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
那是一个对于东方古国来说,十分屈辱的年代。
但那一年,也是一个分界点。
在此之前,清朝面对扶桑,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甚至可以说,在甲午海战开始之前,单论海军对比,全世界都认为,清朝的北洋海军要胜过扶桑的海军。
那一年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是由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而成的,有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而扶桑的海军,筹建的却极为艰难。
说来可笑,甲午海战当中,扶桑的头号功臣是战舰“吉野号”,此舰为英国造,原来是为清朝政府定做的,后来慈禧太后要办六十大寿,海军衙门就把这笔预算转为了礼金。
而扶桑政府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倾全国之财力购买此舰。扶桑的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扶桑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
为了一举战胜清朝,扶桑人进行了全国总动员,扶桑天皇御驾亲征,将大本营从东京迁到广岛,为了节约开支,支援前线,天皇每天只吃一顿饭,举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就这样全部压到了前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清朝有四大水师。
单单一个北洋水师,论起绝对实力,都要超过扶桑海军。
遑论四大水师合力。
但甲午海战的最终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基本彻底失去制海权。
无数英魂血洒碧海,他们死的时候,以为是为国捐躯。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忠于的国家,其实并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
这是一场不应该输的战争。
这是一次让无数真正爱国人士泣血流泪的失败。
但这其实也是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
因为战争,从来都是屈服于政治。
只是可惜了那些喋血的英魂。
可有人问过他们一句:可曾后悔?
齐林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
但至少,他不能让自己后悔。
天道大势,他改变不了。
龙游浅滩,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
可他要让英雄死得其所。
至少,输,不要输在外人的手中。
……
“管带,我们被包围了。”
“管带,炮弹打光了。”
致远舰上,管带,也就是舰长邓世昌双拳悄然握紧,但面上依然不动声色。
他知道,自己不能慌。
甲午海战,开始的并不突然,北洋水师也不可谓不英勇。
但,运气并不眷顾于北洋。
清廷更不会眷顾。
大战开始不久,北洋舰队就连遭重击。
致远舰并不是北洋水师的主舰,但关键时候,邓世昌从来不怂。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撞。”
随着邓世昌的命令下达,致远舰开足了马力,全速撞向扶桑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当一搜军舰的炮弹全部用光之后,还想能够给敌军造成伤害,那只有一种办法——撞。
两败俱伤。
用我的死亡,拉着你一起下地狱。
这当然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之举。
自从命令下达的那一刻起,邓世昌就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但,正常的走向,吉野号会向致远舰集中炮火,其中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这当然是民族英雄。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帝的挽联,绝不夸张。
但,为什么这样的英雄,只能在死后哀荣呢?
为什么,英雄就一定要死的如此憋屈呢?
【爸爸,你现在的法力并不高,只能保护住一搜军舰。】
“我知道。”
【其实清廷已经腐朽到骨子里了,就算甲午海战赢了,最多也就是再续命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做不到,对大势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我喜欢啊。”
【……】
“但求无愧于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