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长远谋算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2770 字 11个月前

“那也好,大舅就暂且忙你的,至多两日后,我们就会在鄂州城相见。”

李之送走况晏与贝正,李腾、李挺则是留了下来,毕竟鄂州府与附近大部分官员都在这里,他总不能将这些人招了来,自己先行离开。

何况李之本身是一等公,职位又与他的直接上司岭南道节度使弥睿等同,更携某种皇命而来,作为一方府尹的李腾可不能失了礼数。

接下来,由子石道长引领着对其他八栋建筑一一巡视,才回到雨霖观的主殿处。

此时早有天柱山其他势力闻讯前来,直到傍晚一众官员离去,李之这才与那些修炼门派中人正式面见。

原本当地朝廷是要设摆接风晚宴的,却被李之严词拒绝了,盖因他与李腾之间早有交流,期盼着更多时间,探寻一下飞来峰古茶树下,有何神秘之处。

当然借口另有所指,在答应了明日下山,与一众官员午时一聚之后,那些人才肯离去。

天柱山除雨霖观之外,不仅有其他著名道观将此间当做传授衣钵之所,佛教同样视为宝地,佛家寺庙也存在不少,不然这里怎会具有八千道人两千僧之说。

实际上仅雨霖观门下弟子就有万名之多,不过大都分散在天柱山诸峰与就近山区内,在这座主峰上不过几千人而已。

这些道佛势力中不乏三级大师境界之人,虽说数目不到十指之数,却个个是各势力的主持、方丈身份。

换做之前,他们不会因李之的朝中身份,这般踊跃的前来拜访,但其人远超三级大师的修为实力,让各方势力震惊之余,立时怀抱着敬仰之念纷纷赶了来,据说其中还有数位闭关之人,也匆匆结束了修行赶到。

对于前来的修炼者,李之无感,仅是出于同道中人,表现出相对热诚,目前他是作为雨霖观一方的盟交势力面目出现,天柱山各势力间明争暗斗已存在近千年,他可不想给雨霖观带来哪怕丝毫的不利影响。

李之笑道,“那支神秘部队的大头领布日固德为我忘年好友,他名下负责锻造之人也是由我一手教授出来,我的话对他们还是管用的。若是大舅有心打造特种辎重车那一类的大型装备,我建议你与布日固德布大哥之间紧密配合,毕竟此类巨型车辆,各类工艺需求面面俱到,绝非某一单独势力能够短时间内研制出来的,而且即使研制出来,没有足够实力拥有它,迟早会被其他军中势力强夺了去,有布大哥挡在前面,大舅未来的烦心事会少上许多!”

李挺接言,“还有一个好处,特种辎重车动辄数千上万斤重,若边戊急需,统一调配就会极为困难,因而相关打造不可能仅在长安郊外一地,由我们承接一部分,可省却急需时候的手忙脚乱!”

李之赞道,“乐容兄此话在理,临时调配,怕没有个数月之久,各边戍等到它们时,恐是早失去战势先机了。而且各卫府府兵再是善骑,也远不如胡人那一类北方游牧民族骠骑善射,那等边疆之地又是连年战祸频繁,民风剽悍,盗匪成群,唯有辎重征战车辆,给他们带去足够震慑力。因而,各边戍急需特种辎重车,未来销路是不用愁的。”

唐代军制为府兵制,军府散归全国各地,称为卫府,战时奉调集结出征,边境重镇有边兵,也是府兵轮番征调。

府兵终身为兵,每年定期到军中服役,期满回乡。到军中服役时,须自带兵器粮食衣物马匹等,由于民间养马盛行,故军中不缺马,即使是步军,也配备大量马匹,所以唐军行进甚速。

但短缺处就是因不能长久留于军中演练,即使平日里人人习练弓刀,也不如边境游牧民族赤勇善战,骑射湛良。

李之所言很是现实,只需大量重装甲部队各部铺展开来,足以震撼住一切草莽游牧边民,正如他所说的,特种辎重车,真的不愁未来销路问题。

他是出于对况晏今后仕途的考虑,如今清绮的外公,河西节度使况禀况善亦年事以高,在唐代虽说法律上的由某个家族世代担任特定职务的制度被废除了,但世卿世禄制度并未完全消失。

尤其是况禀这样的偏远边戊镇守大员,已在河西统领都督位置上待了二三十年,他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有其年代背景的特殊性。

尽管况晏这位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但若是自身功绩足够,完全有等同甚至超越父亲的可能性,这一点况家具有官场潜规则下的特殊优势。

而河西走廊一直被割据政权占领,直到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才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这是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往要地。

尤其是其中的青海道,一旦与河西走廊切断,大唐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

当丝绸之路北、中道因战争而中断时,作为南道中的重要部分,青海道就会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但拴住了经济,还凝聚着文化,故而统辖整个河西道的河西节度使实在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