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响起,内帐之中转出了一人,正是董承。
“董兄,适才那董昭的话,还有徐公明的话,你都听到了,你觉的该不该归降苏子明?”杨奉看着眼前这位当年好友,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董承不假思索道:“依我之见,徐晃所言极是,杨兄投奔苏子明,乃是雪中送炭,将来前途必定无量。”
他这意思,自然是赞同归顺苏哲。
杨奉不禁面露奇色,惊奇道:“徐公明劝我归降苏子明就罢了,连董兄你也赞同,我没记错的话,你当初可是堂堂卫将军,天子身边的红人,差点还成了天子老丈人,是那苏子明把你贬为庶人,让你沦落至此,你不是应该恨他才对,怎么现在却帮起了他?”
一声苦涩的长叹。
叹息过后,董承方才自嘲道:“当初也是我眼拙,以为抓住了天子这棵参天大树,便可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前途无量,可惜啊,天子却不是什么参天大树,而是一棵禁不经风的枯草而已,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场大风,早晚会把他吹到灰飞湮灭。”
话锋一转,董承眼中涌起一丝希望,“倒是这苏子明,正如徐公明方才所说,乃是不世出的奇才,屡屡以弱胜强不说,连老天爷也总是帮他,他不是天命加身,还能是什么?”
“所以啊,我算是看明白了,以前跟苏子明的恩怨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怎么能抓住这棵真正的参天大树,他才是可能真正给我们荣华富贵,封侯拜相的希望啊。”
杨奉彻底震惊了,整个人惊的冰冻在了原地,嘴巴微微张开,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
杨奉显然是不敢相信,苏哲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董昭这样的朝廷替他办法,自己的部将徐晃替他说话,就连董承这样本该是仇家的人,竟然也在盛赞他。
放眼天下,能有这样魅力之人,可谓寥寥无几,哪怕是袁绍那种四世三公出身,美名天下传的诸侯也做不到。
苏哲,这个寒门出身,一年前还不名一文的家伙却做到了。
杨奉焉能不震撼。
半晌后,杨奉方才回过神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神中再无一丝犹豫。
“既然你和公明,都这么看重这个苏子明,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杨奉降他了!”
杨奉不语,陷入沉思。
许久后,杨奉挠着额头,喃喃道:“这样看来,那苏子明给我许诺的官职,反倒看起来更实际一点。”
见他心有动摇,徐晃趁势道:“先前晃已跟将军分析过,董卓沉迷酒色,能活多久还尚未可知,西凉军又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将军问我该当如何,我说要见机行事,我以为,现在时机已经到了。”
“你的意思是,建议我归顺那苏子明?”杨奉看着他道。
徐晃点点头。
杨奉起身踱步,眼中闪烁着犹豫,叹道:“机会倒是一个机会,只是那苏子明相比于董卓,实在是太过弱小,不说与董卓比,就是与其他诸侯相比,实力只怕也垫底,投靠他的话,我只怕风险太大呀。”
“杨将军这话就错了。”徐晃立刻摇头反对,“如果说谁的实力大,谁就最有前途的话,当年天下早就是那项羽的了,哪里还有大汉四百年基业。”
杨奉神色一震,似乎又有所觉悟。
徐晃接着道:“想这苏子明,以一介寒门出身,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接连以弱胜强,硬生生的打下了南阳一郡,还有半个南郡,把刘表杀到连战连败,连襄阳也丢失的地步。”
“眼下,连天子都被他挟握手中,他更是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的名份。”
“再说这几场仗下来,董卓的计谋连连被苏子明挫败,坐拥十万大军,却被堵在鲁阳城下束手无策,放眼天下,又有哪路诸侯能够做到?”
“就凭他的种种神奇战绩,再加上他九奇之首,当世卧龙的智谋,依晃之见,将来平定天下者,必是此人!”
杨奉听的身形震动,眼神变化不定,若有所思,似乎渐渐被说动。
徐晃趁热打铁,接着道:“此时的苏子明,看起来虽然弱小,但将军现在归顺他,等于是雪中送炭,将来得到的回报,也必然无法估量。”
话锋一转,他又道:“至于董卓,先不说他有没有那个能力平定天下,就算他能,但以他现在强大的实力,将军的投奔,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将来又能得到多少回报?”
此言一出,杨奉打了个冷战,似乎猛然间惊悟过来,停止了踱步,手指摸着下巴,微微点头。
沉吟片刻,杨奉却又笑道:“我说公明啊,你似乎很推崇这个苏子明呐。”
徐晃轻吸一口气,正色道:“不瞒将军,其实董昭适才也来找过我,想要我帮着劝说将军,归顺苏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