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
这又是一个和韩遂刚确定的想法完全不同的路数。
北宫伯玉看着韩遂,突然跺脚大声叫喊起来,“那巨魔儿,那巨魔儿究竟想要如何?”
“伯玉,你先别着急,让我想想……”
韩遂阴着脸,沉声道:“那巨魔儿一路下来,似乎对西北极为熟悉。就算有你破羌的人带路,也不可能是如此结果啊?西北方向地形复杂,再过去可就要进了张掖郡……慢着,他去张掖郡干什么?那里是张掖属国,和他董家没有半点关系啊。”
北宫伯玉苦笑道:“我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可是我就觉得,他们难道不累吗?从前夜到现在,整整是两天两夜。这些家伙几乎就没休息,带着我们绕啊。”
“绕?”
韩遂一拍手,“那巨魔儿就是带着我们绕……不过,他想去哪儿?”
一个问题,让韩遂和北宫伯玉都面面相觑。
追,还是不追?两人都拿不定主意了。
董俷如果在这么继续下去的话,非把他们拖垮不可。
就在韩遂犹豫不定的时候,又有探马报告,董俷等人在晨间奇袭西海,杀了一百多个老营羌兵后扬长而去。
北宫伯玉一听这个可就急了,西海老营,那可是破羌的根儿啊。二话不说,带着人就走。
韩遂有心阻拦,却不知道该用什么借口劝说。
本能的觉察到,董俷应该不是要打西海。
这家伙,是妖怪吗?
怎么会有如此诡诈的手段?韩遂终于醒悟过来,他犯了一个错误,一个很大的错误。
他把对手想的太简单了,他轻敌了!
若是这巨魔儿回到临洮,那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韩遂不敢去想,呆呆的沉思,甚至不知道那黄先生向他告辞。
等他清醒了,黄先生也已经走远了。把个韩遂悔的连连跺脚,心里面更是把董俷的祖宗八代骂了一个遍。
现在董俷行踪飘忽,万一他逃走了,自己可就是功亏一篑。
韩遂思路向来是缜密,在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就开始考虑退路的问题。
他带着程银匆匆回到了金城,书写了一分奏章,派人快马送往洛阳,同时加紧对董俷等人的搜索。
这一夜,无事。
就在韩遂和北宫伯玉都认为董俷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候,突然又接到了一份奏报。
这份奏报,却是烧当老王派人送人前来斥责。
说是破羌言而无信,擅自攻击烧当领地,并杀死了三百多人,要北宫伯玉交出凶手。
北宫伯玉彻底懵了,破羌何时攻打了烧当?
倒是韩遂反应过来了,他一脚踹翻了长案,暴跳如雷道:“那巨魔儿果然是要去积石山,给我点起兵马,追,一定要追上那家伙。他是往积石山方向逃走了!”
这边韩遂等人点起兵马,刚杀出了金城。
没走三十里路,就有破羌人来报:烧当老王起兵八千,攻入了破羌的领地,并且摧毁了三个营地,死伤接近两千人。
北宫伯玉怒了,“立刻召集兵马,召集兵马……烧当老王辱我太甚,我与他势不两立。”
“伯玉,冷静一点!”
北宫伯玉怒道:“文约,我再冷静的话,破羌就被那烧当老贼杀得鸡犬不留了。你帮不帮我?若是帮我,就随我一起回西海点兵,否则,你就呆在你的金城郡吧。”
说完,北宫伯玉带着人打马扬鞭而去。
韩遂坐在马背上,发了好一阵子的呆,目光呆滞。
还是程银发现不太对劲儿,连忙上前推搡,“主公,主公……”
韩遂一口气顺过来,在马上大叫一声,“巨魔儿,你欺我韩遂太甚!”
一句话没说完,嗓子一甜,一口血雾喷出,韩遂是当场栽倒在马下,人事不省。
第一部少年游
第三十七章再遇裴元绍
三天三夜,整整三天三夜!
董俷带着人马转战西北,从大洋河杀到西海,从西海杀到金城,又从金城绕回积石山,可谓战果丰厚。
因姐姐的死,而积压在心中的怒气得到了些许的舒缓。
在装扮成破羌官骑袭击烧当羌后,众人又重回破羌领地,而后躲入了积石山。
清点人数,董俷才发现这三天三夜的奇袭战,令他损失了六十人。
其中真正战死的也不过二十多个,而中途掉队的,占据了一大半。
这也难免,不眠不休的三天三夜,即便是董俷自己也差不多到了极限。
他甚至认为哪怕再走一步,都有可能从奔跑的马上掉下来。再看看其他人,更是狼狈不堪。
好一点的,也就是绿漪和董铁带着的那七个人。他们每次奇袭战时,他们都是负责看管战马和物资,直到最后一场对烧当的奇袭中才加入进去。
“小铁,在前面找个可以休息的地方,记住一定要隐秘。”
董铁应了一声,跳下马撒腿就跑。
现在已经是在山区,马速无法提起来。董铁的那对飞毛腿在这样的环境中,远远比战马更加管用。
董俷等人则不紧不慢的往前行进,大约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就看见董铁从山梁拐角处风一样的跑过来。
“主人,往前大约三里路,有一山坳。地形很隐秘,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董俷困的眼皮子打架,听到这句话,立刻来了精神。
“董召,命令大家加快前行,前面有个山坳,我们就在那里休整两天,然后上路。”
所有人都振奋起来,对于这些三天三夜只在马背上打盹的人来说,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躺下来睡觉的地方,醒来的时候能有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而不是硬的已经难以嚼动的干粮。
众人立刻加快了速度,在董铁的带领下很快来到山坳中。
山坳位于群山环抱,四周有如海般一望无际的松林。
很安静,也很隐秘。山坳里有几个山洞,还有一条没有冰封的溪水潺潺流动。
这里有一个温泉,蒸腾着水雾,把山坳隐藏着一片林海雾气当中,的确是个藏身的好地方。
所有人都累得不得了,有的进了山坳后,就一头从马上栽下来,倒地打起了呼噜。
董俷只好先把这些人抬进山洞,一路上任凭颠簸,也晃不醒他们。
“董召,你也去睡吧。”
看大部分人都安排妥当了,董俷对董召说道。
董召也困的不行,只是他看董俷并不打算休息,忍不住问道:“主公,您不休息吗?”
“你们先去休息,虽然这里很隐蔽,可毕竟还没有脱离险境。我先不睡了,你去睡吧。”
“这怎么可以……”
“怎么可以?”董俷眼睛一瞪,“这是命令,立刻去休息。咱们还要走很长的路呢。”
董召感动不已,跟上这样的主公,死也值了。
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撑下去了。与其在这里和主公争,还不如赶快休息好,等恢复过来一些元气,顶替主公警戒。
董俷看董召走了以后,迈着发木的双腿向山坳外走去。这从马上下来,大腿内测就是一阵钻心的痛。
也难怪,在马上跑了三天,腿都磨烂了。幸好四下无人,董俷松了一下裙裤,裹着袍子找了一块避风,但有很隐蔽的山缝里走下,狮鬃兽和象龙一左一右的在他身边匍匐。
已经听说了,姐夫在集镇战死。
虽然早有了心里准备,可还是很不舒服。
最后一天疯狂的袭击破羌和烧当人的驻地,未尝没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虽然和北宫伯并没有说过太多的话,可是却能感受到,姐夫是个好人。
可惜,好人活不长。
这三天,对于董俷而言是无比重要的三天。
从马援遗留下来的兵书战策上学到的东西,第一次灵活的运用。
想当初伏波将军在西域纵横十几年,从没有过一次败绩。羌人善于骑射,他就用更灵活的战术不断蚕食对方的力量,一直到己方的战斗力绝对超过了对方为止。
马援用兵很谨慎,这一点董俷能从他留下来的兵法中体会出来。
可是等到真正运用起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这里面的奥妙无穷。
不知为何,他觉得这种战法和上辈子在山村里听老村长讲述的游击战很相似,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马援在开篇就说过,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同时他吸取了道家的思想,对孙子兵法中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有更深刻的理解。
可以说,马援的兵法之中,无不流露出对这句话的赞赏。
董俷同样的赞赏。
如今静下来,他仔细的回忆在过去三天里的行动,进行总结,并寻找行动中的破绽。
可惜,他手里没有足够的兵力,否则斩杀韩遂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次韩遂吃了亏,下一次他还会上当吗?
董俷现在可不敢在小觑韩遂。这一次他能打赢,可是下一次呢?
这世上,没有常胜不败的将军。韩遂此次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