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十王宅,百孙院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257 字 11个月前

至于灰色收入就更无法具体计算了,比如来自下属的孝敬。

唐朝时候最典型的莫过于“冰敬”和“炭敬”,就是任职地方的外放官员,冬夏两次向京官中的关键人物和部门进贡,以求保住官位,进而谋求晋升。

皇帝的兄弟和儿子成为亲王,太子的儿子称为郡王,其他亲王的儿子成为嗣王,以临淮郡王的出身照理说仅可算是嗣王,能被晋升为郡王,是有巨大战功后的另行加冕。

实际上临淮郡王也多是名义上、待遇上有更多体现而已,在一众郡王层面里依旧属于外戚那样的皇庭家族核心之外,身份略有尴尬。

因而像是清绮郡主和她弟弟,并不具备入住十王宅百孙院里的资格,那可是当朝皇帝的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

之所以如此累叙,就是在说明李之和清绮郡主将来面对的压力,就是来自于十王宅百孙院,也是莫俊唯恐避之不及的原因所在。

一番连篇累牍后还是回到故事的主题当中,眼下的清绮郡主虽不知自家男人心中具体所想,却也知借用她临淮郡王府名号另有深意。

见到依旧慌乱的不知如何作答的庞大牛,她含笑予以指点:“就按李家家主所言,你若有回应,哪一日直接到奉邬县李家大院即可。他就是李家家主李之李正文,到时候你请见面谈就是了!”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庞大牛,这才想起来致礼,被拦下后,声音有些抖颤的说起:“奉邬县李家我是知道的,方圆几十里也是一户大人家!李先生就是街面上所传的小侯爷?到时候小人有没有决断,都一定会到贵府去拜见!”

前文书讲过,李之这个小侯爷仅是承蒙李家一代老侯爷名号的垂荫,早在二代李乐湛已经不具有实际爵位了,沦落到他这一代,称呼自己一声小侯爷也只是礼貌而已。

不过见到普通乡民也知小侯爷之名,李之心下还是感到舒爽,心情于是大好:“还是之前那句话,你打听清楚了再做决定,我认为这是个机会,总比一家老小衣食无保要强得多!不要怪我直言,你最好保守这个秘密,因为这种烟草目前只有你一人识得种植,再有旁人跟风,产量高了,本就用途极为狭窄的烟草更难销售出去,整体价格就会下跌,你就不会具有独一份的利益了!”

庞大牛深以为然:“还是小侯爷心善,一切出发点都在为小的考虑!其实我自己恨不得现在就去贵府谋下这份差事,只是家里还有高堂,没有双亲授命,自己殊不敢轻易做出决断!”

不身临那个朝代,不会知晓前世贵族阶层,对于劳苦大众带来的无上尊崇感。

若能与此等家势攀上点关系,庞大牛哪里还会有丝毫犹豫?何况还有如此高的薪酬保证。

那么,千年后才真正出现的鼻烟,一样穿越到更早的大唐会有效果吗?

史上曾记载,后世清朝康熙大帝圣驾南巡,有外邦进献方物其中既有鼻烟,此人虽一生厌恶烟草,却独对进贡鼻烟视若珍宝,足显见其珍爱之意。

更因此宫廷皇族之后皆盛用鼻烟,继而导致使用鼻烟之风气更甚,进贡者以是为贵,赏赐者以是为恩。

也不由得它不身价暴涨,只因各色玻璃鼻烟壶、咖什伦鼻烟罐、素鼻烟壶、玛瑙鼻烟壶及鼻烟,无一不是弥足珍贵之物。

尽管相关琉璃制造工艺早在西周即存在了,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直到清朝时寻常人们仍旧把琉璃视为昂贵物,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琉璃生产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但那时已有西周时期的琉璃手镯出现。

李之相信皇廷内此际已经出现了琉璃制造厂,生产颇受皇室的欣赏、独为皇宫享用的琉璃器皿,只要付出一定费用,相信通过今后和皇廷之间的交往,一定会购得批量的烟罐、烟壶。

反正现在他也不急,因为鼻烟放在鼻烟壶里容易发酵,所以一般把它用腊密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开始出售。

一两年时间,他才会制出首批鼻烟,因而此时即使烟罐、烟壶获得,也毫无用处!

所以,李之对于鼻烟穿越而来的市场并不担忧,他的预想并非面向市场供应,而是利用其独特性和装置物的珍贵性,首先只在在权贵间流行起来。

如今的各色玻璃,已经等同于珍珠玛瑙一般稀有,鼻烟普及大众根本不存在流经渠道,有的是攀高接贵有心人趋之若鹜,将之视作附骥攀鸿必备品,就是鼻烟最终流向市场的最大助力。

在清绮郡主十分惊讶的眼神里,他指着她向那位叫做庞大牛的摊主说道:“这位是临淮郡王府清绮郡主,你所种植的是一种叫做烟草的中草药,但除了它极特殊的药用价值外,更多是毒性药草性质。但我是一名医者,能独独对它有深刻了解,不如你今后的种植我临淮郡王府全部收购下来。”

稍作停顿,在片刻思虑状做出后,他才接言,“也就是说,你如果认同,以后可并入临淮郡王府家丁行列,可享以高等家丁每月酬金,也就是相当于村正一级的每月纹银一两三钱!或者你仍为种植佃户,为我府中提供专供烟草,收购价不低于粮食等价的两倍,而且府里不会收取你的任何田地租赁费用!”

小郡主与他已有十几年的心意相通,很快就从李之故作深沉中看出来其中机巧。

“小侯爷这话也如我心中所想,你这类种植物市场销售渠道极为狭窄,或许日后会有医者找上门来,但远不足以借与此来养活全家人!由你来专供郡王府种植,不但在产品上没有竞争者,由于独有的局限性,将它当作生活来源,远比粮食种植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