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沐茗对这个分成不是那么的满意,他的理由是虽然自己是新人,但是《灵魂摆渡》这个故事却不能算是完全没有知名度的新人作品。毕竟他现在也有几十万的微博粉丝,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这本书的潜在读者。
除了分成多少之外,还有图书的包装风格、首印量、定价、预付款、以及沐茗要在售书期间履行的宣传活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商讨。这些条款虽然没有分成版税重要,但却也是需要讨论的。
其实谈判这种事情,只要两边都有合作的诚意,再大的分歧也终究能找到一个平衡点的。三个人商讨了一下午的时间,直至夕阳晚照,才算达成了合约的全部内容。
根据合约,沐茗的分成将按照书籍销量阶梯递增。销量五十万本以下,分成为百分之八;超过五十万但不足一百万,则超过部分分成为百分之九;超过一百万,超过部分分成为百分之十。
还有一条是激励条约,即如果《灵魂摆渡》实体书销量超过二百万,则超过五十万部分的分成,为百分之十二。
除此之外,合约还规定了《灵魂摆渡》的首印数量不能低于五万本;出版前先交付沐茗百分之三十的预付款等条件。
同样的,沐茗必须参加光彩盛年规划的宣传活动,如签书会,见面会之类的;还要利用自己的微博,帮助宣传等等。沐茗都答应的很痛快,反正都是为了自己的作品销量,没什么可推辞的。
“那么,我们就合作愉快了。”林彩文起身,带着笑意,郑重的和沐茗握手道。而后,又嘱咐道:“对了沐茗,你在微博上的简化故事也尽快结束,开始宣传实体书吧。”
沐茗点点头:“我明白,只剩最后一个故事了。结束后我就开始宣传。”说到这,沐茗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对林彩文道:“对了,林经理。您有认识的音乐制作人或是编曲人吗?”
“音乐制作人?”林彩文疑惑的反问了一句。
“对。”沐茗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古怪的微笑。有一个想法,可是在他计划里沉淀了好久了。
沐茗一直有些羞愧,前世的他天南海北都跑过,出国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可是作为一个东山人,却连东山的省会齐南都没来过,着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呃,但其实再仔细一想,他作为一个中国人,也从来没去过京北啊,似乎也就没什么好羞愧的了。
几天前,沐茗托老爹打听了一下光彩盛年的情况。沐爸爸怎么说也混了二三十年,在省内还是有些关系,很快就把这家公司的背景了解清楚了。
调查的结果让沐茗非常满意,林彩文没有骗他,这家新成立的公司确实是真的,而且还背景深厚。沐茗终于明白了林彩文为什么敢那么大气的说,可以使用整个东山出版集团的资源渠道,因为她父亲,就是东山出版集团的管理人之一。
调查清楚的沐茗把完整版《灵魂摆渡》的书稿发了过去,而光彩盛年方面在审核过后,对这本书也非常满意。所以这才有了沐茗今天的齐南一行。
“陈叔叔好。”沐茗走出火车站,左右环顾了一圈,在一辆白色suv面前看到了来接自己的人。走了过来,车边正站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人,沐茗赶忙上前问好。
中年人听到沐茗的声音,转过头来,眼里顿时一喜,一边靠近一边道:“大茗?我能有一年多没看见你了吧。来来来,赶紧上车,上车再说。”
来接沐茗的中年人叫陈善义,是沐爸爸高中时就认识了的老朋友。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大学,沐爸爸则下到社会,两人各有前程。本以为再见无望,没想到几年后沐爸爸进了东山的省建筑集团,而陈善义则是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一个律师,正好负责沐爸爸所在的公司的法律业务。
旧友重逢,又同在一起工作,这种缘分和感情自然深厚,两个人有着二十多年的交情。即使后来陈善义留在齐南,而沐爸爸回了海威,这份交情也仍然没断开。
因而这次沐茗来齐南,沐爸爸就联系自己的老朋友照顾一下沐茗。陈善义自然是满口答应,所以他这次不单是作为长辈叔叔接待沐茗,还同样是沐茗的代理律师,帮他管理签约的事情。
陈善义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老朋友的儿子的,一路上嘘寒问暖。尤其是知道沐茗今年刚刚高考结束,更是从成绩到将来的发展方向全都问了一遍,让最近和各种亲戚回答类似问题无数遍的沐茗疲不堪言。
好不容易,等问话告一段落,沐茗赶忙接口道:“对了,陈叔叔。我是十月的生日,现在还不满十八岁,能直接签订合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