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贝家问题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2850 字 11个月前

“属下有个问题,现任刺史之前属于韶王一系,韶王被贬后,李祥投奔了武家。”

“呵呵,正因为此,才导致长安城皇族中人的不满,不然圣上此时远在洛阳,为何这么快就决定下来我的广州之行?而且有些事远非表面那般简单,比如弥大人为何此刻不在鄂州,所以,往后做事多张个心眼,既然你目前身在官场,就不能首先考虑你们贝家,因为官场里面门道更多,也更阴险,盲目行动,只会给贝家带去厄运。还有,你也莫要真的以为你家二叔行为蠢笨,他的目的是在引导你做些蠢笨事,实际上此人脑筋很好使,但他这一次,显然对我了解不深,这是他的妙手反成败露的关键原因!”

“里面的道理我明白了,不知李先生有何指示,我该怎样做。”

“你这样,明日里就动身赶回广州,别的不要谈及,只把今日里我们之间交流内容回报与家主,但关于弥大人去向,以及你二叔的猜疑都不要首先讲,而是暗地里透露给你父亲。”

李之之言,让他短时间内就明白过来,一旦自己的爷爷明白了其中道理,就会心存考校之念,势必会针对于此询问第一顺位继承人。

因为自己门下出了二叔这个重大遗漏,他会第一时间考验一下继承人的智慧反应,若贝正父亲能提出来自己的正确认识,才能让家主从此放下心来。

也在这一瞬间,让贝正明白了李之的良苦用意,于是他此刻心内的恐慌感渐渐消失,替而代之的是对李之的感激之情。

能够让自家父亲,甚至整个贝家躲过去一场灾难,本身就是李之的刻意提醒,他怎能不念李之的好?

而且李之要他及时回往贝家,并没有强加上自己的意志,而是把主动权交给自己的爷爷,这样看来,反而是人家李之首先表达出心内诚恳,接下来如何决断,就要看贝家是否通情达理了。

感受到对方投来感激眼神,李之笑道:“市舶使是专门的海关衙门,若我等心愿达成,从此广州就有了第一个海关,同时也是大唐历史上的第一个海关。接下来,朝廷会针对于此,制定出来一系列政策优惠,再因我能将阿拉伯帝国贸易带往广州,以及长安城相关贸易输出也经由广州港出海,整个广州必会在接下来迎来一个大发展良机。望你此次回往,细述此中道理,能以坦诚心念,与我有个愉快地合作开始!”

李之摆手制止了贝正的欲将自辨之言,“想与我合作没问题,但给出这个主意的贝家人可谓是愚蠢到极致,对我的做事风格都不了解,何来的换得我信任之说?就像你方才旁敲侧击的提起贝家船务一事,有些话讲在当面就好,直言合作的诚恳之意,要好过内心里的利用我之心!我看,你还是回去找贝家家主重新商讨,你我之间并无嫌隙,但我对你贝家那位提起此类主意者深感厌恶,而且贝家主既然能把家里生意做得如此巨大,为何会轻易采信这等愚笨方式?我此刻在想,这主意是你个人行为,还是受到了贝家某一人的蛊惑。”

这时候的贝正,惊吓之余,更觉遍体寒意,原因无他,自己此举来源,正是得自于贝家亲二叔的暗中指使。

起初他并未在意,还以为是贝家的统一决定,此刻被李之一语揭穿,才令他猛然间意识到,此行为未尝不是二叔的私人打算,但瞒过了他爷爷的目的何在。

贝家家主贝云贝善行是他的亲祖父,而他父亲转过年来,就会从他手中接任家主一职,二叔贝汉柄的用意,就很值得怀疑了。

虽然在表面上,他二叔一直对家主职位并未表现出多大的积极态度,但经由李之一番冷嘲热讽后,贝正猛然间意识到,这里面另有文章。

显而易见,若李之答应了合作意向,就会生出动手除去刺史李祥的打算,但之间还存在着岭南道节度使弥睿弥元忠的态度问题。

弥睿明知李祥把柄存在,为何不早出手动他,必会有更深层打算,一旦李之匆匆做出铲除手段,会不会影响到弥睿所有打算?

而且,还有一个异常情形,李之明明过个三两日就会来到鄂州,为何他仍要急匆匆赶往广州?要知道李之可是一品大员,并手握尚方剑,有什么紧急事务,连三两日也等不及了?

或许李之与弥睿之间早有暗里商议,这是在联手治理广州局势的先手,那么自己之前所提出来的主意,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原有部署的嫌疑。

再或许二者之间并无联系,反而是弥睿与李祥间有利益纠缠,弥睿匆匆前往的目的,是为了遮掩某些东西,自己的主意更令他们的计划出现变故,那才是最可怕的。

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弥睿是打算抢在李之之前,完整控制住广州城,是一种职权最终归属的提前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