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了,洛阳回来后就定亲,婚事也不需大操大办,但第一个孩子必须随了关姓,否则就将我关禁闭。”
李之笑了,“家里人这么快就谈论到孩子了?没问题,这是小事,不过我奇怪,你们家有关铭这位长子,还要求外孙随自己姓氏?”
清绮很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很简单啊,关鲁公这是在维护脸面呢,自己家地位又不低,女儿却给人做了五房,连正儿八经的大婚都不能举办,换做是你心里头也有疙瘩不是?”
瑜然应和,“不得不说,关鲁公这个主意真是不赖,只要外孙从了关姓,里里外外都有了面子,这一手很高明啊!”
在李之看来,子女姓什么都是虚的,姓氏再大能大过基因去,他不在乎关鲁公的一些心思。
但懿懿的想法就不同了,好不容易自己能得偿所愿,半途又出现这样一番周折。
唐朝封建传统思想还是很严格的,随父姓体现男权,而且姓氏代表着财产继承权,她很怕李之因为这些,心生不愉。
在看到他一副无所谓反应之后,紧张心情立时就松懈下来,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清绮笑道,“正文,关鲁公的解决方式,是不是为你解决掉了一个巨大心事?”
李之的表情给出了答案,乐呵呵地拍着懿懿:“懿懿妹子,以后跟着哥混了!”
难得懿懿没有回以强悍反驳,仍一副怯生生态度:“那我能不能跟着去洛阳?”
“此事问我的大老婆,她说了算!我要去给他们开会了,你们商议着来!”
在清绮给以言语攻击后,李之迅速离开了现场。
门面的院子里,杨高澹等人都在,正于大树下召开茶话会,都知李之明日即将启程,相关布置是免不了的。
撒舍尔一家四口也跟着回来了,伊本正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孩子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
李之搂着扑上来的伊本,就心里打算一一道出,众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只有羽灵姨提出疑问:“小侯爷,你是说洛阳分店以后会交给我管理?”
小侯爷是她与老吴头等六人的专用称呼,李之听着也亲切,因而一直没让他们改口。
“羽灵姨是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李之也需要了解此人的想法。
“不是,我对商业很有兴趣,洛阳远近也没关系,就是我怕因此耽搁了修行!”
“羽灵姨,你的主要责任,是帮我在洛阳培养出一位合格的管理人才,也就是在那里带个一两年。邢大头倒也是管理行家,但他更适合于东跑西颠,正清文绮堂今后的生意会遍布各地,我需要他在每一次新址开设地都在场,帮我支撑起初时的稳定!”
“小侯爷可不要多想,我只是有些舍不得老伙计们!师门里一呆就是几十年,乍一分开有些不习惯!”
夏婆婆笑道,“其实心里都明白,我们在世俗界只会是个过客,有了小侯爷存在,今后必定都会进入修真界,他也是为了临走前把根基扎牢实,我们不帮他谁帮他!”
李之正色道:“夏婆婆此言不假,我若想省心,在每一地寻摸一个管理人交付给他就是了,但他们不是广州城的贝家,与我有极深交情。等我们离开后的事情很难讲,为避免这些,各地根基,还是需要我们自己人来亲自建立起来,才好让心里踏实些!”
容弘冉摆摆手,“快些去忙吧,这里有我呢!记得明日临走前过来一趟,好把成品带走!”
李之打了声招呼,叫上阿菲法、清绮匆匆离开。
路上他还在感慨:“谭师傅年岁大了,越来越喜欢唠叨,庆幸有益寿丹,能让老爷子多活些日子!”
谭师傅与他半师半友,见不得老人家这么快进入老年状态。
明王府府门前,因为李之的到来而人满为患,府中人并非人人看重他,更多女人们还是围观清绮等几女。
只因她们,仅是各自身上穿着,就代表着一种潮流风向,大姑娘、小媳妇更是愿意见到这些新潮服饰,幻想着某一身衣服,若是穿在自己身上,又是怎样的一种模样。
原本庞啼到了哪里都是焦点,就在于她如仙气质,与无可挑剔的绝美俏颜。
现在多出来个异域风情的阿菲法,今日又是一改往日宽大衣袖的黑纱覆盖,虽依旧是一袭到地的罩袍,却已经是淡绛纱衫。
遮头面纱也换做葱绿薄纱,隐隐可看出皓如白雪的肌肤,与别具风格的相貌娇美。
这是正清文绮堂为她精心定制的新服饰,就等着哪一日她成为了李之的女人后穿戴上。
当然清绮与瑜然也不差,依然秀美无伦,身边同样聚满了人。
四女很快就被李奶奶招去了后院,原来是老祖宗在呢,被老明王抢来的那具茶海,就摆在堂屋里,老祖宗就坐在为她一人特制的摇椅上。
另一边,老明王与明王都在,还有那位麟州大都护府的长宁郡王,梦舒、孝文二位郡主的父亲。
李之很奇怪明王府为何这么多人,还是李呈道出口:“我大哥与元婉郡主一月前成了亲,清绮几位夫人知道的,今天是兼祧入门的日子。”
房嗣有些类似后世清朝才出现的平妻,但必须是独子,意指独子在采承两房之嗣之外,另娶第三房。
二房不是平妻,即使在后世,平妻也是有争议的一种说法,平妻也是大老婆,是正妻,所谓的两头大。
基本没人娶平妻,会被人耻笑,多发生在已婚的商人于其他地区再娶妻,又分与元配同住和另外置宅安置的,又称外室。
难得三代长子李昱的大房、二房善解人意,念在元婉郡主苦等他十几年,主动说服李昱认下这门亲事。
只是像明王府这等高门大户的讲究多,李昱的大房、二房再是通情达理,也要顾及一下脸面,而且元婉郡主娘家也不简单,所以才有的兼祧入门这等新鲜说辞,其实就是有权势的人家硬生生编排出来的一种名目而已。
因为李昱娶三房,一样同大房、二房同住一片屋檐下,又与后世的所谓外室殊然不同,但也不如李之那般大铺同眠那么肆无忌惮。
于是成亲后一月才能正式进门,也算是给大房、二房一份颜面,总之是有钱有势人家的巧立名目而已,给外人看的一种说辞。
故而也不宜大张旗鼓,广发喜帖,只是族中老少聚在一起吃顿饭而已。
因而,清绮几位夫人即使知道,也不好光明正大的上门道贺,好在有李之这个义子身份,当做参加家族聚会,再是合理不过。
李之听闻李呈解释,同样搞不明白其中缘由,但见老明王已向他招手问起其他事,不理解也就此揭过去了。
“明日就要前往洛阳,不抓紧时间做些准备,怎么想起跑过来了?”老明王是在有意将话题引过来。
李之掏出几枚益寿丹,“前日未来得及给出来,这叫益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