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并施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2750 字 11个月前

正是明白了这些,城阳公主心理上已经生了变化,这一切均源自于李之方才看似不经意地一眼瞥动。

他身后明王等人均在心底暗挑大指,李之这样处理既隐喻了自己的身份不容轻忽,也保住了城阳公主等人的脸面,捎带脚略略打击了一下武后一方的嚣张气焰。

现在的李之可不如同以往,有了一等公身份,再有倭马亚王朝女婿加持,更有广为人知的修炼者能力。

这就间接表明,再是强大势力,只要不能将之立斩马下,给出从容脱身机会,他有很多手段回以反击。

李之接着道,言语中已有笑意:“所幸太平公主极为体恤下情,经由其中误会解开,反而对我极为信任了。而我之前也确有某种偏见执念,也于公主殿下不吝恩泽下达之下,很是欣赏她脾性中的豁达与大度,马上我们之间会有生意上的合作。实话实说,说一千,道一万,我根本性质首先是个生意人,无心仕途,更看重财富,而且再说句大逆不道之言,我内心更是乐意尚方剑从此束之高阁,供以瞻仰,而不是令其发挥作用!”

持有尚方剑之人,就是皇帝最信任之辈,具有先斩后奏之特权,便是城阳、太平这等尊贵身份,也不敢轻言漠视。

但凡授之以尚方剑,从此象征专断权力有所外施,因而,执有者以尚方剑予以专杀或是便宜行事的如何取舍,就显得异常要甚。

尤其目前李之身份另有其特殊性,早不是之前奉邬县出身的末微不可计数了。

他这番言语,既无形间太高太平公主地位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她拥有识人远瞻能力,懂得因势利导,借以发展自己。

太平哪里听不出李之嘴里的潜在含义,乐呵呵地道:“娘,这就是李之李正文的做人高明之处,他很懂得左右平衡之势,并针对于此不懈努力着。就如他一门心思打造父皇安排给他的长安城商业发展规划,于大环境来讲,可令整个大唐经济暴涨,国力增强;于片面看来,至少长安城范围内,各个势力间有一个共同发展的机遇,可无限降低内斗所带来不良影响。女儿之前所言其做人做事风格的强势,不正是父皇所看重的一点?人性偏执偏软,又如何能做到把控那么大的商业动向?”

一直没有开口的薛绍这时插言:“其实近段时间太平没少讲与我听,李先生在商业上有惊为天人般地实际能力,这在他的正清文绮堂经营现状就可看得出来!而且,他对于我大唐无论商业还是军方的帮助,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先生涉足不久,其功绩已算是不可磨灭!”

但也正如城阳公主张口而出的霸道、强势形容,李之态度不卑不亢,满脸笑意里甚至还隐露出一丝心头不快:

“公主殿下,太平公主的话可不能全信,最起码她对我首先就抱有极大成见,尤其是首面之际,对我的态度那是相当恶劣。原谅在下这般用词,并非是我对她公主身份的不敬,而是其怀有部分先见的歧视在先!”

李之的话并非查无实处,太平与他首次见面,的确浑身上下充溢着一股子倨傲劲儿,尽管表情上是笑容满面。

“哦?我帝王家女儿,居然还有这样不知礼数之处?”

城阳公主登时心有不快,虽说眼神望向自己女儿,但语气里的不奈也是显露无余。

想是很了解自己母亲,太平并没有出言解释,而是呵呵轻乐着回答母亲:“娘,你且听他把话继续下去!”

见城阳公主重把视线投回到自己身上,李之笑了笑:“事后经由我了解,太平公主之所以对我的态度有些不屑,就是因为那柄尚方剑!试想,我那时仅为一名小小的九品县侯,虽说因为一些事慢慢攀升至从五品堂下,更同属李姓却无皇室李姓血脉,如何具有资格监管李姓皇族?公主殿下,您老也知道,自我皇圣上将尚方剑赐封与我,或明或暗,本人就遭受几番打击,见到太平殿下同样如此对待与我,您老说我还能平静以待?”

他不管城阳公主似要开口的嘴唇蠕动,依旧叨叨不休,“其实以当今圣上之大智慧,怎会无端将别有意义之尚方剑赐予给我?但圣意为何如此,我虽然心知肚明,却不想向任何人解释,而且同时御封给我的皇室上卿尊号,令我面对任何皇室成员均能从容平等相待,配合以尚方剑,便是十王中任一人,只要体有李姓血脉,我都具有监护职责,如此说来,我又何必多费口舌,向人解释?”

嘴里说着,他眼神就瞥向武三思,此人不仅与假冒洛阳来人有直接关系,广东节度使官李寅李万年针对正清文绮堂纸业的龌龊事,他也是暗通其中。

虽说李寅被砍了头,其身后的三王靖王被贬发配,李之放过了武三思,可是因有明王在之间劝解。

此事引得高宗龙颜震怒,李之不再追究武三思,并不代表不明其中隐情。

他望向武三思的这一眼寓意极深,当初太平公主可是也牵扯在内,一眼瞥及,即令城阳公主心领神会,人家李之当初不惧太平的公主身份是有原因的,谁让她首先就生出打击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