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浸强白草军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238 字 11个月前

兴元府邻靠汉水、金牛道,通往京畿、蜀地或山南东道的商路上,构筑起来的旗亭邸舍,产生的回商、回易钱财,高岳和诸位军将僚佐都有“抽头”。

还有,兴元府搞起来的草药、甲作等作坊庄园,被称作“州庄”(即不属于皇室内庄宅使,也不属户部管理,所得利润都是州府自己的),高岳和上上下下也都有“抽头”,高岳也鼓励大伙儿得了钱后,不要光享受,要学会以钱生钱,去投资更多的田产和作坊。

这样,实则兴元府经济命脉全都被兴元尹为首的官僚集团渗透掌握了,他们平日里找商贾和牙人来打理,每年只需按两税法的定额,缴纳部分给朝廷即可,其他的大部分用于“浸强白草军”,一部分流入高岳等上下的私宅钱柜里,高岳的官俸,如今一年有五千余贯,然一年形形色色的抽头,也有二千贯上下,全在芝蕙噼噼啪啪的算珠内。

“浸强兴元”、“浸强白草”!

这是高岳现在领导全体僚佐军将拜祭兴元城隍时,和大伙儿一起公然喊出的口号。

自然高岳的野心不止于此,这不,他在结束坐衙,踱回到官舍里时,就要送给妻子阿霓个礼物。

其实这两日,云韶原本因夫君的归来而感到开心的,但当高岳开玩笑似的对妻子说,我在出征时接过双文的书仪,里面称你在缝补军士衣衫时,实在是苦手,弄坏了不少件军衣啊!

于是云韶就觉得自己无用,心情就抑郁起来。

高岳便要给妻子个惊喜。

像萧乂这样的人物,倒下是不可能倒下的,当年进士考试那么多次都没打垮他,区区千金散尽的局面,对他来说,压根就不构成考验,他在长武师变前遁入终南山,更像是单纯的识时务避祸而已。

所以静之兄欠缺的就是个东山再起的支援,现在我为兴元尹,恰好可以给他这个机会。

将来,萧乂可以作为商贾的代表,帮我杀入长安城去。

“自稻麦混种在山河堰功成后,如今全府诸县,不但包括军屯处,连百姓所有的农田,也统统开始混种起来,如此不但可增收粮食,还可壮大骡坊和马坊。”刘德室的这番话让高岳很感慨。

是啊,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发展到哪一步,粮食和织物永远是根本中的根本。只有粮食有了富余,才能催生酿酒、烧瓷、养畜等其他的行业,然后再催生出其他更多的次生行业,如果将所有枝繁叶茂的产业画作一棵大树的话,那粮食和织物就是根子所在。

现在整个兴元府的发展目的很明确:稻麦混种增加了粮食产量,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然后“利州铁官”、“河池筑城”和“全府种茶”这三个,是该年“政府工作计划”的重中之重。

按照高岳的思路就是,用落成的利州铁官,和城固铁官相结合,先抢到朝廷度支司的“订单”,锻造农具交付给西北军镇的营田,其间所得的利润,用来扶植马上要大力发展起来的“兴元五坊”,哪五坊?草药、茶树、造纸、芸薹油和制伞。

这五坊当中,草药和芸薹产业已形成气候,兴元府及洋州的七个草药园,有三个都是他自己所有的,雇了部分土著农夫,还使用了一批先前俘虏来的诸羌奴隶,账目财计都是芝蕙在打理(当然芝蕙一并打理的,还有四座分散兴元府各地的田庄)。

随即要重点推进的,就是茶树和造纸,这两坊在兴元府,和草药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茶树不必多说,那造纸使用洋州的竹子为原料,简直不要太丰富廉价。

当然最后一坊即制伞,这是高岳高兵郎独自的发明创造,全兴元府只能有一家做这个,那便是他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