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怕得罪人吗?”萧诚笑道,“更何况咱们不必直斥其人,只需说明一个观点就可以了。而事实就是,如果兰州,河西走廊等地不平的话,伐辽就是一句空话。咱们这边刚刚准备大举伐辽,哪边兰州后院起火,这仗,还怎么打?想要伐辽,便得先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错。为了国家大计,萧某得罪谁也不怕。”萧定挥了挥拳头。
“除了这些,便是高丽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高丽小国寡民……”
“可高丽是大宋,辽国都承认的一个正儿八经的国度!”萧诚道:“高丽夹在辽与宋之间,左右逢源,一面对辽称臣,又一面向大宋进贡,两面不得罪,如果能拉拢其偏向大宋,也不需要他直接出兵,只需对辽人有些牵制,便足够了。毕竟是这世上两个最强大国家之间的战斗,哪怕是一根稻草,只需要对我们有些帮助,都是要争取的。”
第五十三章:东西两府
一场秋雨,将最后一丝儿暑热也一扫而空。
大宋最高统治者,当今的官家赵琐自从夏天以来,基本上就住在了华阳宫,也就是艮岳,或者可以称之为万岁山。
这里,也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赵琐处理朝政,召见大臣的地方。
华阳宫,在赵琐看来,是自己的福地。
说来也怪,大宋立国以来,赵氏这一脉,嫡系子嗣艰难,婴儿夭折极多,而旁系却是开花散叶,小崽儿那是一窝一窝的下。到得如今,赵氏宗室的开销,已经成了大宋财政之中最为庞大的一笔支出。
而嫡系,就很惨了。
赵琐连一个兄弟也没有。他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男丁。而且自幼便身体极度虚弱,可以说是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
当年,为了确保皇位续传,赵琐的父皇可是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从外面又抱养了几个赵氏宗亲的孩子自小进宫来养着,也防万一赵琐有什么不测,也好后续有人。
而自从赵琐的嫡母,当时的皇后带着赵琐住到了华阳宫以后,赵琐的身体,便如同开了挂一般的一日好过一日,愈来愈康健了。
而那几个被抱养的宗亲,自然也就被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