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百姓穿麻,历史悠久,这棉布似乎?”这时白季庚也有所疑问,毕竟在衣食住行方面,传统的力量是很大的,尤其在古代。
老百姓这么多代都穿麻衣,让他们改穿棉衣,这个推行可不一定能成功。
“其实啊,这棉布在汉朝时期就曾风行于蜀地过。”高岳笑着说,意思是百姓早就曾对棉衣爱过,“华阳国志和史记都记录过,汉时西蜀曾用南中传来的‘娑罗树子’剖开,自其中取丝织布,然后天竺人不远万里至蜀都城来买布,娑罗树子即是棉,足见当时我天朝的棉布质地,甚至已盖过原产地天竺了(亚洲优质棉的原产地即是印度阿萨姆,古代沿缅甸、云南和中国四川有商路相通)。这棉布啊,细腻平滑,比大部分的麻布要强多了。”
白居易听到高岳这番话,就更为他的学识渊博折服,不过他还有疑问,“小子请益,既然汉时西蜀已大量织造棉布,那为何到现在又湮没无闻呢?”
“说起这个,倒是和诸葛孔明相关了。”高岳顿了下,接着很认真地答复了白居易,在宴席上的其他诸人也都认真听着,“西蜀棉布,终汉一朝,多卖于天竺、大夏,销往中原的反倒很少。另外东川和西川丝织业也先后兴起,蜀都城锦江濯洗出来的丝绸驰名天下,所以诸葛孔明当政时,便说过‘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便专设蜀锦院大行织造,故而如此形势下,蜀棉反倒式微。”
“这诸葛孔明住在哪里?应该把他抓起来!”席座间,明怀义愤愤不平,对诸葛亮破坏兴元府和蜀都城“种棉”大好政策严重不满。
高岳横了他眼,意思你闭嘴。
“那棉和麻相比,到底优势在哪里呢?”白居易迫不及待地问出下个问题。
高岳便说优势有三:
首先,我中土种麻种类众多,主要有大麻、黄麻、亚麻、苧麻四类,其中大麻、黄麻粗粝,不堪织布,只能用来搓麻绳,而亚麻一般出子榨油最好,织造者唯有苧麻,但苧麻此物最为娇贵,需沃土,需灌溉,需雨水充沛,然则雨水大而猛又会被毁坏,棉花则不同,盐碱地可种,砂土地可种,且只要阳光充裕,雨水适宜即可,不和良田争地,这是第一个优势;
其次,苧麻对土色肥力损害巨大,一块田种了几轮苧麻后便不能栽种粮食,但棉花则不然,非但不损害土色肥力,反倒还有草肥的效力,一块田两年种棉,一年种稻麦,土气会变得肥厚,劣田能化为良田,且少虫害,这便是第二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