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能在夺嫡纷争中,保下他的安全感。
这让赵元鑫心中充满了落差。
哪怕孙芸静是他的白月光。
可是三年多的帝王生活,让赵元鑫开始膨胀了。
他的后宫,女人越来越多,偏爱的也越来越不一样。
孙芸静虽然后位不变,可是赵元鑫似乎已经不像是当初那么在意她了。
这场内忧外患,其实结束的也快。
淳于和大战赵元鑫的边境军队,直逼对方连退十五城。
这一退可是一大步。
赵元鑫的边关军队,就差直接退回到京城了。
北岳的国土,一下子就被夺去了大半。
这对于新登基的长孙柏修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四国外加其它一些小国鼎立如此长的时间,如今这一僵局,似乎终于要被他打破了。
长孙柏修心里极为激动,可是却也知道,自己得稳。
东姝一早就提醒他了,别膨胀,得稳。
不然他就会变成第二个赵元鑫。
长孙柏修自认为,自己还可以稳得住的。
赵元鑫这两年,不仅仅发动了对南梁的战争,还发动了对其它两国的战争。
战争损耗极大。
可能是赵元鑫在处死了白丞相之后,太想向朝臣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结果,却换来了一个被不停消耗,关键时刻,什么也拿不出的结果。
从北岳内忧外患,到最后的围城。
一共进行了半年时间。
转过年的五月。
春暖花开时,赵元鑫终于发起了投降。
愿意为降臣,只求活命。
毕竟被困在京城几个月,内部已经消耗到没有东西了。
再被困下去,京城就变成了一座死城了。
赵元鑫想活命,最后发起了投降。
“挺好的。”东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到达北岳境内。
不过如今这样说,其实也不确切。
毕竟整个北岳已经在南梁的掌控之中了。
至于赵元黎?
对不起,拿着画就溜了溜了。
江山与他何干,他就是看好了画,想拿罢了。
慎妃的死,并没有引起什么波动。
毕竟只是罪妃,没多少人关注。
老皇帝硬挺到了九月,最后终是挺不住。
老皇帝驾崩,太子主持国丧,一直拖到近十月。
太子长孙柏修登基。
好在赫连姣和长孙柏瑾的婚事,并没有受老皇帝丧事的影响,八月的时候已经完成了。
而且长孙柏瑾如今有了封地,一成婚自然是要去封地的。
东姝和赫连姣告别。
赫连姣心绪复杂。
其实她有些小聪明,也知道东姝的能力。
所以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赫连姣有些刻意的利用。
赫连姣有些愧疚,可是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样表达。
东姝倒是不在意这些。
本来就是双赢的事情,没必要一定要分出个谁利用谁。
她从赫连姣身上套取想要的信息,赫连姣利用自己来些操作,完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说不清最后谁对谁错,又是谁利用谁。
所以,也不需要去愧疚什么。
老皇帝驾崩,整个南梁似乎陷入了低迷之中。
可是,东姝知道,并没有。
长孙柏修已经跟赵元黎搭上话,而且对方也被洗脑成功。
如今正在北岳境内搞事情。
赵元黎如果不是因为性子不稳,再加上爱画胜过爱江山,当初夺嫡最稳的其实就是他。
毕竟是北岳先帝最偏爱的皇子。
身上筹码太多。
赵元鑫若是跟他碰上,胜算太少。
关键还要看,能不能说动赵元黎,让他参与到夺权。
不过这件事情,也好操作。
一边是各种名画的攻击,另一边还有赵元黎的嫡亲兄长,当初可是被赵元鑫害死的。
赵元鑫当初虽然是捡漏当的皇帝,可是也是踩了别人的白骨上位了。
这个人就是赵元黎的嫡亲哥哥。
长孙柏修派了两个门客,外加两个谋士,亲自去给赵元黎洗了脑。
然后,这位极不稳定的王爷,真的就开始搞事情了。
他一搞内部分化,北岳境内就乱了起来。
偏偏赵元鑫想借着南梁国丧,搞点事情。
大军直接压进了边关。
淳于和是主战的,当然东姝也主战。
长孙柏修在分析之后,也觉得自己这边拖住了赵元鑫的大军,那么赵元鑫便没有兵力去应付赵元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