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没有退下,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纪尧心里不是很舒服,要把认定的小姑娘交给别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侍卫还打听到一个消息。”
侍卫开口。
“说。”纪尧转着玉板指
“四爷,属下在打听菁华郡主和大公子的消息的时候,听到另一个消息,菁华郡主似乎不喜欢大公子,不久前,当着四姑娘还有很多人的面,在四姑娘提起大公子时,说君既无心我便休,之后再也没有跟着大公子跑,也不再找大公子,就像真的不喜欢大公子了一样,不少人猜测菁华郡主是欲擒故纵,但有人发现菁华郡真的不再追着大公子,也许是真的不喜欢了,还有人结合起大公子和未来秦王妃关系的流言,说大公子也许真的和顾姑娘有关系,顾姑娘以前和菁华郡主要好,是不是菁华郡主发现了什么。”
侍卫把后来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些都是流言。
不过他打听到菁华郡主是真的说过君既无心我便休这句,也真的没再出现在大公子面前过。
想到四爷对菁华郡主的不同,不知道四爷知道了会不会?
“哦?”
纪尧忽然嘴角多了笑:“君既无心,我便休?”
“是。”
侍卫感觉到四爷心情好了许多。
“像菁华郡主会说的。”纪尧笑,小姑娘不笨嘛,应该是知道了什么。
本来心里有些不舒服,突然好了不少。
“四爷。”侍卫看向四爷。
“看来小姑娘明白了,强扭的瓜不甜。”纪尧又道,摆了摆手,让人退下,侍卫退了下去。
纪尧再一次拿起小姑娘给他写的信,心情又有不同。
他拿起信纸,看了起来,小姑娘竟让他的心情几度变化,失笑的摇了摇头。
半晌之后,小姑娘的信他看完了,没想到小姑娘写信来是为了向他坦白。
宜园,纪老夫人一直叹着气:“你说要是老四不再继娶了怎么办?”
“老夫人,不会的,四爷怎么可能不继娶。”张嬷嬷安慰着老夫人。
“怎么不可能!”
纪老夫人想到这么些年,老四都是一个人,就担心。
“四爷以前只是没有碰到合适的,老夫人提起的时候,四爷不是答应了吗,老夫人不必担心。”张嬷嬷又道。
“你说要是菁华郡主没有和宁哥儿的牵扯多好。”纪老夫人望着张嬷嬷:“怎么偏就和宁哥儿有牵扯呢。”
“老夫人不要想了,事情过去了,以后。”
张嬷嬷劝说着。
“你说老四在干什么?”纪老夫人忍不住又问。
“四爷应该有事。”
张嬷嬷回答。
“老四会不会找人去查去了?”纪老夫人问:“肯定派人去了,要是菁华郡主和宁哥儿没有牵扯,老四喜欢娶回来就是,老四有人陪,有喜欢的,也能高兴点。”
当母亲的都是这样,纪老夫人越发愧疚。
“上次我让你去看袁氏的嫡妹,你说性子有些小家子气,不够大方,长得和袁氏并不是很像,便没有让你把人接到府上,要不派人把人接到府里?”
纪老夫人忽然又道。
“老夫人,四爷好像并不!”喜欢已逝夫人的嫡妹,张嬷嬷小心的。
“算了,老四不喜欢,还是请李府的二姑娘到府上吧,一直说要找个日子请到府里,让老四见见,一直没有空,加上老四看上菁华郡主,还有王尚书家还有一个姑娘,要不。”
“四爷知道菁华郡主和大公子的事,不会再说什么。”
张嬷嬷道。
“嗯。”
纪老夫人点头,她准备就在这几日找个日子,把人都请到府上,让老四见一下,免得老四又像前些年一样。
“之前和老四说好了办一个花宴的,因为菁华郡主——吴老太婆还有怀郡王老太妃康靖侯府老太君说是有合适的人。”
“老夫人定个日子,和老太妃还有康靖侯府老太君说一声,再和四爷说一声,到时候四爷回府见一见就是。”张嬷嬷出着主意。
纪老夫人点头。
“就定在七日后吧,先给各家发个帖子。”
“嗯。”
纪老夫人和张嬷嬷说着话。
“祖母,祖母!”忽然一个声音响起,伴着脚步声,在外面的院子里。
“我要见祖母。”“四姑娘还是消停一点吧。”“我不管,祖母什么时候说要我搬到这里。”
“老夫人不久前下的命令。”
“我不信。”纪馨的声音尖锐的响了起来,接着是婆子的声音:“带四姑娘去——”
纪老夫人脸色不好,张嬷嬷看向外面,示意一边的丫鬟,让丫鬟出去看看,丫鬟看了老夫人一眼,小跑出去。
“老夫人。”张嬷嬷回头。
“又是馨丫头,看看她的样子,还有没有一点规矩,以前学的规矩都学到狗身上去了,大吼大叫,没有一点女儿家的样子!”简直是不让人消停,纪老夫人脸色难看。
“四姑娘应该是。”张嬷嬷还没有说完:“要不要老奴扶你?”
“不用。”纪老夫人摇头。
张嬷嬷准备让人出去拦下四姑娘。
“老夫人。”丫鬟回来,行了一礼。
“怎么了?“张嬷嬷问,纪老夫人不说话。
丫鬟跪在地上,恭敬的:“四姑娘似乎不相信老夫人要她搬来宜园。”
“是不想搬过来吧,不想和我这老太婆住在一起。”纪老夫人冷哼。
“四姑娘只是不懂事,老夫人怎么这样说。”张嬷嬷开口。
“不懂事?”纪老夫人再次冷哼,盯着丫鬟:“还有没有其他人。”
“没有,老夫人,只有四姑娘一个人。”丫鬟微抬起头。
“看来老大还没有糊涂。”纪老夫人又说。
“大老爷以前不过是不知道四姑娘的事,不然。”张嬷嬷道:“这次老夫人发了话,大老爷肯定要拦着大夫人。”
“老大媳妃就是一个糊涂的,整天只知道管家,也不看看馨姐儿成了什么样了,要是老大也糊涂了——”
纪老夫人冷着脸说。
“大老爷哪里会糊涂。”张嬷嬷不觉得大老爷会糊涂。
“你去和馨姐儿说,就说我说的,让她安份点,不要再闹,好好搬过来,学好规矩,不然——这次看谁敢阻止!”
纪老夫人冷着脸对着跪在地上的丫鬟。
“是,奴婢马上去。”丫鬟道,退了出去。
“你也去看看。”纪老夫人看向张嬷嬷。
“好的,老奴这就去。”张嬷嬷颔首。
纪老夫人嗯了声。
不一会张嬷嬷到了外面,一眼看到被拦着的四姑娘,四姑娘还是那个样子,想要去见老夫人,被丫鬟婆子拦着,没有一点女儿家的矜持大叫,刚才出来的丫鬟正对她说着什么,不愿意听,她上前:“四姑娘。”
“是你。”
纪馨听到声音猛的看向张嬷嬷,冲过去:“祖母呢,我要见祖母。”
“四姑娘想见老夫人,四姑娘以为你声音这么大,老夫人没有听到?”张嬷嬷走过去。
“你是什么意思?”纪馨哼了声:“祖母听见了为什么不见?”
是说祖母不喜欢好,不见她是不是?
“老奴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请四姑娘不要再闹。”张嬷嬷道。
“这些人说祖母要接我到身边?”纪馨又哼了哼。
“四姑娘说得没错,她们也没有弄错,老夫人确实决定接四姑娘到身边,刚才这个丫鬟应该和你说了。”
张嬷嬷淡淡的。
“祖母为什么要我搬过来,我怕打扰到祖母。”纪罄不明白祖母为什么突然要她搬到身边,她才不要搬到宜园和祖母一起住,祖母那么严厉,她要是和祖母一起,哪里还有自由。
她才不想和祖母住。
“为什么?四姑娘还不知道吗?”
张嬷嬷问。
“我知道什么?”纪馨心中不满。
这位四姑娘到底多蠢:“四姑娘难道就不想一想,老夫人为什么要接四姑娘到身边。”
“有什么好想的。”纪馨其实隐隐知道。
从宫里回来祖母就要留她在身边,教她规矩,是母亲——
她以为有母亲,祖母就不可能再留她在身边,以前不就是这样吗,从小,祖母想教养她,母亲都没有答应,这次母亲也不会答应的。
“四姑娘是不是觉得有夫人在,就觉得万事无忧,四姑娘也该想想,以后了,老夫人要亲自教四姑娘你规矩,是四姑娘你的福气。”
纪馨很想说她才不要这样的福气。
“老夫人可是专门请人教导四姑娘,四姑娘也该学一学规矩了,四姑娘也不必闹,大老爷大夫人这次也帮不了你,你还是好好的。”张嬷嬷最后道。
“我!”
纪馨脸色一变,她不相信,母亲一定不会让她跟着祖母学规矩的,父亲,有母亲在。
“四姑娘不信尽管试,看看夫人和大老爷能不能出现。”
“不可能!”
“四姑娘还是好好的,要是让老夫人不高兴,到时候。”
“你威胁我!”
纪宁得知祖母派人接了妹妹到身边教养,没有说什么。
他拿出瑶儿给他擦过汗的帕子。
瑶儿。
他往外面走去。
他到了顾家外面,没有进去,就站在外面,瑶儿一定也不愿意嫁给秦王?
秦王府。
秦王府的门房,接到一封信。
因为没有大婚,秦王大多时候仍然宿在宫中,偶尔会在秦王府过夜。
等到大婚后,才会正式住进秦王府。
------题外话------
哎呀,连着家里忙了几天没法早更,天天带娃,今天家里不忙了,一会我妈带儿子,我就写明天的。
好早点更,之前是早点九点,现在变成中午了。
“郡主。”赵嬷嬷不赞同。
萧菁菁没有看嬷嬷,让人送了来人离开。
“郡主,你怎么写信给纪家四爷。”赵嬷嬷再次开口,郡主怎么能写信给纪大人,要是让人知道!
而且纪大人派人来问郡主想好没有又是什么意思?
萧菁菁回过头。
紫嫣和秋雨面面相窥,不知道说什么,郡主和纪大人的事——赵嬷嬷不知道不然不会这样,不知道郡主在信上写了什么。
纪大人问郡主想好没有,似乎是想……
“郡主?”
赵嬷嬷忍不住又道。
“嬷嬷。”萧菁菁开口,她把和纪宁的事简单的写在信上,没有半点的隐瞒,只想让四爷知道,也许四爷看了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她。
但她不后悔,她不想四爷像上一世一样什么了不知道,被人笑话。
四爷不应该被笑话。
做错的是她。
四爷就算接受不了,她也不怪四爷。
任何人都无法接受,四爷那么忙,之前应该是不知道她和纪宁的事,上一世也是。
“郡主怎么能写信给纪家四爷,纪大人?若是叫人知道,还不知道会怎么说,有什么直接说就是,为什么要写信,这已经是私相授受了,郡主怎么和纪大人?”
赵嬷嬷又道,带着不赞同。
“嬷嬷,不用担心,不会有人知道。”
萧菁菁道,她知道嬷嬷的意思。
“怎么能不担心,什么叫不会有人知道,郡主,纪大人为什么派人来问你想好没有?”
赵嬷嬷不知道郡主在想什么,郡主和纪大人似乎发生了什么。
“嬷嬷。”萧菁菁开口。
“郡主。”
赵嬷嬷看着郡主:“郡主在信上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信给纪大人?”
紫嫣和秋雨不知道郡主会不会告诉赵嬷嬷。
赵嬷嬷望着郡主。
萧菁菁:“嬷嬷,纪大人想要娶我,我在信上把我和纪宁的事告诉纪四爷,纪四爷应该不知道,所以。”
“你,郡主你说纪家四爷想要?”
赵嬷嬷呆住,纪家四爷想要娶郡主,派人来是问郡主想好没有,什么时候的事?她竟一点也不知道,在她不在的时候,郡主到底发生了什么,和纪四爷发生了什么?
而郡主写信是把和纪宁的事告诉纪四爷。
那?
经大人怎么会想娶郡主?郡主把和纪宁的事写在信上。
萧菁菁担心入宫的外祖母。
侧院。
吴氏见到了太医,她快步上前,紧握着墨书的手上前,急切的:“太医,你告诉我,我脸上的伤是不是好不了了?不要骗我。”
墨书知道侧妃娘娘的着急,她扶着侧妃娘娘,忍着手上的痛,太医还是原来那一位,看了看门口的管家,看着太医:“太医,不知道娘娘?”
管家低着头,听到侧妃娘娘的话,感觉到什么,他抬头,看了侧妃娘娘一眼,眼中诧异,侧妃娘娘的脸竟伤得如此厉害吗?难怪王爷走前交待,要是侧妃娘娘要请太医,让他拿着名帖去请。
郡主比他想的还要——
“侧妃娘娘,在下已经说过,不知道侧妃娘娘何出此言?”太医行了礼,抬头,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听到安郡王府有请,急急赶来,见到眼前的侧妃娘娘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不知道眼前的侧妃娘娘何出此言。
“你告诉我,我脸上的伤到底能不能好,会不会留疤?”吴氏紧紧盯着太医,握紧双手,再次紧张的问。
“太医,侧妃娘娘看到脸上的伤口,有些担心。”墨书跟着道。
太医看看眼前的丫鬟又看向面前的侧妃娘娘。
“在下那日说过,侧妃娘娘只要注意一点,按时敷药,不会有太大问题,不知道侧妃娘娘为什么怀疑。”
太医大概知道了这位侧妃娘娘在想什么。
“你没有骗我?真的不会留疤,真的会好?”吴氏不信,急切的又问。
墨书也等着太医回答。
“在下为什么骗侧妃娘娘?也没有必要骗侧妃娘娘,能好就是能好,不知道侧妃娘娘在怀疑什么,侧妃娘奴隶主若是怀疑,可以再找别的太医。”太医摇头。
墨书觉得太医说的应该是真的。
“这个样子真的能好,一点疤也不会留下?”
吴氏却还是不相信,指着自己的脸。
墨书想要说什么又没有,看了眼侧妃娘娘,望向太医,怕太医会不高兴。
“只要侧妃娘娘平时注意,膳食安排好,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侧妃娘娘现在这样是极不可取的。”太医回答:“要是侧妃娘娘不信在下的医术,可以另请高明。”
“太医,侧妃娘娘就是担心。”听到太医的话,墨书开口。
“在下都是照实说要是侧妃娘娘不信任,还是换一个太医为好。”
太医抬头,再次道。
“你不是因为王爷的交待?是不是王爷和你说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萧菁菁那个臭丫头,是不是王爷让你哄着我的,吴氏觉得太医是因为王爷的交待,才会这样说,她直视太医,想要看出什么。
“在下不明白侧妃娘娘的意思,侧妃娘娘口中说的王爷交待是什么?”太医回皱眉。
“王爷让你骗我,告诉本侧妃脸上的伤会好,其实根本就好不了。”吴氏咬牙切齿,恨恨的道。
“在下不明白侧妃娘娘为什么会如此认为,王爷没有和在下说过什么。”太医再次摇头。
“可是这么重的伤,真的一点疤也不会留,会好?”吴氏怎么也不信,摸了一下脸,至今忘不了在琉璃镜中看到的,那狰狞可怕的伤口。
这样也能好?
“对侧妃娘娘来说看着似乎很严重,在下来说,侧妃娘娘脸上的伤,并不算什么,看着吓人,并没有深到里面,所以才说能好,侧妃娘娘不明白,所以不能理解,看伤不是看表面。”太医回道。
吴氏不知道该不该信。
“侧妃娘娘,太医说的应该是真的。”墨书在侧妃娘娘开口前小声的道。
吴氏没有再说话,过了一会,对着太医。
“请太医再帮我看一看。”
墨书觉得太医没必要骗侧妃娘娘,见侧妃娘娘不再问,松口气。
“侧妃娘娘坐下。”太医没有说别的。
墨书忙扶着侧妃娘娘坐下,太医皱眉检查了一下吴氏脸上的伤口,吴氏手握紧,没有在太医脸上看出什么,似乎她的伤口本就是如此,她真的想错了吗?墨书看着。
门口的管家也抬头。
片刻,吴氏心中紧张:“怎么样,太医,是不是能好?”
墨书知道侧妃娘娘想确认伤口是不是有问题。
“嗯。”太医皱眉又检查了一下,不再看,看向面前的侧妃娘娘:“侧妃娘娘的伤口中,已经在愈合了,按时换药,多敷药,注意一点,不会有问题。”
“伤口没有问题吗?”吴氏见太医没有检查出问题,仍然有些不相信。
墨书看向太医。
管家眸中一闪,侧妃娘娘难道觉得伤口有什么问题?
“是,没有有问题,侧妃娘娘不用太担心,过些日子就会好。”太医闻言;回答。
“为什么这样红,还有为什么看不出好,还是那么可怕。”难看?她脸上的伤口真的没有问题?吴氏禁不住,她不信自己怀疑错了。
不信萧菁菁那个臭丫头没有做什么。
萧菁菁肯定做了什么,不然她脸上的伤口为什么这么红,还看不到好,这样难看?
墨书也想知道,为什么侧妃娘娘伤口会变红。
“很正常,侧妃娘娘想太多了,僵口愈合的过程中,都是这样,时间太短伤口愈合需要时间,不可能马上起太大变化,等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太医解释。
墨书觉得也许侧妃娘娘真的想错了,她注视着侧妃娘娘。
“送太医出去。”吴氏对着墨书。
“是,侧妃娘娘。”墨书道,走到太医面前。
“麻烦管家送太医回太医院。”吴氏看向门口的管家。
“侧妃娘娘,请放心。”门口的管家抬起头业。
“过一段时间,有问题再找太医,我让人送太医回太医院。”吴氏又道,目光落在太医的身上,淡淡的说。
“谢侧妃娘娘。”太医点头:“侧妃娘娘有什么事派人来就是。”
“嗯。”吴氏点了一下头,看着墨书管家送了太医出去,她收回目光,她的脸真的能好不会留下任何疤?真的像太医说的吗?她没有完全相信。
“侧妃娘娘。”墨书送了太医回来。
“送走了?”吴氏道。
“是,侧妃娘娘。”墨书开口。
吴氏:“我让你派人出府悄悄找大夫问一下鞭伤会不会这样,还没有消息?”她无法完全相信太医,只能去府外问。
只有这样,她才能放心,府外的大夫什么也不知道,不会骗她。
要是可以,她更想从府外请个大夫,看一下她脸上的伤口是不是如太医所说。
“已经派人去了,侧妃娘娘,应该快了。”墨书刚说完,门外有小丫鬟声音响起。
“去看看。”吴氏不悦道。
“是,侧妃娘娘。”墨书忙行到外面。
墨书到了外面,见到一个小丫鬟,还有一个婆子。
“墨书姑娘,不知道侧妃娘娘——”婆子抬头看过来,开口。
看到婆子,墨书心里一松,侧妃娘娘刚才还在问:“你跟我进来,侧妃娘娘一直等着,要见你。”
“好的。”婆子赶紧答道。
墨书没有说什么,挥手让人守着外面,往里面去,带着身后的婆子,婆子低头跟在后面。
“侧妃娘娘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别的不要问也不要说。”墨书边走边交待。
“是,墨书姑娘,放心吧。”婆子连忙保证,墨书应了一声,往里。
“侧妃娘娘,奴婢派到府外的人回来了,就是她。”墨书走到吴氏身前。
“哦。”吴氏看着后面进来的婆子。
“老奴给侧妃娘娘请安。”婆子恭敬小心的看向侧妃娘娘,心中吓了一跳,侧妃娘娘的脸,真是吓人,是郡主用鞭子抽的吗?不敢表现出来,怕被发现,她行了一礼:“侧妃娘娘好。”
“起来吧,不必拘礼。”吴氏认出婆子是谁,让她起来。
婆子起身,墨书站在吴氏身边。
“谢侧妃娘娘。”
婆子起身。
“是你去问的?问清楚了?”吴氏问。
“是,侧妃娘娘,老奴机会,找了一个大夫,老奴照着墨书姑娘交待的问的。”婆子恭敬的道。
墨书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