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六位帝皇丸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068 字 11个月前

不过武则天在争议声中渐渐老去,李显又被他老妈武则天记起了。

当他老妈派去召他回来当太子的队伍到达神农架时,李显以为是老妈派来杀他的,吓得差点上吊自杀。还好没自杀成,在大唐忠臣们的努力下,李显第二次登上皇位,仍称唐中宗。

他的老师关韶关博远乃太宗李世民麾下大将,亦为开国有名的将臣,后更因抗贼有大功,从而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洲开国公,故又世称关鲁公。

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此人除身份外的文学功底可了不得,书法精妙,擅长行、楷,更为随后几十年后出现的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老师张旭恩师,尤其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对后世开创了“颜体楷书”的颜真卿影响很大。

关韶同样具有极深文学功底,但所撰的作品诗文极少,大多系实用性文字,言辞率真慷慨,意直气壮,生动感人,对唐代古文运动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

此人上一辈和临淮郡王父辈交好,因而和临淮郡王府之间还偶有走动,其后辈关铭关采文为现任黄门侍郎,倒是和临淮郡王颇有深交。

黄门侍郎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虽仅为四品官,因常能见到皇帝,其身份倒也极为受重待。

同他父亲一样,此人性情淡雅,志向深沉,不重名利,从不随便交结朋友,却也因此深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赞赏。

此人的出现,让李之以后在朝廷内的影响泛扬干系重大,后续自另有交代。

“回去后要小女抄录一份尽快送过来,我也好如那首《庚辰西域清明》一样早作宣传!”临淮郡王很明显已打定了主意。

“就不怕两个小辈的亲密关系泄露出去?是不是再拖上一拖,等小侯爷事业起了步?这般迅速地给他竖起无数大敌可不是件好事情!”杨高澹的话里不无担忧。

“年轻人就要多经历些磨难,尤其像他这样的年轻俊才,一味处在羽翼护持下也不见得是个好事情,我们暗中留意,关键时刻再出手相助就是了。”

“关于他和郡王府的生意?”

“我当然很乐意,这可也是我这个郡王的一份重大功绩!想这小子早有打算,就看他怎么样面对我讲,若是生性还有些浮躁,倒是要好好难为他一番!杨先生,我敢打赌,正文早把主意打到小女身上了,未来我们这边的具体承办人必会是清绮!”

在唐朝,亲王是除皇帝之外最高的爵位,一般异姓是不封王的,亲王的儿子是世子郡王。

郡王不一定是亲王的儿子,也可以是亲王被贬成为郡王,或如临淮郡王这般另有巨大功勋后的推恩进封,在爵位上比亲王要低一档次。

其实清绮郡主并不具备郡主爵位,她本该具有的是从三品的县主爵位,也是因为高宗特恩封为郡主,也是受惠于临淮郡王的破格晋升,得以享受从二品的县主爵位。

唐高宗李治生性善良,心地柔软,正是因此太宗李世民才将皇位交给了李治,希望他能够善待李氏子孙,临淮郡王得以从嗣王晋阶郡王,便是李治识人善任能力的一个体现。

而泽王李上金为李治三子,早年间让他遥领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封为寿州刺史,又历任过漉州刺史。

但不几年后,武则天登基,因武后厌恶他的母亲,连带讨厌他。为迎合武后心意,相关人士找了一个谋反罪名削去上金的官位与封邑,将他安置在澧州。

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如今的泽亲王却是正值强势之时,其三世子德元郡王也是一时风光无俩状态,他的儿子李赟李成化,正是二十不到年纪,泽王府近段时间频频接触临淮郡王府,正是为着李赟李成化的婚事而来。

临淮郡王轻轻点头,“我这里也得到了类似回报,与那位正六品昭武校尉祁治有些关联,虽还没有你查探的深入些,但大体来路我也有了猜测!”

虽为同殿为臣,但郡王与亲王之间还具有巨大不如,品阶上还有一品半之差,更不要说临淮郡王这样的李氏外戚,远不是正宗皇亲国戚那样的皇庭主流。

“如今看来,小侯爷怕是也还一无所知啊!”杨高澹言语里不失担忧,“昨天看他的表现,好像面对着张管家一直言谈无忌的!”

“小女这时候还在他家?”

“说是午饭后就要回去,这不打发我来长安城给她寻摸些纺织工人。”

“说说,这又是哪一出?”

“好像小侯爷打算折腾的不止是宣纸作坊,羊绒服装也是其一。而且我听小郡主的意思,对于今后的发展,他们已经有了一套很完整规划,就是没有听到医术上有何借助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