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师兄,里面请,真人在里面等你”,童子如鸟鸣一般的声音脆生生的说到,然后将出来带上的门又轻轻推开,示意让周天希自己进去,而后他却踩着小步,哒哒的下楼而去。
一小步,便入门里,门前是一张雕刻这一张道人打坐练气的屏风,看是木质,其上竟含有盎然绿意,而那雕花之中的花草树木,焚香袅袅,竟似活着的一般,在其中演绎。
绕过屏风,便见一中年道人盘膝于蒲团之上,眼似烟波浩渺,面如玉质,脸庞圆润,见有人进来,也不说话,只是轻轻颔首,示意周天希亦如已先他而来的几位弟子一样,坐于下手蒲团上。
周天希便选了一个蒲团,盘膝而上,方才坐定,就见那道人旁边的一童子,启身上前奉上一物,周天希一看,正是自己之前让带自己进来的那童子拿进去的铭牌,周天希点头示礼,将铭牌收入怀中,童子退入那道人身边,垂拱而立。
不一会,陆陆续续,有弟子自门而入,如自己刚才那般,等坐下蒲团差不多都坐满弟子之后,台上道人才开口说话。
“本座长郢,想必弟子们皆知,今日召你们所谓何事,那论剑大会对于我楼观道来说也是一况盛举,所以尔等既然被指派了迎客之事,其中注意的关节还需我交代一番”
那长郢真人,稍稍顿首,便又继续说到“这迎客之事,关系我楼观道之脸面,所需还需弟子们谨记一二”
接下来长郢真人便将迎客之时所需注意的事项一一列举,如迎客之时需礼节备至,不准行那嬉笑怒骂之事,需得含笑肃容等等。
而关于各大宗门的信息,却是着重讲了同为道门的天师道以及太平道,天师道与楼观道源出天道院,而那太平道却是曾执掌天道院的南华真君留下的传承。
大樊朝末年,太平道祖师张宣化本为一落魄文士,因读过几本医术识得草药,便在天下大乱之时,挟其寡母躲入山中,某日其母重病,张宣化在攀崖采药之时不慎跌落,遇一碧眼童颜的老人,自称南华老仙,赐其仙丹灵药将其救治,后领宣化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宣化受之,于山中悟道三年遂欣然下山,以“散施符水”念咒治病、“呼风唤雨”称能在民间传道,后信徒众多,宣化见势已成,假托仙谶“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创太平道,自号太平道君,率一众信徒杀官造反,欲建地上仙国,因杀戮太过有伤天和,为人道不容,后不幸身亡,却留下太平道统。
长郢真人对于江湖传说、宗门典故皆是随口捻来,仿佛亲身经历一般,将其事如同神念演绎一般与周天希等弟子脑海中留下投影,让一干弟子也如身临其境。
说到张宣化,趁势而起欲建地上道门仙国之时,救众民于水火之中之时,那种豪气夹杂着对于那种地上仙国的无限向往,仿佛那世界真如仙境一般,人人平等,田陌间硕果累累,来往黄发垂髫,往闻鸡犬之声,门不闭户,老有所养,少有所教。
而又坠入无限悲凉,后张宣化终因人力不敌天道,与大樊朝大决战之时演法失败而受反噬,终敌不过天命,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张宣化死后,门人弟子死的死降的降,未死未降之人竟有大多率其部落草为寇,仅剩下大弟子马元义携张宣化幼弟及少数门人弟子避入冀州时还名外芒阳山太平山,后在芒阳山拾张宣化衣钵广重建太平道,时恰逢大樊朝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军阀纷争已无力围剿太平道,故迎来喘息之机,后张宣化幼弟张宣机被马元义扶为太平道道主,执掌太平道。张宣机少有小智,后继承张宣化衣钵,道术一日千里,待大骆朝立时已入引神之境成天下有名的大宗师,其势已成,再加上张宣机修正太平道教义使之没有原本那样激进爆裂,并开始与天师道和楼观道两大道门交好,所以大骆朝立后亦尊其为道门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