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美娜。小白,你的吉他;师姐,你的电子琴。”说到这,沐茗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包括我的架子鼓,都要抓紧时间的练习起来。”
比较完善的一个小型乐队,一般会是四个人,键盘、吉他、贝斯、和架子鼓。其中的一个,一般是吉他或者键盘,会同时担任主唱。
像电影里的“前进乐队”,就是这样的配置:
键盘手孟丽君(马斯纯),同时兼职主唱;吉他手项前进(白敬庭);贝斯手项欣然(古美娜);架子鼓,沐茗。
是的,这次沐茗客串的,就是乐队里的架子鼓这个角色。比起之前的几个龙套,这次基本从头到尾都有他的戏份。
这么发展下去,沐茗感觉自己迟早得走上自导自演的路子上。
其实吧,沐茗也不单纯的为了好玩——当然好玩是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是因为这和之后上映前的宣传规划有关系。
架子鼓这个东西,易学难精。好在沐茗也只需要达到“易学”的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而且,架子鼓也真的挺好玩的。控制节奏,控制旋律,除了不能抱到女生宿舍楼下装逼之外,别的都挺不错的。
主要的角色就是这么几个人,除此之外戏份比较多的,比如会由张天艾饰演的前乐队主唱学姐,尹政饰演的前乐队贝斯手,柳颜饰演的总监秘书(光线推荐的),这些大多都属于客串性质,等到时候开拍就好了,没必要提前过来。
这还只是第一次的见面,之后的半个月至少还有五六次研讨会。同时,几个主演也都住进了剧组统一安排的酒店。反正背靠万哒、光线传媒和水木三个土豪,也不差这点钱。
小赵同学听说自己男朋友要和几个妹子一起待几个月后,打着探班的借口过来转了一圈。然后就一连着十几天,每晚都要和沐茗为爱鼓掌个两三次,以期望于把沐茗榨干,让他没有别的心思。
天地良心,先不说沐茗有没有这个心思。就算是他有,他也不可能在剧组拍摄期间乱搞啊。
再者说了,这方法也太幼稚了。我圣斗士岂会怕这种持久战!
《狼少年》终于下映了,最终定格的票房数字是524亿,距离沐茗最开始希望的六亿相聚甚远。
不过没有人会因此而嘲讽沐茗,毕竟,最开始大家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估,也就是八九千万左右。这还是算上了沐茗自己的人气加成。
事实上,如果是正常的上映的话,这部电影也就是两到三亿的票房就差不多了。说到底,它也只不过是一部格局简单的奇幻爱情片而已。
只是谁都每想到,《富川山居图》《不二神探》和《小时代》组成的“富二代”组合,会烂到那种程度。对比之下,《狼少年》自然而然的就被高估了一些。
这对沐茗来说,其实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下一次很难再有这样的三个高人气烂片供他对比了。
这也是沐茗为什么对待《重返二十岁》格外认真的原因。失败确实是成功之母,但是我们想要的是闺女,不是妈。
所以,虽然离开机还有半个多月,但是沐茗已经早早的把剧组的一众演员给聚集了起来。
这半个月的时间,他没准备拍摄,而是每隔一天就举行一次以剧本研讨会为由的主演剧集会。不为了研讨剧本,就为了培养众人的默契程度。
“我先给大家互相介绍一下吧。”沐茗站在会桌的首位,看着下面的一众主演道。
“归雅蕾老师,饰演的是沈梦君,也就是老年的女主。”沐茗指着坐在自己旁边的归雅蕾道。
这位也算是各大影视剧中,专职出演“奶奶婆婆”的熟面孔了。原版的沈梦君,就是由她饰演的。
“马斯纯。”沐茗道:“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一直到剧组开机以后,你和归雅蕾老师要多熟悉亲近。你们在剧里要饰演的是一个人,所以不仅神态语气要像,细节上也要像。这个你们可以自己商量一下,比如设计个共同的小动作什么的。”
“好,我记下了。”马斯纯点头道。
“然后,王德顺老师、赵立新老师、李宜娟老师三位,分别饰演的是女主的邻居王大海,儿子项国斌和儿媳杨琴。”沐茗先把老演员这边的介绍完了。
王德顺老师也是从60年代就开始演戏的老戏骨了,不过他最为人所知的一个形象,就是15年中国时装周上那个,”着上身走秀的那个大爷。
至于角色,原版里面是叫李大海。但是沐茗觉得,这么一个一直对女主有意思的邻居,不姓王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就给改成了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