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逛了大条街,在角落里面,遇到了两个卖花灯的老夫妻。
“这种款式的花灯……”李长信看着这些小动物,想到了小时候的李长欢,她那么可爱,会对小兔子说话,会对拉着小猪走路,甚至也会骑着小马儿。
“就它们了。”
老夫妻扎的花灯不多,但是各种款式都有,除了那些动物,也扎了百花。
“一共是一百一十文。”老头看到有人把花灯全买走,心里面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些钱,再加上之前攒的钱,日子有盼头了。
李长信心里面默算了一下:“老人家,要少了。一共是一百五十文才对。”
老头看着李长信,不太相信:“年轻的后生,你可莫要算错了啊。你再算算。这要是给多了,回去少不得挨主人家的打。”
“是一百五十文,钱您收着。”管家把钱递给了老头。
老头急忙把钱又递给了老婆,两人合计着数了一遍,眉开眼笑的。
“林暖暖说对了。”看着仅仅因为一百多文还满怀开笑的老夫妻,李长信心里突然极有触动。
如果真的有办法教世人,学基础的认字、算数,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莫大的幸运。就像这对老夫妻一样,甚至于,他们能数清百位数的银钱数量,在大周已经算是还可以的小商贩了。
这个社会,正常吗?
“小王爷,我们快些回去吧。”
李长信还在思考人生,管家催促着他回去。虽然李长信现在是小厮,但是他终究是主子,他要是不走,下面人哪敢动啊?
李长信看着瑟瑟发抖的众人,点了点头,拎着一大堆花灯,往怀亲王府的方向走。
他不得不去想,林暖暖做事毫不犹豫,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是相扣的,她是不是心中已经有一副极大的蓝图,上面规划好的如何真正地解决百姓民生问题?
“手脚勤快一点,把这些东西都挂起来。”
管家一到院子里,就指挥着众人,把花灯挂上。此时已经是深夜了,即便天上有圆月,院内有灯火,在枯败的花园里干活,还是让人有些毛骨悚然,所有人都加快手脚,好快点把事情干完,回到屋子里暖暖。
“县主,这一时兴起,可累死我们了。还不如老亲王在府上的时候。”
“谁说不是呢?自从咱们这位亲王继位之后,县主可没少折腾我们。不是池子里面要换鱼,就是院子里要换花。”
李长信沉默地听着周围人的抱怨。这对他来说,是种新奇且魔幻的体验。
新奇的地方在于,他从来不知道,原来下人们胆子这么大,竟然会私下抱怨主子。
魔幻的地方在于,他不得不苦笑着承认,实际上,这种事,一直存在着。甚至于,如果把事情推广、推大,介于整个王朝。就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民怨是一点点累积的,就像他曾经目睹的林家村“造反”一样。
不满一直存在着,只是统治者不愿信,不肯信。
“你们都少说两句吧。”管家呵斥众人。这些混小子、昏头老子,不知道李长信人在这里,竟然喊胡乱言语。若是怀亲王秋后算账,谁也保不住他们啊。
被管家训斥之后,仆人们老实了不少,加紧干手上的货。
“更像了。”李长信把兔子灯挂在枝头。
如果把管家当做州官,这些仆人们当做百姓,真的是太像了。自己在怀亲王府,生活了那么久,都不知道这些事情,更何况,远在京城,深宫大院的皇帝了。
皇帝,确实从来不懂民间疾苦。
门房听到敲门声,立刻就去开门。
这次门房给李长欢开门的时候,有些心惊胆战了。李长信本尊真的回来了。然而,李长欢不知道这件事情。
李长欢此时的心情还算愉快,或者说,她自从父王去世之后,她就没有不愉快的时候。甚至于,最近李长信失踪了,反而令她更加高兴。
此时的李长欢依旧一身男装,但是略瘦的袍子,难掩其风华,在外人看来别有一番窈窕春色。
未来的繁城县主,此时有些微醺,因为喝了不少酒,走起来路来,都是摇摇晃晃的。
“爽快!”李长欢感受着穿堂而来的阵阵凉风,心里说不出来的惬意。
她今天去了青楼,好好地潇洒了一番。她甚至能够明白,为什么父王、哥哥,都那么喜欢去青楼了。她甚至能比父王、哥哥,从青楼里面获得的快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