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崔宁荐李晟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91 字 11个月前

“西川兵乱?”李适急忙将奏章展开,“韦卿、高卿正火速领军入蜀平乱”

堂内的大臣莫不失色。

现在艰难时期,朝廷除去要靠上津道运来东南的米粮外,也非常需要蜀地的钱帛。

“你来时,张延赏如何了?”皇帝急忙问道。

韦平回答说,不知。

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郑絪脸色苍白,明显非常担心岳父和妻子的安危,眼泪都快要流下来,可身为侍奉在圣主身旁的学士,职责又不允许他做出任何过激的反应。

郑絪闭紧双眼,纹丝不动,可双手却死死抓住膝盖大腿处,几乎要掐出血来。

“可再去探听消息。”皇帝急忙命韦平说到。

又过了几日,崔宁亲自来到奉天城,谒见了皇帝。

“仆射可否紧急入川,安抚军情?”皇帝对崔宁,几乎是拜托恳求的语气。

谁想崔宁却慷慨呈辞:“臣本为西川节度使,如今因兵乱,就回镇旧地的话,简直等于说旌节可私相授受,恐更加折损圣主的威信。依臣的看法,凤兴、兴元两地的都团练使已入蜀,事态未必会继续恶化,此外陛下可另选位素有威信的大将,去镇西川。”

“卿之公心,朕感铭于内,不知仆射推选何人?”这时李适真的要什么都答应了。

崔宁不假思索,便说出了李晟的名字。

“可李良器正在长安城的东渭桥,无法赴任蜀都城。”

“无妨,陛下即刻下诏于蜀都城西山军,只要宣布李晟为节帅,军兵必然心服,再选一两人暂为留后,消弭兵乱,等到光复长安城后,再让李良器去镇西川不迟。”

皇帝心想,也只能如此了。

梓潼,乃是东川节度使的理所,其座落于中江水和涪水间,是两道天然的峻深城壕,再加上境内有铜矿、盐井,是极为重要的军镇。

见到张延赏落荒而来的吴冕大惊失色,他原本已点起五千人马,准备和张一道去奉天城勤王的。

结果堂堂拥两三万精锐的西川节度使,而今只剩一二十人还伴随。

张延赏坐定后就对吴冕说,西山军叛乱攻入蜀都城,我要借你的兵去将它夺回来。

“此事是否先奏报朝廷?”吴冕极为担心,因向来东川的武力是不如西川的,万一张延赏此举把他自己的人马也赔进去,那可就尴尬了。

“不可奏报朝廷!”张延赏急忙否定,他清楚就算奉天城李适知道此事,八成还是叫韦皋和高岳前来帮助平叛,那样岂不是开门揖盗?

如今张延赏是惶急万般,又想起小女儿碧笙也失陷在蜀都城里,不由得长吁短叹。

正在没商量时,忽然外面有东川兵急报——阆州方向,出现大批官军。

“什么!”张延赏和吴冕同时大惊失色。

“对方打的是何种旗帜?”张延赏急忙问到。

答曰对方规模大约万人,多有骑兵,一面军旗为黑白貔貅旗,一面军旗为大黑封豨旗。

这下张延赏是咬牙切齿。

黑白貔貅旗自然是高岳白草军的,而大黑封豨的“封豨”则是大野猪,韦皋所认的先祖大彭氏封国为豕韦国,其国又以善牧养野猪而闻名,所以绘封豨图案于奉义军门旗之上。

“他们是怎么一路抵达梓州的?”张延赏和吴冕最为惊恐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实情倒是非常简单:

韦皋在和高岳会师后,于三泉供军院取得粮食后,却没有走利州至天险剑门关的道路,而是越米仓山,出入米仓道,借着巴南观察使严震的名头,在巴南诸州内畅通无阻,一路取葭萌关、阆中,而后强渡射洪水,直驱梓潼城下。

梓潼城外,吴冕和张延赏集齐数千东川兵列阵,出马后张延赏见大黑封豨旗下的韦皋,是七窍生烟,指着韦皋就喊到:“韦郎何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