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是郭图这等袁谭一派的谋士,听到袁尚兵败的消息,本来应该幸灾乐祸才是,现在却无不惊慌失措。
毕竟,苏哲若是攻克了河北,别管他们是哪一阵营,统统都要随着袁家覆灭,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在守住河北这件事上,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袁绍却被惊的够呛,急喝道:“我给了尚儿三万兵马,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失了黎阳渡头?”
亲兵颤声道:“三公子在战报中称,他本来打算拒守渡头,是审配看敌军先锋兵少,非要劝他先弃了渡头,放苏军登岸,再半渡击之,谁想那苏贼狡猾,派骑兵从白马偷渡,杀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三公子力战不敌,才被迫弃了渡头,退守黎阳城。”
说着,亲兵将战报奉上。
袁绍又气又怒,一把夺过战报,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脸上怒火中烧,气到脸都发青。
哗啦啦——
袁绍将手中战报撕了个粉碎,骂道:“好个审配,我明明叫你们拒守渡头,你偏偏自作聪明,非要给尚儿献什么馊计策,现在可好,失了渡头,叫苏贼大军轻易渡河,坏了我全盘布局,你这个自作聪明的蠢才!”
袁绍越骂越气,一时怒火攻心,一屁股跌坐下来,捂着胸口大咳起来。
左右文武们见状,个个吓的慌张不已,生恐袁绍又气到吐血,当场病倒下去。
许攸则拉了拉袁熙袖角,连连使眼色。
袁熙会意,赶忙上前,又是给袁绍抚背,又是给递水,口中不断宽慰。
袁绍连灌了几口水,方才勉强平伏下了愤怒的情绪。
这时,许攸便趁势叹道:“我早说过,三公子虽然勇武,但终究太过年轻,沉不住气,这要是换成了二公子的话,必定不会被审配蛊惑,定会遵照主公的交待,严守渡头,苏贼又岂能轻易渡河。”
许攸当然看得出来,袁尚这道战报,是故意把黑锅让审配来背,自己好推卸责任,许攸便偏要把责任再推回给袁尚。
袁绍听罢,果然面露失望,叹道:“熙儿啊,早知如此,为父真该派你去守黎阳才是。”
黄昏之前,苏哲率一万多苏军杀到,逼城下寨,对黎阳城形成威逼之势。
袁尚彻底被打怕,自然不敢出战,只能眼看着苏军下寨。
黎阳渡已夺下,渡河的道路已畅通无阻,苏哲遂派人往南面通知后续大军,尽快渡河前来会合。
于是,不到四天功夫,后续的十几万大军悉数渡河,完成了对黎阳城的包围,把这座河北门户,围成水泄不通。
围城已毕,苏哲便发动了几次对黎阳城试探性的攻击,结果收效却甚微。
这黎阳本就是坚城一座,袁绍逃回河北后,害怕苏哲北侵,提前又调动民力,对黎阳城进行了加固修筑,此时的黎阳城,被称之为河北第一坚城也不为过。
攻城数日,折损士卒千余,苏哲果断下令停止进攻。
苏军主营,中军大帐之内。
“楚公,这黎阳城实在太过坚固,我们的霹雳车轰上去,连给它挠痒痒都不如,不如楚公动用仙术,用雷暴地震什么,把这黎阳城弄塌了吧。”
皇甫嵩跟随苏哲也算早,见识了苏哲呼风唤雨的种种神奇,自知苏哲有很多种手段来破城。
苏哲却摇了摇头:“这黎阳城太过坚固,就算是我呼风唤雨,也未必能破得了。”
到了这个时候,苏哲也不再故弄玄虚,坦然向众臣承认,自己就是会所谓的“仙术”。
老将黄忠叹道:“连楚公的仙术都没办法轰破,看来我们必须要打一场持久战了,这多半就是袁绍的意图,想用黎阳把我们钉在黄河边上,待我们锐士丧尽之时,他再率大军来跟我们决战。”
苏哲微微点头,目光看向庞统,向自己这位凤雏爱妾寻求意见。
庞童却不以为然一笑:“仗打到这个份上,袁绍必是拼死抵抗,当初我们在官渡不也跟袁贼耗了几个月么,现在攻守之势已逆,袁贼要跟我们耗下去,也在意料之中,他要耗,我们就跟他耗呗。”
苏哲心头微微一震,一股雄心壮志,陡然间狂燃而起。
庞童说的对,袁绍好歹曾经也是天下第一大诸侯,并不是纸扎的,岂是他说灭就能轻易灭掉的,持久战本来就是无法避免的,早晚都是要打。
啪!
苏哲一拍案几,欣然道:“童儿说的对,此番我北伐河北,本就没打算顺风顺水的灭掉袁绍,他要跟我拼持久,打消耗战,那我就跟他拼下去,我看他有多少家底经得起跟我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