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方丈的“坐”法

道门法则 八宝饭 2512 字 8个月前

赵然瞪了他一眼:“心疼粮食?放心加粮就是了,我自有办法!”

这是赵然第二次在壮丁们跟前露脸,督工的道士一宣布,说是赵方丈给大伙儿加发腊八节的面团,四百多人又是跪倒一片。

赵然宣讲了一番三清爱民、民爱三清之类的高谈大论,便离开了工地,返回了白马院。

回到方丈院,见公事房门依旧紧闭,耳中听到三人在里面热议,赵然微微一笑,继续等候。自己定方向、提要求,让下面的人去想办法、去施行,这才是方丈的正确“坐”法。

待到天色将晚,赵然侧耳一听,知道里边差不多了,于是施施然推门而入:“三位辛苦,如何了?”

李知客揉了揉脸,道:“方丈,我等冥思苦想,拟了个方法,请方丈过目。”说罢,从桌上抄起一张纸稿来,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内容未经整理,但一条一条还算明晰。

其一,首先以流言向外散布,言白马院存粮不足,本月的赈济取消。方堂组织人手上街巡查,弹压全城。为弥补人手不足,请赵然出面,向红原守御所调兵二百。

其二,党项人必来交涉,方丈再行出面示好,答允赈济,但人均减半。

看到这里,赵然眼前一亮,不由点了点头。

其三,十五日于慈航殿前发粮,不论党项人还是汉人,均可领取,但须在客堂道士的引领下,向慈航真人上香,诵《志心皈命礼》。每三十人一诵,诵毕发粮。总计发粮百石。

其四,分发之日,为防踩踏及宵小破坏,由方堂调派人手维持队列之序,有搅乱者叉出重处。

其五,虑城外党项人听闻后加入,为防米粮不够,需从常平仓中取粮百石预备,请方丈出手令。

其后还有许多细节上的措置,防止有人多领、冒领等等,考虑得很是充分,赵然看了看那库头,想来很多手笔应该都是他的主意,不是积年老吏,断不可能如此周全。

白马院道士加火工将近百人,四十人去丈量田土,还有十多人去督工建造周转房,剩下的一半人维持着日常运转。

和谷阳县之类的内地县份相比,白马院当真是没有什么太多的事务需要“维持”的,赵然对道院事务比较精通,抽了半天时间在各房转了转,便发现剩下的人中,仍然有一半人闲着,他自是不能容忍的。

将李知客和卢方主唤来,道:“我打算办点小事,需要你们操持。”

李知客问:“方丈有什么吩咐?”

赵然道:“总督府下拨的修城费用,咱们要抽出一半来发给党项人,是也不是?”

卢方主喜道:“方丈,是打算取消了他们的赈济么?真是太好了!”

李知客点头道:“正是,此事由库房负责,方丈需要询问他们么?张贴库带队出去勘察地理了,我把他们库房的库头找来……”

赵然任他前去,过不多时,便将那库头找了过来,向赵然道:“禀方丈,此事正是小道负责。”

赵然问:“再过几日便是中旬,是不是要开始发放粮米了?如何发放的?”

库头道:“正是,每月十日发放,男子四斤、女子三斤,老者和孺童两斤,青稞和黍米各半,一并交付李彦思等三人,由他们下发。”

“李彦思等三人,就是拓跋氏、米擒氏、颇超氏的三位贵族?当初为何要定下这么个发粮之策?”

“曾方丈说,擒贼先擒王,只要稳住这三位,党项人就不会闹事,而且,咱们自家也省事省力。”

赵然无力吐槽,继续询问:“那你知不知道,党项人实际上能拿到多少粮食?”

“听说到了党项人那里,他们会自己再行分粮,各家能分多少,他们自有一套定规。”

“发粮的口数,包不包括城外各处村子里的党项人?”

“只按城中这两千多党项人算的,城外那六、七千人,咱们管不过来。当初李彦思也开口提过,但咱们实在没那么多余粮,故此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