然后是灶王,最后就是除夕。
还有几天是腊八。
今天的大朝,很热闹,朝上,秦王太子晋王分成三方,各大臣也分开站着,文臣武将各站各的。
熙和帝坐在龙椅上,总管公公站在一边,看着下面。
经过这么久,户部亏空的事已经有了结果,总管公公看向陛下,陛下脸色难看,熙和帝很生气。
他想了不少办法,寄于期望,秦王还是差了一点,火侯不到,看来不行,他心思变了变,只能另作计较。
就算他曾经说过谁赢了就能上位,太子赢了也只是赢了,他才是皇帝。
他还没有老,还有机会,反悔又如何当然他不会弄得那么难看,别说太子真的叫他没有想到,太子身边的能人不少嘛。
总管公公知道陛下在想什么,又有了怀疑,目光落在秦王殿下太子殿下身上,还有晋王殿下身上。
再一扫下面的大臣们都不敢说话,此时都闭着嘴,武将也一个个不开口,太子清秀的脸上多了红晕,秦王脸上看不出什么,晋王胖脸颤着,纪太傅也老神在在。
还有人——总管公公不再看转回视线。
“朕只想说太子不错,但还不够。”在这样的时候,熙和帝开了口。
下面的人都抬头,总管公公低头。
“儿子会谨遵父皇的教诲。”太子咳了一声,红着脸开口,秦王不语,晋王:“父王,儿子比不上太子。”胖脸颤着。
熙和帝更不悦,这个不孝子,多看一眼就是污眼,还是看了秦王,知道下面的大臣在想什么,略过纪永叔等几位,哼,朕不想再看。
示意总管公公。
“陛下有旨,有事请奏无事退朝。”总管公公踏前一步,谁不知道陛下的意思,谁敢说什么,一时之间很安静,从太子殿下赢过秦王殿下晋王殿下后,早朝就变得很安静,听说太子殿下的严厉还有威名远扬,秦王殿下就差一点,不知道过了多久。
“臣有事请奏。”不过还真有人敢,有人上前,总管公公回头看向陛下,熙和帝脸上没有变化,总管公公马上一甩拂尘:“请奏。”
所有人抬头看着,这个人奏起别的事,太子笑了,纪尧睁眼。
熙和帝脸色好了点,有人发现了陛下的神色变化,陛下这是?有的想了想,明白了陛下的想法。
接下来的早朝恢复平时。
早朝散后,有人成群,有人围上太子,有人围上秦王还有晋王,也有人单独离开。
纪尧和人打过招呼和太子对视一眼,往外面走。
有人找上他:“永叔。”纪尧也停了下来,等到人出了宫,他也没有出宫,他去了内阁。
直到天要黑了才出宫。
纪尧走出内阁,迎面走来一个人,两人一起说了什么话,纪尧往宫外走去,太子和秦王接下肯定还会争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