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抢地盘!

那一刀,还把刘琦刺到断子绝孙,成了一个废人!。

眼见刘表半晌不说话,蒯越小心翼翼劝道:“主公,人都已经回来了,还是见一见吧。”

刘表从愤怒清醒过来,一拂手,不情愿道:“传那个败军之将进来吧。”

亲兵匆匆而退,片刻之后,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众目注视下,一脸黯然的蔡瑁,迈着沉重的步迈,缓缓的走进了大堂。

“属下兵败失利,特向主公请罪。”蔡瑁说着,扑嗵跪倒在了堂前。

刘表强压住火气,也不提他抗命之事,沉声喝问道:“蔡瑁,你不是自信满满,号称可以轻松讨灭苏贼的吗,怎么手握数倍贼军的兵马,却落量如此惨败的境地!”

蔡瑁抬起头,苦着脸道:“主公息怒,属下本是有极大把握攻破新野,谁知临战之前,那伊籍竟然叛逃苏贼,把我们虚实尽数泄露给了苏贼,诱使苏贼夜袭我大营,才使我遭此大败啊。”

伊籍叛逃!

刘表脸色一变,大堂,众人精神又是震动。

要知道,伊籍可是大公子刘琦的人,如今竟公然背叛投贼,如此恶劣的行迹,若是传扬出去,势必引起极大震动。

这绝对是一个极坏的榜样。

“琦儿也真是的,这种人也能信……”刘表暗暗埋怨刘琦。

他的怒火稍稍压下几分,又沉声道:“算伊籍叛逃,可你怎敢违背本府让你班师的命令,执意率军北攻新野,若你不抗命,又怎会招至如此惨败?”

“主公息怒,臣违抗主命令,确实是臣之罪。”

蔡瑁先是谢罪,接着却又辩解道:“只是属下想着苏贼拐走了属下的侄女,主公的儿媳妇,又致使大公子伤成那样,属下急于为大公子报仇血恨,一时被怒火蒙蔽了理智,才做出这样不该之举,还请主公恕罪。”

刘表眉头越凝越深,心有气,却偏偏无法发作。

他明明知道,蔡瑁是因为愧疚,所以才要急着灭了苏哲立功,好将功折罪,才不惜抗命,执意要攻新野。

可他口口声声又声称,是为了给刘琦报仇,这又显出了他的忠心。

偏偏刘表羞于说出刘琦伤情的真相,有苦说不出,无法揭穿蔡瑁的借口。

这时,那蒯越忙站了出来,拱手道:“主公,蔡德珪虽然有错,但念在他一心为大公子复仇,还请主公从轻发落。”

蒯越一站出来,大堂,那帮子荆州世族出身的官员们,纷纷站了出来,来为蔡瑁求情。

看着求情的众人,看着堂前的蔡瑁,刘表心一阵的厌恶,恨不得当场判了蔡瑁死罪。

话到嘴边,他却强忍住了。

这么世族名士替蔡瑁求情,足见蔡家在荆州的影响力之深,他若是执意要严惩蔡瑁,岂非是得罪了绝大多数的世族。

寒了这些人的心,等于动摇了他刘家在荆州统治的根基,他算是再愤怒,还保持着这点点清醒。

何况,蔡瑁的妹妹,还是他的后妻。

杀大舅子这种事,不是他刘表这种人能做的出来的。

紧握的拳头渐渐松开,刘表长长的吐了口气,强压下了一腔怒火,微微抬手,打算先让蔡瑁起身。

在这时,一名亲兵飞奔而入,惊叫道:“禀主公,荆南急报,武陵,零陵和桂阳三郡反叛啦!”

{}无弹窗

“主公,你猜这一仗,咱们俘虏了多少啊?”胡车儿飞奔而来,兴奋的大叫,打断了苏哲的思绪。

苏哲拍了他脑门一下,“还跟我打起哑迷来了,快说。”

胡车儿咧着嘴摸了摸脑门,竖起了四根指头,激动的嚷嚷道:“四千啊,主公,咱们足足俘虏了四千多人!”

苏哲眼睛又亮了。

那可是四千多人,想他费尽心力,又是甘宁归降,又是从黄射手里坑骗,才勉强凑起了一万人马,实在是不容易。

这一下子俘虏了四千兵马,简直是天降一笔横财!

如果能把这四千人,统统都整编成自己的军队,那他的实力又了一个台阶。

“嗯,不错不错。”苏哲满意的点点头,“把这四千人马都押回宛城去,该给吃给吃,不要虐待他们,让二叔给我好好的整编了他们。”

“诺!”

胡车儿刚汇报完,甘宁又策马飞奔而来。

“主公,此战咱们俘敌四千,斩杀敌军达五千之众,蔡瑁和残存的万把敌卒,都四下溃散,应该是逃往樊城方向了。”甘宁兴奋的禀报道。

苏哲点点头,抬手一挥:“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南追,一鼓作气给我重夺樊城。”

这号令一下,胡车儿糊涂了,不解道:“主公,咱们才刚刚弃了樊城,怎么现在又要夺回来,那早先干脆不弃了啊,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么。”

“粗鲁!”苏哲又扇了他脑壳一下,笑看向李严,“正方,告诉他为什么。”

李严便道:“矮冬瓜你听好了,先前咱们主动弃了樊城,那是因为咱们只是偷了刘表粮草,他的军队却未受损伤,眼下咱们大破蔡瑁,荆州军元气大伤,咱们不趁机把边境推进至汉水北岸,还更待何时。”

苏哲笑而不语,赞许的微微点头,李严的见识果然不凡,所说正合他意。

倘若他仅仅满足于一场大胜,刘表顶多损失万把兵马,待恢复了元气之后,又可从容渡江,以樊城为北进基地,大军再度北犯新野。

现在却不一样了,他可以趁着大胜余威,重夺樊城,便能把刘表堵在汉水以南,凭借汉水天险阻挡刘表的入侵。

樊城,便将是他安在刘表眼皮子底下的一根钉子,能恶心刘表,让刘表寝食难安。

同时,樊城更是将来队进攻襄阳,夺取荆州,灭亡刘表的前进跳板。

这些道理,苏哲明白,李严自然也明白,胡车儿可不太明白了。

他摸着脑壳,琢磨着半晌还是一脸迷糊,便一甩手道:“我还是听不太明白啊,不管啦,主公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啦。”

苏哲哈哈一笑。

当下他便尽起得胜之军,沿着南下的大道长驱直入,一路追击蔡瑁和其败兵。

两天后,苏哲杀至了樊城城北。

蔡瑁前一只脚才刚迈入了樊城,连气都不及喘一口气,闻知苏哲大军追来,吓的根本不敢守城,忙又弃了樊城,仓皇渡汉水逃往南岸。

时隔不到半月,苏哲再一次跳入了樊城,把他苏字的大旗,插在了这座拱卫襄阳的门户城池。

……

襄阳城北。

大批大批的军队,正在开出城门,匆匆忙忙的赶往汉水岸边水营。

对岸的樊城已再次被叛军攻下,襄阳城内外一片哗然,流言四起,到处都在传苏哲已渡过汉水,随时要攻打襄阳,一时间是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