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表演与展现之差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1707 字 11个月前

李之在旁观瞧,很为夫人的阵阵惊呼与欢笑而感到欣慰,但也在教过两招后,及时将左三解救出来。

路上闻听李之的抱歉,左三很为得到的尊重而心生感激,却也没做何神态反应,或许在他看来,那些只是虚与的客套而已。

就这一会儿工夫,冯四已与周围人打成一片,气氛很是和谐,既因他喝酒爽快,再者今晚众人心情均是兴奋。

如同庞啼她们心情一样,见到左三的到来,刚刚打过招呼,就有人提出来他的手技问题,连李之都在想,是不是也学几个小戏法,好像很有面子的样子。

当晚的演出一直持续到午夜,主人家这般大方,艺人们也是乐于奉献。

其中来自于欧洲的一个稍大型的幻术,引起弥睿的谈兴:

“每年的正月初一,宫里都回举行元会,那种百戏节目单,有一个皇家的保留节目,其中除有许多魔术表演情节外,还夹杂其他杂技表演,是一直都最叫座的大型节目鱼龙曼延。”

元会类似现在的春晚,于盛春殿内赐宴宰相及百辟之用,“百戏”就是大型的魔术表演,这种流行的综艺表演在宫廷中相当盛行。

鱼龙曼延也写作“鱼龙漫衍”,本为“鱼龙”和“曼延”两个节目,常连在一起演,故名。

演出时由人扮演大鱼和巨兽,实为魔术化的动物表演,有幻化的情节。

“鱼龙”是指大鱼变换成八丈巨龙,“曼延”是八十丈长的巨兽蜿蜒登场,突然背上出现一座巍峨险峻的神山,上面有熊虎相互搏持、猿猴追逐攀援,还有孔雀白象以及其他怪兽。

以变为主的“鱼龙曼延”是彩扎的大道具,十分庞大,是历朝历代最早的巨型魔术。

由于“鱼龙”是百戏中的主要节目,所以也往往称包括幻术在内的整个百戏为“鱼龙”。

长安城人大多均知晓,李之自然也是听闻不少,弥睿的介绍主要是针对于马赫迪等几位西域王爷。

便是艾马尔、纳西尔也几次被邀请到宫内观看过,因而不时插言几句,刺激得几位王爷恨不得返回去长安城。

在半原始的古代社会,娱乐生活的匮乏之下,才能让鱼龙曼延这种带故事情节的百戏节目盛名日久。

就像后世的春晚,就诞生在同样娱乐缺失的年代,不然再往后拖个十年,也不会有春晚那种巨大影响力。

同是那个年代,一部《渴望》那样的半室内剧,都能引起万人空巷,可见见识的多寡对于娱乐节目的重要性。

话题扯远了,弥睿谈论起此事的目的,是看到西域人被欧洲大型戏法的投入性,心下不免有些显摆的意思,毕竟鱼龙曼延远比那几个欧洲人的节目要大上百倍。

阿拉伯帝国虽然强大,但并没有多深厚的历史底蕴,尽管那里的游牧民族,也早就出现了。

唯一能与大唐谈论底蕴的,只有同属于西域的天竺国,因而才会有那么多民间艺人出自于那里。

就比如之前天竺艺人表演的绳技,后世称它作通天绳,可是用现代科技手段,也未解开谜团的最古老民间技艺。

但即便是如此,今晚带给众人的最大惊奇,还是左三表演结束后的没地消失,看到左三被李之收入门下,自然就引起很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