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长舒了一口气,拱手致意为谢。
两天之后,高迎祥带着长长的粮食车队一路离去,萧诚殷殷送别十里之外。
回来之时,身边卫士却是提了一个匣子,内里,装着的却是易娘部大头领董奎的头颅。
六盘水尽数被王柱接收,包括易娘部在内的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石门蕃部各部族,尽皆向王柱和岳腾投降。
而在关岒,李信派一营将统带五百士卒,跟随高迎祥前往建昌府。
那里,将会插上大宋的旗帜。
而与此同时,大理国内,董羡等人对于善阐府的攻击,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所有人都明白时间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城内,高颖智、盛宏等人只需要坚持到高迎祥率边军返回就能看到胜利。
而在城外,董羡却也明白,自己麾下看起来聚众甚多,但也精锐的边军比起来,则战力差得太远,只有拿下善阐府,掌握中枢,控制那些边军将领以及中下级军官的家眷,才能够让边军心无斗志甚至于反戈一击。
攻势,不分日夜,不计死生,董羡甚至于亲临战场,披甲擂鼓。
城墙上下,十数万人生死搏杀,血流成河。
城内,一处隐蔽所在,吴可举着刀,对着阳光,眯着眼睛细细地擦拭着刀锋,在他的左右,百多名汉子或坐或卧,一个个看起来慵懒无比。
这些人,有些是贵州路统计司知秋院下属的行动队,有些却是这些天吴可聚集起来的被高氏杀得凄惨不已的白氏等大家族的子弟、部下。
“吴兄弟,我已经与外头联系好了,今日四更,北门,只需我们打开北门,坚守半柱香功夫,骑兵便可抵达!”
“白兄弟辛苦了。”吴可呛的插刀入鞘,“高狗杀我一家,我誓灭其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