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三世如意宝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628 字 11个月前

郡王讲到此处,故意停了一下,见李之果然表露出巨大好奇之意,这才舒心的捋了捋胡子,皆因此子现在于自家女儿心目中,已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人物,使得他这位曾经的慈父尊严很是不堪。

在李之眼神一再催促下,他才继续下去,“因为它目前被保存在藏密教派中,最恐怖残忍的魔神教神庙当中!那里的人终年形象为头戴骷髅冠,身披人皮,挂人头链,手持头骨碗。而且常于夜间游行人类聚集处大肆弑杀,食生人血肉,甚至那里人所骑乘马鞍也是扒下的人皮做成。据说因他们深信,可以把难以摆脱的死者灵魂召唤天神带去天上,亲生儿子的人皮也是随意念所达,挥手即施,不见丝毫犹豫。据那名妇人得到的消息,那里人符咒施法时使用法器,置物用供器,日常使用食器,焚香用香炉,悬挂辟邪饰物,寻常手持护持用之物,无一例外均为人类头骨精雕细琢而成,上面刻尸陀林主,以压制死者魂魄。”

纵是李之脑中记忆无数,见多识广,也是一边闻听,一边漫体层起寒栗,可惜他越是如此,仿佛临淮郡王越是乐意见到。

“不仅如此,他们喜欢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祭神人皮鼓,腿骨制成长号法器,人骨念珠,人皮唐卡,人皮披风等等。再看一份清单,进行天女敬食佛事,需:头颅四具、肠子十付、净血、污血、废墟土、寡妇经血、麻风病人血、各种肉、各种心、各种血、阴地之水、旋风土、向北生之荆棘,以及狗粪、人粪、屠夫之靴等物,试问此等充斥着邪恶异端之地,哪一个正常人乐意前往?”

李之不住摇头,也终于意识到,临淮郡王为何之前特意直走了女儿,自己听了都有些反胃。

他恶心的是,居然会有这样一种宗教,可以肆无忌惮剥夺人的生命,而不是那些人皮头颅可怕在哪里,自行将子女虔化剥皮、人殉被注惨无人道,不管打着什么旗号,剥夺同类的生命、自由、财产,都是为恶,这等密宗教派早已脱离了宗教本义。

此类藏传邪教,已将佛祖割肉喂鹰解读为血腥愚昧无知的宗教陋习,是格义产生的偏差,却无视了所有神之意愿都是神圣的,因神爱世人,神要普渡众生。

忽然间,李之反应过来,“那郡王大人将其告知于我,总不会仅出于解读,武三思上门时所借用理由来源吧?”

临淮郡王微微一笑,取出明王府那一枚天蓝天然蚀刻玛瑙珠,“这是老明王拜托我转交于你,当然不是为了要你前往探究另一枚黑色朱砂斑,好使三枚天珠聚齐为传说中三世如意宝!两枚天珠本身就为传说中天神珍贵饰物,其品质也有外太空掉落之陨石制成一说,更关键的是,这两物为当今天下唯一两个史前珠,那个时候可没有甚仿制品!赠与你做个收藏之物,也就好令明王未曾通过你,而答应的一些事做个事后补偿!”

武三思祖母杨氏乃武士彟继室,出身隋朝宗室,为武则天之母,立为皇后之后,加赠武士彟为太尉,杨氏则册封为荣国夫人,虽非德馨功隆之人,死前一样在朝廷内具有巨大影响力。

杨氏已在十二年前去世,不然活到今日也有百岁高龄,之所以取出其祖母曾经的贴身宝物前往,就是因为明王府也有另外一只。

临淮郡王讲到此处,居然将那物直接自袖中取出,“此物口内泛称瑟瑟,也就是朝中最高品位藏族官员,肩上所披挂着一串串得东西。但在藏边人们称呼它为天珠,在天珠佩带者感言中,常常听说因缘具足者,才能得到天珠;也就是只有有福报之人,才能拥有天珠。”

这一枚朱砂红天珠品相完好,图纹精美,包浆古朴自然,古老沁色深邃厚重,李之用真气细看,发现有集团状和分散状朱砂,及结块状沁斑现象,且存在很多白色沁点,这也是古老天珠最鲜明特征。

他在后世就有过一枚,不过那已是仿制新天珠,在藏边地区,天珠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藏族普遍认为天珠具有极高的价值,这与和天珠有关传说和神话十分吻合。

“这是枚天珠啊,小侄却是不知朝中藏族官员称之为瑟瑟?难道它与明王府那一枚,隐藏着巨大秘密吗?”

“孺子可教也!这一枚为朱砂红天珠,明王府那一枚为天蓝天然蚀刻玛瑙珠,据称还有一枚黑色朱砂斑,这三枚天珠聚齐就是传说中三世如意宝!三珠呈串才会有月牙形图腾纹样组成的大鹏金翅鸟祖纹天珠纹理,对外号称代表着财源滚滚,百事顺畅;同时也应明月之铭召神力,可以唤起自身精神意识,达到降魔除难;尤其时常做事一波三折者,得此天珠可将深重业障祛除。实则根据明王府与武家所得到秘传,祖纹天珠纹理指向,即为大鹏金翅鸟祖巣路线图,有机会获得大鹏金翅鸟主尊自性神变,及大悲妙力自然幻化神通传承!当然此等秘闻也曾被有限知情者奉为几世不传之秘,只等三方势力获得后聚齐,才可开启正式探宝之徒!”

“郡王大人,容小侄插上一言,此等玄乎其神神话传说也有人信?大鹏金翅鸟可是外藩天竺教派大乘诸经典中,列属八大部众之一,与天、龙、阿修罗等共列位于佛说法之会座,纯粹意义上的佛教中圣物,明王府与武家可是唐朝道教尊崇教系,秘藏此类异教之物,可是有悖于当前信仰环境!”

“臭小子,你讲话轻些,没人逼着你相信!正如你口中大人一词,根据隋唐旧有礼仪风俗,可是父亲的旧称,这不也随着胡风涌入,逐渐演变成如今专属指向?我给你讲这些仅是道明三世如意宝其中来由,又没逼着你转信佛教!”

“嘿嘿,小侄我可是天生对外藩天竺教派不感冒,连带着对佛教也是兴趣缺缺,倒无不敬逆迕之念,只是有些心理抵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