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平公主宅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825 字 11个月前

虽说她的生命结局并不好不好,最终因为谋反失败被新皇赐死,但毕竟是曾经真正参与朝堂议政之辈,容不得李之与其正面抗衡。

果然李之等来了李翎进一步解读:“此事能不与柳涧村一事扯上关系为最好,二哥我与皇子李旦有些私下里关系,据我所知李先生也与其有过交往,我看不如就在今明两日见上一面,由他来出面最为适合!”

李显与李旦为高宗目前仅剩两位皇子,也就是说除了太子李显,李旦一样拥有上位无限可能,没有人敢但轻视了李旦的存在,也包括她妹妹太平公主。

“我刚刚与太子、皇子见过面,而且不日李旦就要跟随圣上起驾游幸东都洛阳,在此关键时候,还能否将其相请出来?”李之言语中有些担忧。

“我们之间会面早已约定下来,就在明日晚间或后日午时,到时候一经确定,第一时间我派人去通知你!”应该是李龄早有计算。

“未经许可,我贸然加入可是不太适合吧?”

“对于旁人或许如此,李先生却不再次行列中,因为他身边会另有一人,而那人却在你东诸山上寄宿呢!”

李之转念哈哈大笑,“二哥是说司马道长?不错,这人暂为我府上宾,我却怎地没听他讲起?”

“应该是皇子尚未与其联系上,只要他上门邀请,必会相邀你一同前往。据我所知,李旦其人十分敬重司马道长,而且对于你也是评价极高,人人均知当今圣上一去洛阳便不知有无归来日,因而对于接下来李旦能否再有发展,急需司马道长指点迷津,而你的能量同样不容小觑!”

李之摇头深叹,再一次被伤感袭来,“圣上因为此给我留了一卷空白特诏赏赐卷轴,我接起来时心内也是感触良多!”

老明王李桐惊讶地望向他,李之对身边人并无避讳之念,随手就取出来交到了李桐手中。

因为算不上真正诏示,且上面未有一字内容,因而在座之人也无需以盛礼恭拜。

打开来,李桐与明王均是默然不语,只要是朝中人,谁都能从中体味出来高宗此行一去之百感交集,只有李之深知,高宗未必没有返回长安城的时间。

“恐怕你还不曾深切体会出其中意味吧?”李桐看向李之。

李之点点头,“自从圣上送给我那一副金质碗筷,便知老人家极深布局能力,与精湛智慧所达!”

李桐呵呵笑了,“不仅是那时候,早在尚方剑赐予你,你就已经在他庞大、深远布局当中!当然,圣上并无害你之意,而是在巧借你这把尖刀利刃,来布施或维系一些东西,而且以目前我等智慧,尚不能完全理会出其中精义所在。若我所猜无错,你也是在一步步推进中,慢慢理解其中深意?”

“不错,更可怕的是,每每自以为我已经深悉其中谋略,却往往在情形或时局转换后,又发现尚方剑其他妙用!”

“所以,你也不要试图尽早理解空白特诏内详尽,与我看来,或许它较之尚方剑更有深沉之处!以我个人此刻理解,将之内容添加绝非会出自你手,而是某一位足以影响到李显或李旦在位时候的形局大势之人。好好留着它,某一日其再见天日,也许就是李姓皇朝又一次崛起之际!”

“呵呵,老爷子怎地也语出禅机难解了?我可也是明王府中人,等同于您老的亲孙子了!”

李之特意标明这一点。

因为人家李之明明白白告知众人,这是他在深山老林里自行挖掘的,再是珍贵也与贿赂公行一类毫不沾边,要你有心拒绝也不知从何谈起。

更妙在这些还不曾被人称作钻石的金刚石,纯属原生状态、未经打磨的石头状,其中珍贵却是人尽皆知。

老明王摇着头,他可是最近没少去了谭师傅那里,深知李之收藏之丰富:

“此等金刚石,一经打磨出来,必会是明亮耀眼,璀璨晶莹以致极巅,想必是你接下来所要经营品类?”

“我称它为钻石,无论戒子亦或项链打造,小小石质散发出那种纯洁光芒,晶莹剔透,闪耀着光与影恒久魅力,撩人心扉,其价值会很惊人!”

“开在东市还是西市?”

“东市三层,原本宣纸、纸巾都搬到西市去,一层为香料,二层为鼻烟,五到七日后开业!另外打算在西市另寻一处门面,经营果酒与高度白酒,依然为正清文绮堂品牌!”

“店铺找到了没有?”李翎忽然问道。

“目前没有,刚刚生出想法,还没具体探听!”

“需要多大面积?”

“当然是越大越好,西市本就为批发相对集中之地,酒类摆放可是很占地方的!”

“西市有一栋原本军部旧址,原作当地驻军之用,因为西市的开发,已经废弃许久,仍然被当做军队固有财产。许多势力都曾打它主意,在我任上时均被一一回绝!因为其地面,加上前后院子虽仅有一亩,当地下却有十亩开阔暗藏,那些人却只肯付上面三层建筑费用!”

“咦?对于我很适合啊,完全可以在地下打造酒窖,直接就省却了搬运之苦!”

“但那个位置算是西市最偏僻之地,而且四周围没有宽敞通道,不能任由大型车马进出!”

“汉卿兄指的是,西市东北角落那一片密集商贩聚集的市中市?”

市中市是指,西市内在市场化改造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西市之前原有小商贩密集之处,因为被日渐扩大的市场挤占了原有生存空间。

但这些人属于那种社会最底层赤贫人家,需要通过不入眼的小本或无本买卖,来换取一家老小每一日粮食。

因而这些流动商贩没有钱来缴纳市场税与地租,就始终与西市门吏、兵丁打游击,即使平准署与市署在那里建造了执法点,也一样挡不住那个旧有市场的存在。

而且这些人就是被抓了个现行,也无力支付罚金或保金,反而乐于被关押起来,至少还可以有免费伙食,尽管免不了皮肉之苦。

久而久之,那些执法点也再无心情去驱离他们,于是在长安城最繁忙的西市里,就存在着这样一个三不管的灰色交易地带。

讲它是灰色交易,实际上也无他意,并非指所交易物为人所不知的黑货或者非法物品,反而是家家不可或缺的最基本食材或物件。

像是柴米油盐,针头线脑,缺了把的茶壶,丢了盖子的马桶,甚至烧了一半的蜡烛,刮掉原有字迹的竹简等等,总之都是些不值一两个铜钱的散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