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分钱一分货,一尊这样质量的蜡像,制作费用至少也是百万以上。而且还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
这个沐茗挺感兴趣的,虽然说有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蜡像有些瘆得慌,但是不得不说这是对于他人气和影响力的一个肯定。
所以,沐茗还是答应了下来。约了个时间,去拍照和量尺寸。蜡像得在法国制作完成后,再运回到中国,所以必须得事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完整数据。
不单是沐茗自己的影响力和名气的苦大,一个导演对于所在的影视公司的影响也同样是很大的。
比如华艺就靠着冯晓刚,牢牢地把持着第一影视公司的名号;乐视从张怡谋加入以后,也瞬间跻身五大的行列。
沐茗的影响力自然还比不上,但是他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比那两位要好太多。
光线从前年的《泰囧》,股价一路上涨,现在已经快要和华艺持平了。
而拥有沐茗本身的水木,更是从之前的二流顶尖,提升到了现在的准一线的地步。和海润、天娱、慈文这些一线的影视公司相比,也无非就是差点底蕴罢了。
水木的崛起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事实上,早在这之前,盯上水木的人就已经不少了。
而且还不是别人,就是和水木一直交好的光线和万哒。
“杜杨姐,你的意思是说,光线和万哒都有意注资咱们?”沐茗皱眉看着对面的杜杨和李娟。
“肯定的啊,咱们崛起的速度太快了,比市场的发展速度都快。这种情况下,要么就是被打压到死,要么就是变成自己人。”杜杨无奈的道。
要是别的影视公司还好,偏偏是光线和万哒。这两个一个握着发行,一个握着院线,怎么着也是得选择一个的。
沐茗叹了口气,他早就清楚,当水木发展到一定体量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问题。
事实上,早在水木成立之初,完美影视就有过这种想法。只不过一是当时的水木太小,有些鸡肋;二是杜杨加入以后,撑起了水木的架构问题,这才让水木躲过了一次。
但是能躲过一次,还能躲过第二次吗?
沐茗给了王伟两个月的时间修改剧本,并且告诉他整部剧的投资大概会在八千万以上。
八千万,已经能拍一部中等成本的电影了。
事实上,沐茗也确实就是这么要求的。本来《信号》最为人称道的除了直面现实的剧情以外,就是电影质感的制作了。
这部剧沐茗也没想着能像《花千骨》一样大赚一笔,之所以拍,一个是想看看如果有了话题度和影响力,能不能借助民意,提前把“白银案”的凶手找出来。
另一个,则主要是为了塑造一下水木的品牌效应。
也许再过几年,观众们也能自豪的说一句“水木出品,必属精品”呢。
看来成立一个分公司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以后像《分手大师》这样的电影,还是由分公司来出品吧。
《信号》的事情解决,沐茗忽然发现自己没什么事干了。
《重返二十岁》还在上映,到目前为止,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76亿,离预定的8亿票房极为接近。
不过,因为在后半段出现的《北京爱情故事》和《爸爸去哪儿》的搅局,现在单日票房已经跌倒了八百万左右,而且还在继续下滑。
毕竟,上映了已经二十多天了,市场潜力已经差不多耗尽了。
眼看着离目标那么接近,却似乎后继无力,沐茗的不少粉丝着急了起来,开始在微博上呼吁,一起再去看一遍。
甚至有的还直接留言,可以不看,但是票还是要买的。
不过这事很快就被沐茗在微博上拒绝了。
“七亿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当时八亿的预测也只是我随口一说而已。大家没有必要,我自己也不需要这种‘众筹’式的票房成绩。”
沐茗拒绝,也不全是为了名声考虑。如他所说,这种“众筹”式的推高票房的方法,看起来多了几千万的票房,实际上是在压榨粉丝潜力。
这方面经验最丰富的应该是郭小四同学。
为什么《小时代2》是整个系列里成绩最差的一部?为什么《小时代》之后的《爵迹》票房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