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中,只有皇甫嵩一个人高兴不起来,始终是眉头紧皱,显然对苏哲的升迁,存有忌惮。
圣旨领过后,众人纷纷向苏哲道贺,也就他皇甫嵩一言不发。
苏哲却主动上前,拱手笑道:“义真老将军,苏某初次署理朝廷,有不明之处,还请义真老将军多多协助才是。”
皇甫嵩深吸一口气,拱手道:“我们同为朝廷做事,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苏车骑,下官自当尽全力协助苏车骑。”
苏哲现在的官位是车骑将军,而皇甫嵩的官职,不过是后将军而已,资历上他虽然远胜于苏哲,但官职却要矮苏哲一头。
他现在主动改口自称“下官”,自然是表示尊从天子的旨意,自甘屈居于苏哲之下。
一番客套话后,伏寿便问道:“苏哲眼下已进逼襄阳,不知苏卿下一步打算如何?”
“臣自然是要为陛下攻克襄阳,只要能拿下此城,我们就能把刘表赶到南方去,从此往后,宛城就再也不用受到刘表的威胁,陛下方能南面无忧。”苏哲不假思索的答道。
伏寿点头道:“若能这样,那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本宫来时的路上听说,这襄阳乃荆州第一坚城,苏卿真有自信能攻下来吗?”
“娘娘放心,再坚固的城池,一旦人心垮了,也将脆弱不堪,臣料想此刻襄阳城中,已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话锋一转,苏哲眼眸中掠过一丝精光,便道:“说起来娘娘来的正好,臣想娘娘能否随臣移驾阵前,臣自要借娘娘的威仪,来进一步瓦解襄阳军民的抵抗之心,再给刘表沉重一击。”
此言一出,皇甫嵩眉头一皱,立时反对道:“苏车骑,你这提议就过份了,娘娘母仪天子,万金之驱,岂能出现在两军阵前这种危险的地方。”
话音方落,伏寿却道:“苏卿和将士们为天子血战沙场,本宫若能帮得上忙,自然是义不容辞。”
“可是娘娘……”
“义真老将军不必劝了,本宫知道你是好心,可本宫也相信苏卿,绝对能保护本宫的安危。”伏寿信任的目光,深深看向苏哲。
苏哲便正色道:“娘娘尽管放心,有苏哲在,谁也休想伤到娘娘分毫。”
当下苏哲便传下号令,诸军出营,前往襄阳北门一线集结。
号令传下,大营中鸣锣之声四起,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大营,列阵于襄阳北门。
诸军列阵已毕,苏哲护送着伏寿,徐徐的穿过军阵,直抵阵前。
当皇后的凤鸾伞盖,出现在阵中之中,苏军将士无不是精神大受鼓舞,士气大振。
而城头上的荆州守军们,本就被苏哲先前的精神攻势,搅的是人心惶惶,眼下面对苏军将要发动攻城之势,更是斗志低落。
当皇后出现在阵前,为苏军助威之时,城头的荆州兵们,更是精神震撼,一个个更加战战兢兢。
城楼中央和,刘表看着阵前的皇后伞盖,眉头暗暗一皱,喃喃骂道:“苏哲这奸贼,竟然把皇后也劫持到阵前来动摇我军心,当真是阴险奸诈!”
咬牙暗骂了一番后,刘表深吸一口气,强行压制住了心头怒火,眼眸中渐渐扬起了丝丝嘲讽之色。
“苏贼,老夫倒要看看,你接下来还能得意嚣张的起来么……”
一声冷笑,刘表手一挥,厉喝道:“来人啊,把那些人押解上来!”
襄阳城北,苏军大营。
大帐中,苏哲正与皇甫嵩,李严等人,商议着如何攻破襄阳。
正当热议之时,帐外亲兵却匆匆来报,言是皇后娘娘凤驾已经到了营外。
“皇后?她大老远的跑来这里做什么?”苏哲颇有几分意外。
皇甫嵩却忙道:“苏府尹,皇后娘娘驾临,我们还不快去迎接凤驾。”
苏哲便只好把眼前的军议暂且搁下,会同皇甫嵩,率领一众文武亲自前往营外迎驾。
毕竟,他是打着天子的旗号,兵攻襄阳,讨伐刘表这个“逆贼”。
如今皇后亲临,不管她出于什么原因,苏哲都必须要表现出极大的尊敬才是,否则如何能向外人,彰显他“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合法性,正统性。
苏哲遂会同皇甫嵩,带着一众文官武将,亲往营外迎接。
步出营门,远远便瞧见那辆华丽的凤鸾车驾,已徐徐的驶入了营门。
马车停下,车帘,皇后伏寿那一袭雍荣端庄的身形,便映入了苏哲眼前。
正所谓女大十八变,伏寿虽然贵为皇后,行事老练,但终究还是年轻少女,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许久不见,苏哲发现她似乎又长成熟了些。
“臣苏哲,拜见皇后娘娘。”苏哲站在马车前,拱手一礼。
伏寿笑着一拂手:“苏卿免礼吧。”
苏哲直起身来,就看到伏寿微微屈下双膝,想从马车上下来,他便也没多想,下意识的就把手伸了上去,想要搭把手。
臣子跟皇后有肢体接触,是为大忌!
苏哲现代人的思想未曾泯灭,自然少了这些顾虑,旁人看去,眼光却不由变的异样起来。
伏寿也是一怔,迟疑了一下,还是勉为其难的伸出素手,轻轻搭住了苏哲。
“娘娘小心。”苏哲很温柔的扶着伏寿,下了马车。
一旁的皇甫嵩,看着苏哲跟伏寿肌肤相触,眉头不禁一皱,暗怨苏哲失礼,对皇后心存冒犯。
只是她见皇后没有说什么,他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好吱声。
君臣二人,一路走向大营腹地。
“前线乃是非之地,娘娘怎么来了?”苏哲好奇的问道。
伏寿笑道:“苏卿你大破刘表,兵围襄阳,实在是长了陛下的威仪,壮了朝廷的声势,本宫和陛下一商量,便由本宫前来慰劳将士,亲自向你颁布封赏的诏书。”
封赏?
苏哲眼眸一动,立时会意,这是刘协要加倍笼络他,要封他的官了。
“此乃臣份内之事,万不敢贪图陛下封赏。”苏哲自然也懂得,场面的推辞谦逊还是要有的。
伏寿却正色道:“陛下向来是赏罚分明,如今苏卿你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陛下若不能论功行赏,何以向天下人彰显陛下的贤明,让天下人效仿苏卿你这个榜样,这封赏,苏卿必须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