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道听途说?(为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

道门法则 八宝饭 2565 字 9个月前

那领头的道士继续道:“关于杜腾会对红原三部策略不公一案……”

符云真抬手制止:“这一条就不要说了,从案子中去掉,说出来凭白遭人笑话。”

红原三部中,龙白部势力最强,约占三部人丁的一半,查马部次之,筇河部最末。善待和扶持筇河部,这是制衡蕃部的重要手段,谈不上高明的策略,但如果要拿这一条来给人定罪,那就是愚蠢了。

之所以查办这一条,实际上是与前一条紧密相关的,算是前一条的附带突破口。如今前一条没有得到证实,那么这一条也就没有必要再提及。所以符云真将这一条直接去掉,不少与会之人都暗自点头,心道这才是正理。

接着说的是杜腾会售卖道职一案。叶云轩指名道姓后,被招至庐山的三个天鹤宫道士,口径出奇的一致,除了大骂叶云轩颠倒黑白外,就是绝口否认自己拿银子买道职,无论怎么苦口婆心的和他们谈话,全都没用。总之就是不承认!

按照众人的想法,既然指名道姓了,那说明叶云轩肯定是心里有底的,但谁知竟会是这么个结果,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岳典造没好气的问:“当日你们是怎么说的,你们说和叶都讲沟通过,如今怎么都问不出来?”

这一组的主持道士苦着脸道:“的确事先和叶都讲谈过,叶都讲说,这几人都已经向他承认了,叶都讲当时还要我们答允,说是一定保这三人无忧。可把人招来之后,这三人却众口一词,说是当时叶都讲在天鹤宫胁迫他们,不诬告杜腾会的话,家人都保不了……”

岳腾中“啪”的一声,将手中翻看的案卷摔在地上,怒道:“这三人真是无赖行径,要查,一定要严查,我看这么问话是问不出来的,必须上刑!”

桓云空瞥了岳腾中一眼,冷冷道:“三都议事下过诏令,不许动刑,莫非岳典造忘了?”

简寂观下观,方堂执律房中,坐满了本次杜腾会一案的所有办案道士。正中是简寂观八大执事之一的方堂左方主符云真,他的身旁是方堂副执事、右方主桓云空,以及典造院右典造岳腾中。

再两侧,坐着参与案件查办的五主十八头一级主事,包括了直接进行调查询问的五组道士,当中不乏从左近各府抽调来的得力人选。其中,景致摩以典造院左殿主的身份,赫然在座。

这起案子办理到现在,进展得极为艰难,连续一个月的查办,却几乎没有任何突破,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办案老手,到了这个地步,很多人其实都已经感到十分不正常了。

因为出首人是川省玄元观都讲叶云轩,提供的材料又极为详实,点出的涉案人员都有名有姓,所以最初接到案子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这起案件很快就能问出结果,对于上面要求的一个月时限都不怎么在意——三天就能得出结论的案子,哪里需要拖上一个月?

至于上头下达不去松藩审案的要求,压根儿没人在乎——直接把涉案人员招到总观,分开询问,以大伙儿办案的经验来看,涉案人员招过来分开问话,没有不开口的,当场就能找到突破口,何必千里迢迢跑到松藩去?更何况这还是叶云轩的建议,按照叶都讲的说法,川省上下一体,到那里去查案反而吃力不讨好。

可原本信心满满的案子,越查大伙儿心越凉。查案已经查了足足一个月,从川省陆陆续续招上庐山的涉案人员十一位,相关人员十八位,竟然没有什么突破。那么多人,关键问题上居然口径一致,这叫人如何查办?

要么,那么多人在严密的看管下,神不知鬼不觉之间悄悄串供!

要么,叶云轩捕风捉影,纯属道听途说!

众人都在小声议论着,等着议事的开始。

就听方堂右方主桓云空轻轻咳了一声,道:“人都齐了,便开始吧。今日,符方主亲临议事,主要就是听一听诸位道友问询的大致情况。”

符云真道:“这一个月来偏劳了诸位,我虽身负此案总责,却因事务繁忙,没有具体过问,实在有愧。今日期限已至,受三都所托,特来过问进展……当然,最后的结论还要由桓师弟总措成文。还是那句话,杜腾会是松藩地区天鹤宫监院,是四川玄元观三都级别的高道,诸位说的时候,定要谨慎,一切以实证为要,若无实证,便不要说出来,推测、可能之类的话语,也不要赘述,毫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