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兵多就可以为所欲为

袁谭大喜,慨然道:“多谢父亲信任,父亲放心,这一次,儿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于是,袁谭便领了令箭,以高览鞠义为副将,当天便率四万大军,改道东南,前去袭取雍丘城。

袁绍则亲自往营门,送走了他的宝贝儿子,为袁谭壮行。

目送着大军离去,袁绍脸上重燃得意,冷冷笑道:“苏哲,你不是九奇之首么,我就是要仗着兵多叫你首尾不能相顾,我看你怎么抵挡!”

……

官渡壁垒,苏军大营。

九万苏军主力,尽集于此,仗着连绵七里的坚固防线,与逼营前来的十几万袁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袁绍大军进抵官渡,连营十里,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却迟迟不见动作。

是日入夜。

中军大帐内,苏哲嚼着蚕豆,目光凝视着地图,琢磨着袁绍的战术意图。

他想的失神,没有觉察到一袭倩影已悄悄步入帐中,站在了他的身后。

直到那双纤素的酥手,轻轻的按在他的肩膀上,帮他揉起肩时,他才反应过来。

回头一看,却是庞童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身后,正帮他揉肩。

“童儿,还没睡么。”苏哲一笑,轻轻抚摸着她的手。

“你不也没睡么,这场战争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你别太累着自己。”庞童满脸都是关切的柔情。

苏哲苦笑道:“我也不想太累啊,不过以袁绍的性格,大军安营已有数日,却迟迟没有进攻,这让我感到有点不对劲,我得琢磨出袁绍想干什么。”

庞童目光看向了地图,凝望片刻,蓦的秀眉一动:“莫非,袁绍已经分兵绕过官渡,想要抄袭我们侧后?”

苏哲神色一凛,蓦然省悟。

众谋臣武将默然不语,一个个低垂下了头,神色惭愧。

一片沉默中,沮授却道:“主公息怒,先前我们之所以屡败给苏贼,就是因为我们小看了他,此人到底乃是九奇之首,能以一介寒门之身,数年间扫荡中原,连破群雄,足以说明他非同一般的实力,自古以来,轻敌者必败,主公英明神武,这个道理自然明了。”

袁绍原本听他盛赞苏哲,心下有所不爽,但当听到他赞自己“英明神武”时,表情又转阴为晴。

沮授接着又道:“眼下我军虽败,但不过损兵数万而已,尚有兵马十八万,仍旧占据绝对上风,只要我们能从今天起,正视苏贼的实力,最后的胜利必定仍属于主公。”

沮授终于也会说话了,这一席话,听的袁绍是受用不已,恼怒的情绪顿时一扫而空。

当下袁绍便哈哈一笑:“公与所言极是,尔等都听到了没有,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不过是一场小小失利而已,何至于垂头丧气。”

袁绍不再发怒,恢复了霸道自信,众属下们自然是松了一口气,精神重新振作起来。

这是,袁绍仰头灌一口酒,拂手道:“那苏贼确实诡诈多端,实力不俗,从今天起,你们谁都不可再小看他,我们就步步为营,节节推进至官渡,让苏贼的诡诈无用武之地,我要用阳谋辗压了他。”

终于,袁绍不再轻视苏哲,开始正视起他最强的对手。

众将纷纷称是,点头附合,一时斗志大作。

毕竟,他们可是家大业大,有二十万兵马,就算折了两万兵马,余下的兵马数量依旧在苏军的两倍。

绝对的优势依旧在他们这边,他们没有理由因为两场失利,便就此丧失了信心。

这时,沮授却又道:“主公,我们正面步步为营推进,的确是最为稳妥之计,但官渡一带地势狭窄,苏贼又提前修筑了坚固的壁垒,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如果我们坚持正面强攻的话,只怕又会步当年攻打易京的后尘。”

听到“易京”二字,袁绍就悄然打了个冷战。

当年公孙瓒为了抵挡他的进攻,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修筑了易京防线,他可是整整花了一年多时间,方才攻破易京。

而且,那还是建立在公孙瓒内部生乱,发生叛变的情况下。

易京之坚固,令他至今心有余悸。

一想到攻打官渡壁垒,可能会像攻打易京那样,耗上个一年半载,袁绍就有些头皮发麻。

“不行,绝不能重蹈易京覆辙!”

袁绍一拍案几,斩钉截铁,目光看向沮授:“公与,你可有什么妙计,速破苏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