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李之下意识地大笑,立时引来人们的关注。
但都知道阿拉伯帝国来了贵客,众人也只向他遥遥挥手,算是打过了招呼。
因为马赫迪正扯着他半生不熟的汉话在喊他:“李先生,快来快来,可等到你出现了!”
与几位西域王爷见过礼,李之就向忙碌的老吴头问道:“就让贵客们围坐在当院里?”
目前已经入冬,但客人们仍喜欢在酒场空地上饮酒,因为场子中央有巨大的篝火在烤制肉食。
不等老吴头回答,马赫迪手指阿丹就说道:“是我们个人的主意,你二叔阿丹就喜欢这样的场合,这几日就像是住在了这里,每天都会来的!”
阿丹听不懂汉话,经由翻译后笑道:“我们帝国上下就是出身于部落或游牧家族,很适应这样的场合!”
希沙姆帮着翻译后也是笑着:“李先生,我们那里远没有大唐那般讲究,亲戚宾朋聚到一起,大都是围着篝火席地而坐,何况你们这里还有桌椅板凳呢!”
众人大笑,李之随之对几位来人好感提升很多,看来西域人的粗犷是普遍性的,并非大唐这样的尊卑分明。
换句话也可以理解为,阿拉伯帝国尚处于半原始状态,所谓的贵族化,尚没有完全形成罢了。
谈起婚礼庆典一事,阿丹说道:
“目前我们四人就是阿卜杜勒皇室家族代表,大帝在我们临行前说过,必须回帝国再办一次穆斯林婚礼。此举绝非为难大唐与李先生,而是阿菲法公主身份的特殊性,与异族人结亲本就是异乎常理,经由隆重穆斯林仪式举办,接下来才好让公主久住大唐。”
(作者注:阿拉伯帝国的唐时称呼为大食国,前者为西域人的自称,为理解方便,二者合二为一了;其首都大马士革因网站字义屏蔽原因,简称马士革。)
阿丹此言,李之也能理解,并未往心里去:“是不是说,这里的婚礼结束后,我们就要跟随诸位返回马士革?”
阿丹笑着回道:“是这样的,阿菲法公主方才已经给我们说过了,李先生打算借由盛京零号。带我们在南方沿海一途逛一逛,刚好随同我们一起回去好了!”
“如此也好,但广州城因市舶使初设,会有一大摊子事,我们或许会在那里耽搁几日!”李之解释道。
“没有关系,时间上大帝并没有严格要求,我们也可以逛一下更多地方!”阿丹摇手回答。
“这样就好,不知几位大人对这里的婚事庆典有何要求?”
这一次回答的是马赫迪:
“李先生家里情况我们也了解,根据与你们朝廷商议,定在了骊山华清宫!因为皇上圣体有恙,仅在洛阳城接见了我等数人,并不能前往,到时候临掌国事的太子会前往华清宫。”
一旁走过来的清绮低声解释:
“华清宫会安排部分清真寺阿訇前往,庆典依旧按照我们东土风俗,只需在穆斯林的一些禁忌上注意一些就是了!”
李之颔首表示认可,这比他原来想象的要复杂些,但有官方相关礼仪部门执掌仪式进行,倒也省去了他大部分精力。
李之一行人是在第二天离开鄂州城的,李腾及鄂州府中人前来送行。
船上多出来国元钧,以及李腾派遣的几名木器匠人师傅。
这一次来到鄂州城,李之从国元钧那里受益匪浅,获得了一条新的通往长安城最近的水路。
那就是几十年后才会开通的著名商州水路,不过此时还叫做上洛县,商州是乾元元年(758)后的改称。
上洛县只有丹江可通舟楫,丹江既是长江支流又是汉江支流,经由汉口入汉江,再进入长江支流的丹江。
丹江流经途中即有上洛县,而上洛县近距离长安城不过二百四十多里,只是距离壶口六百多里的三成,这个意外发现,让李之大喜过望。
实际上这条水路已有唐时的漕运历经此道,但上洛县至龙驹寨一段,河幅狭窄,须夏秋水涨,始可通民船,故而一直未曾纳入官方标注。
但上洛县早在几年前,就为了县城的商贸往来,拓宽了上洛县至龙驹寨一段。
此时尚处于不为更多人知晓的初始阶段,因此朝廷拟开办的丹江水路驿运,尚处于监测阶段,还没有正式提上日程。
国元钧因造船的关系,熟知千里内各条大小江河水道,自然对这条水路近况知之甚祥。
除那一段之外,丹江龙驹寨以下,河幅渐宽,水亦渐深,即在冬令,也不长冻,大船可通行无虞。
所以,此行接下来的水路行程,就是由汉口沿汉水至老河口,再由老河口沿丹江运至龙驹寨,于龙驹寨该走旱路经上洛县至西安。
只是因水势流向问题,由这里去往龙驹寨属于上行,需要七、八日方可抵达。
由龙驹寨赶往鄂州城属于下行,却仅需二、三日时间,可见丹江自上而下的水势落差还是很明显的。
好在盛京零号上足足有四百多人,均可临时当做船工使用,遇到水流遄急之处,几拨人有个划桨替换,可以节省下一部分时间。
实际上丹江与灞水也有交汇,但灞水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洪水灾害严重而频繁,含沙量较多,如此巨大的盛京零号根本不可能进入其中。
灞水就流经长安城附近下县,只是船上这许多人,在龙驹寨改乘小舢板得需要多少条?
在五天后,果然安然通过了那一航道,自龙驹寨上岸,给当地官府留下些银两,由他们来置办百多西域人的赶往马匹。
一百多人是由四百多人中挑选的,若不是为着与阿菲法的婚事庆典,李之就会将他们尽数留在了船上。
至于为何仅用了五天时间,当然是四百多西域人里有近半数的修炼者。
二百四十多里,李之一行人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回到仿佛久违了的长安城,几女尤为兴奋,这一次南行可是给她们带来很多奇妙经历,让各自的认知都比之前丰富了很多。
尤其是清绮,一从马车上下来,就拉着李之等人赶往东市,毕竟离开日久,店里的生意还是很惦记的。
正清文绮堂院中的夏婆婆,与羽灵姨最先发现了他们,忙兴奋的迎上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