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你随便问。我不想回答的问题,自然也有回答的答案。”沐茗不在意的道。心里倒是赞了一声,还是央妈的节目素质高。这要是别的节目,巴不得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再者说了,沐茗最近唯一有争议的地方就是《模范生》的问题了。他接受专访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一下,自然更不会拦着了。
“好,那咱们就正式开始了。”
摄像机的指示灯亮起,标志这次的专访正式开始。
·········
《人物》的播出时间是在每周周五和周六晚上,两天为一期,分上下集播出。晚上十点开始,一集半个小时,一期节目加起来也就一个小时而已。
偏严肃向的节目风格和传记式的节目形式,自然不是那么讨大众喜欢,知名度也一般。不过在今天,这么一个平时比较小众的节目却登上了百度和微博的热门榜上。
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沐茗用自己的微博转发了专访的消息啦。
沐茗自己的粉丝就有几百万,最近又一直都在风口浪尖上。再加上,沐茗难得的有一次专访,所以等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挺多的。
“一位光影艺术的天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颇具争议的作品背后,暗藏的是思考与现实。作为电影新人,他为电影爱好者们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国产商业片带来了新的风格、逻辑、以及思维方式。”
“本期人物,新锐导演,沐茗(上集)。”
《人物》是央视在01年的时候打造的一款关于人物采访的记录式访谈节目。旨在以最新视觉手段,去表现那些真正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引领当今社会发展、思考人类未来生存的人物。
啧,从这个介绍就能看的出来,收视率肯定不咋地。
不过对于央视这个官媒来说,收视率什么的,并不是第一要务。而且,这节目的主要受众是25岁到35岁之间,一线、准一线城市的知识阶层、中产阶层等社会中坚力量。所以即使收视率不高,但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这节目最开始的采访对象,其实主要是政治类和经济类的人物,节目的标签也是纪实。但是谁都清楚,这个年头,想纪实是越来越难了。但凡有涉及到的,大媒体约谈整改,小媒体或私人直接封掉。
即使是作为官媒的节目,《人物》也同样为难。毕竟采访的人都是这两方面人物,话题肯定也是与此相关。有谁要是说多了,后期裁掉也不是,不裁掉也不是。
所以慢慢的,《人物》节目组的采访人物风格也在改变。政治经济类的嘉宾减少,代之以某个行业杰出的普通人民,或者是像影视娱乐这种不那么敏感的区域。
所以说,看到官媒抓着各种明星艺人,或者是娱乐圈不良现象大批痛批的时候,别着急高兴的以为这是上面要着手整治了。其实很大可能只是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别的能批评的了。
林凯驰是《人物》节目组的编导,负责有关采访的相关事宜。因为《人物》的节目里基本都是被采访者单人出境,所以他也经常客串采访记者的活。
和节目组的其他几个编导不同,他一直都对影视方面比较感兴趣。《人物》节目的转型,也多少有他提的意见。而且,这两年国内影视产值的节节攀升,关注度越来越高,也确实是个采访的好话题。
对于沐茗,他其实很早就知道。出道至今三部电影,平均单部票房接近八亿,累计票房二十几亿。可以说是国内新一代商业片导演里,最年轻也最顶尖的一位了。
而对于林凯驰来说,沐茗的三部电影,除了第一部《狼少年》以外,剩下的两部他都仔细的看过。特别是最近上映的《模范生》,他自己买票去影院看了两遍。
最开始,他以为这只是一部题材比较小众,手法比较新颖的普通商业片而已。然而在看过了第一遍之后,他发现自己想的太错了。影片里有太多的细节在表明,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而已。
所以,他又去看了一遍,专门为了寻找影片里那些被沐茗藏在了角落里的细节。紧接着,在听说自家的节目准备采访沐茗的时候,自高奋勇的负责了这次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