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知心好友

道门法则 八宝饭 3355 字 8个月前

赵然琢磨片刻,开始模仿王梧森的斗法技巧,试着在节奏上进行变化。

收一收法力,浅尝辄止……

法力加大输出,深度冲击!

看上去似乎有点效果,赵然决定继续变化节奏。

浅尝辄止两次……深度冲击一次!

不错啊,这厮似乎有反应了,再来!

三次浅,一次深,效果更好,继续!

反复试验,其中以朱火灵果弥补法力两回,赵然终于找到了最佳法力攻击的输出配比。

九浅一深!

九快一慢!

赵然玩得不亦乐乎,杜星衍就开始倒霉了,各种念头涌了上来,晕眩的感觉愈发强烈,频次也越来越快。

“完了,不会真败了吧?”

“该死的养心丹,怎么不管用?”

“……嗯?养心丹?我为什么要吃养心丹?”

“哦,対了,我正和一个羽士斗法呢!”

“真要败给一个羽士,蓉娘会看不起我的吧?”

“蓉娘……蓉娘在哪里?”

“……咦?这里怎么那么黑?我这是在哪?”

黑暗中,忽然回响起一道亲切而又温和的声音,让人如沫春风:

“亲爱的杜道友,你好,欢迎来到风景如画的君山,很高兴你能加入我们,成为一名光荣的君山之友,我,是你的知心好友赵致然,值此午夜梦回之际,你是否依然无法入眠?那,就请跟随我一起进入故事会时间吧……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当赵然宣布,“放下一天的辛苦和疲惫”,“在一曲经典的老歌中入睡”的时候,杜星衍终于瘫倒在地上,浑身酸软,四肢无力,嘴角带着会心的微笑和长长的哈喇子,沉沉睡了过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这是赵然真正跨入修行门槛之后,第一次独自面对黄冠修士,所有的压力全部都要由他自己承受,也因此对黄冠修士的法力有了真正的认识。

他原本设想的九天玄龙大禁术一直到现在都没敢使出来,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害怕对方法力雄浑、精神力比自己强,生怕这门手段会有反噬的效果,所有只能继续等机会。

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办法,赵然干脆收回两柄飞剑,五行符阵也不打了,太浪费银子,因此他干脆就不动了。

忽然想起东方敬给他的玄甲龟眼,连忙掏出来,拍入手中的法阵罗盘中,将阵法的威力加强,然后藏在黑暗的角落中,默默等待转机的出现。

这就是月鸣幻境八卦阵的弊端,它的本质就是一座幻阵,杀伐性不强,主动攻击力不高,只能困人,不能杀人。赵然现在就想知道,严长老改良后,所说的阵眼陷阱到底威力有多大,究竟管不管用。

杜星衍找不到阵眼,说实话赵然比他还着急,有几次差点忍不住想提醒他了,只是一时间没想到什么好办法,总不能直接告诉杜星衍——哥们,头上的月亮那么明显,你是不是瞎啊!

不过赵然也想通了,不行就这么耗着呗,反正我扳指中灵丹妙药多的是,还有大把的朱火灵果可以补血,只要我藏稳了身形,让你找不到,就算耗不了十天半个月的,也能耗你个两三天!

你堂堂一介黄冠,和我一个羽士斗法,斗了三天两夜还没分出胜负,你杜星衍还要面皮么?

赵然念头通达了,于是安坐钓鱼台。这下轮到杜星衍奇怪了,对手的攻击手段突然全部消停,自己感到好一阵轻松,左看右看,也看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法阵除了黑一点、看不清楚以外,就是安静,非常非常安静,安静得有些瘆人。

好在头顶处还有一轮明月,否则在这片昏昏暗暗之中可就难捱了。

严长老炼制的阵盘确实厉害,赵然虽说拿杜星衍没办法,但一门心思藏起来,杜星衍却也找不到他。

杜星衍小心翼翼的以罗天大伞防护着自身,在阵中滴溜溜转来转去,身边的七星剑不时向他认为可疑的方位刺上一剑。

转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名堂,反倒是法力消耗了不少,杜星衍坐了下来,摸出一粒养心丹塞入口中,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姓赵的庙祝这是要干什么?目前已经探明,这座法阵就是一座幻境之类的阵法,又没有什么攻击力,哪怕困自己十天半个月的,也拿自己没办法不是?

等等!十天半个月!想到这里,杜星衍立时背后起了冷汗。如果真被这姓赵的庙祝困上十天半个月,不,只要困上一天,自己就算破阵而出,也会成为一大笑柄!

一念及此,杜星衍坐不住了,一咬牙,终于从储物腰带中取出一枚符箓,四阶符箓——五行定真符。

这张五行定真符有一定机率探寻出法阵的阵眼,对破阵极为有效,当然,是否准确,还要看法阵的等级,以及布阵之人修为高低。

此符不在《正一符法》名录中,是洞渊一脉传承下来的不宣之密,这种特殊功效的符箓炼制起来很难,或者说不是一般修士能炼制出来的,他得来也十分不易。

杜星衍本是舍不得用的,他也压根没想过竟然会在一个羽士境修士布设的法阵中使用。

但他看不出这座幻阵的虚实,找不到阵眼,如果就这么被一个羽士境的修士困住,将来哪里还有脸面去见蓉娘?

想到这里,杜星衍不再犹豫,抖手将五行定真符打了出去。

只见那符在空中化作一团五彩祥云,在法阵中翻滚来去,飘忽不定,猛然间向上方升高,直指天上的明月,然后渐渐消散开来。

赵然躲在黑暗中目睹着这一幕,精神就是一振,同时大感兴味,心下暗道,原来还有这种符箓,竟然能自行寻找阵眼,今日真是大开眼界了。仔细回想《正一符法》,却发现并没有记载过此类符箓,也不知是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