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死灰复燃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710 字 11个月前

随后,靠镇压六镇叛乱起家的契胡酋长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几乎屠尽了北魏的士大夫阶层,这时,北魏历经几十年取得的汉化成果已经丧失殆尽,鲜卑化、胡化的逆流在北中国已不可逆转,汉民族在北方复兴的第一次机遇遗憾的被错过了。

为使大唐新时代不至于重蹈覆辙,李氏皇族才下决心对关陇蛮族集团洗牌,因为正由于蛮夷化意识过于根深蒂固,隋朝才始终走不出蛮夷时代,成为正统的汉人王朝。

关陇集团顽固地坚持关中本位政策,如果仍牢牢的把持着唐朝,丝毫不允许汉士人的代表山东、南方士族参与政权,对唐朝文化既正统的汉文化根本敌视的态度就不可抑制,对唐朝士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也会长久持续下去。

让大唐走出蛮夷化,成为汉人正统王朝的努力的伟大尝试,是一个很值得肯定之事,因为汉族正统文化的伟大显而易见,恐怕也是从建国之前起,李氏皇族就决定使唐朝接受伟大的汉文化,在思想,意识上使唐王朝完全汉化。

或许像祁修杰所说,在唐朝初期算不得什么,但如今李氏皇族全面占据优势的现在,再口吐狂言就有些不知进退了。

若在平常,互为军部中人,尽管明知你家族有关陇集团关系,即使公开言论及针对于关陇集团的打压,李奇也不会如此当真,但很显然李之要将此事全面公开化,仅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他也不得不痛下杀手了。

临淮郡王摇摇头,“如今汉化已呈大势所趋,再行针对于汉族种种打压已是公然与大唐治世理念相违背。往大里讲,有蓄意制造民族争端嫌疑,是在刻意令大唐失去当前繁荣安定大好局面。如今年代不同了,再行之前那老一套,已经不合时宜了!”

“郡王大人,不知李先生此时何在?他提出的这份名单,不用再行请示朝廷,我们军部就能现在回复他!”李奇问道。

“他是去拿相关配料了,是提炼新型火药的半成品,这样今日下午就能把几两成品炼制出来,虽说不能真正完成配方交接,但还不至于令我们白来一趟!”

半成品也的确是李之抽时间提炼出来,只有让人真正见识到威势提升后的火药多么恐怖,他的话语权份量才会更重一些。

那可是无限接近于后世现代火药的土法中极致,之前那种初级阶段的黑火药,也只能沦为纯现代火药掺助燃剂用场。

当然还有黑色火药与黄色火药之别,在相关还未出现之前,专门用作爆炸类武器使用的白色火药,就是李之贡献出秘方的主要功用。

火药的具体发明人,实际上就是与李之有莫深渊源的孙思邈,不能不说,今后面对此人时,闻听这般先进提炼之法,那人会是怎样一种表情。

临淮郡王的话让一众来人顿时放松下来,显然人家也没打算借此挟持,只不过心中不忿稍有发泄罢了。

“李先生还是信不过我们,郡王大人,您是我们军部顶头上司,可要只会李先生一句,相关军务方面一些事,军部有独立决策能力!像是这十三个中小型势力,既然与那关陇集团藕断丝连,并具有已采取进一步行动之事实,军部同样有权限先斩后奏!”

临淮郡王笑呵呵望着李奇,“我已跟他讲了,他才会采取更主动方式配合!昉化呐,你也是明白人,知道无故针对于汉族势力实施打压的严重性!以堂堂颛孙家族百年基业底蕴,不经验证,何来如此详尽名单?实际上原有名单是二十三家,那十家被临时排除在外,是因为其行为有被蒙蔽之嫌,经由我与颛孙家族商议后,就仅提供这十三家为虎作伥者名单,算起来颛孙家族已经很人道了。”

“也就是说,这十三家罪行不存在虚假成分,早已被一一证实了?”

“那是自然,曾经出过一任当朝宰相的颛孙家族,岂能信口猜测?相关罪行早已制定成册,你们也都看一看,反正我看了很是震惊,那些人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行事卑劣,作风狠毒,且一步步计划制定得井然有序,四地八处目标涉及目的明确,就是在向山东汉姓氏族步步侵蚀!”

说着,他一摆手,就有颛孙家族中人出现,木制托盘上有厚厚一摞硬黄纸抄录物。

在李之的宣纸面试之前,那等硬黄纸已经是极致纸质了,但此时在见识到宣纸之人眼里,曾经的极致品也等同如草纸一般,粗糙简陋至极。

一人一份发下去,所有人面色也逐渐凝重起来,上面所记载项项罪行,均精确到某日某时某刻,相关涉事人身属何家,受何人所指派,目的指向都一一陈列出来。

而这些人并不将被打压之人置于死地,而是设下一个个缺口等待着前来解救之人,所臆造出来治罪名目更是五花八门,已毫无人性可言。

李之不知何时出现在众人低垂头颅之时,只是静静观看着,不曾出言打断。

直到李奇抬起头,才发觉李之身影,继而愤愤怒道:“这是典型坑制莫须有罪名方式,用以大范围陷害,前隋中期颇为盛行的打压之法!”

李之点点头,“这些人也没皮没脸到极点,一方面对我颛孙家族实施打压,一方面又积极参与到颛孙家极品锦织生意中来,妄图分享一杯羹!这等明目张胆欺压势头,再不行加抑制,必会势如水火,再难控制!”

“有郡王大人在此监督,我军部上下正式接受李先生所提供上诉请求,回去后就着手进行军内治理,首先在力保军中涉及人员逃无可逃后,再以全体军部同仁名义,集体向朝廷提起举谏,恭请并积极响应圣上一切举措!李先生说的没错,时雨既至,靡雾不蒙,遂使死灰复燃,朽肉重构,不得不防。”

“尚书大人还请原谅小子之前无理,我与颛孙家族之间渊源极深,颛孙家老祖宗能把从不外泄锦织秘方交代给我保管,我就不能令他们遭受不白之冤!而且据我所知,山东地界士族可有团结一致,反戈一击打算,一旦那样的圣贤礼仪之邦都要闹将起来,可见那里的汉姓已被欺压到何等地步!乱象既起,距离混战便不远亦,而这些挑起事端之人,会在朝廷大军参与的第一时间就会抽身远离,彻底把黑锅对给大唐,才是他们最终目的!”

“有这么严重?”尽管早有预料,但在短短时间内理清所有头绪自不可能,李之这番话狠狠震撼到所有人。

“这是颛孙家族近一年来各处探查所获知,另有一份关乎于更深层谋划人员名单,以及当日会议内容要点摘取,甚至当时讲话人语气、表情,那一份要件中均有明细!一旦军部果然采取措施,颛孙呈逸家主就会入大内上谏!”

封建君主社会,当朝皇上为唯一大权在握、发号施令之人,当然他所特定之人可以代言为另一回事。

因而,只有普通老百姓有天大冤屈才会层层衙门诉讼告访,朝内官员进谏都是直接呈献给皇上,能有几份被皇上亲自看到就不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