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返还内力

扬州城一座名为言欢楼的酒楼,在数旬以前,酒楼的掌柜、店小二,以及吃客住客们都被一具无头将军给杀害了。

后来,那具无头将军被人发现横尸在城中的中心广场那座木架高台的废墟边上,不止如此,就连扬州城的县令大人也被人发现死在了废墟中,就连头颅也不知被谁给砍了。

虽说扬州城中人表面上对县令的死去,倍感惋惜,可实则他们的心中却是对县令的死亡感到皆大欢喜,县令的所作所为,他们其实早就看不惯了,死了也好,而且如今新上任的县令,比起前任县令倒是要爱民的多,这也博得了许多扬州城子民的好感。

再说那座言欢楼,因为死去了掌柜的一家,故而变为无主之物,按理说是要交给掌柜的一家亲戚,可掌柜的本不是扬州人,所以按照律法言欢楼会被官府收回地契,只不过后来有位外地商人以一千两白银收购了言欢楼,这笔银钱自然是充当了衙门的公银。

外地商人从别处雇来了掌柜,并且留下了一百两银子,让他打理妥当酒楼,损坏的家具物件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换,剩余的银子就作为酒楼的开楼资金,每年盈利只需分他五成即可,剩余五成,掌柜的自个儿看着办。

是用来添置家具,或是用来分发跑堂或是厨师的工钱,都从这五成之中扣除。购置酒楼的商人,即是这座言欢楼的新东家,对掌柜的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经营好酒楼,其余他也一概不去多问。

如今,言欢楼已经焕然一新,而且在东家的授意下,掌柜的并没有更改酒楼的名字,仍是照旧用了言欢楼作为酒楼的名字,东家说言欢楼的名字很好,不用换,掌柜的自然不敢自作主张。

屈墨臣自从在贫民区与表妹詹冬吟分开后,他就直接返回了言欢楼,他住在三楼的一剑普通客房之中,房中点着油灯,窗户与房门都紧闭着,少了夜晚的凉风,待在屋子里,光是油灯上燃烧的孱弱烛火,屈墨臣仿佛都能感觉到一阵温暖。

他坐在客房里的一张方桌前,回到屋中的第一件事,除了点燃油灯,就是给自己倒了杯茶水,茶是铁观音,是他上楼前命令店小二送来的。

屈墨臣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滚烫的茶水,当他的舌尖感觉到了铁观音独有的苦涩后,这才放下手里的茶杯,伸手进衣袖中,取出了一张对折的信纸。

他摊开信纸,回顾了一遍信纸上的内容,脸庞露出一抹微笑。

屈墨臣笑容苦涩,自嘲道:“即便如今追查清楚了当年贪污受贿的官员不是我父亲,而是冬吟的父亲,那又如何?难道要我告诉那位苦命孩子真相,再让她伤心欲绝一次?”

屈墨臣摇摇头,喃喃低语道:“当年,追查贪污案的官员,查出来是我爹伙同詹冬吟的父亲一并贪污,这才将他们两人一并打入天牢。可谁又能想到,经过这位大理寺的断案神手一番追查,这才拨开云雾见日月,原来当年我爹是被詹冬吟的父亲给蒙在了鼓里,凭白遭受了无妄之灾。我若将这件事的真相告诉冬吟那丫头,她还不伤心欲绝,从此再无脸面见我?”

屈墨臣摇头叹息道:“罢了罢了,以冬吟的性子,知道真相后,日后肯定会避着我。这真相,还是永远不让她知晓为好。”

话音戛然而止,屈墨臣就已经伸出了信纸,以纸张的边角竖在了油灯的烛火上,直到边角被火焰点燃,屈墨臣也未要松手的意思,只见他一脸的恍惚,竟是出了神,直到火焰烧到了他的指尖,屈墨臣这才吃痛一声,连忙甩掉了手中那张被火焰侵袭大半的纸张。

烧掉了信纸,屈墨臣只脱掉了外边那件狐裘,然后和衣睡下。

第二天,屈墨臣就整理好了行囊,并且在城中雇了一辆寻常的马车,顺便买了些甜品糕点,前往扬州城中的贫民区。

詹冬吟的爷爷奶奶刚从城外的山地里做完农活回来,刚巧与屈墨臣在茅屋外遇见,屈墨臣便与二老行了晚辈礼,二老喜笑颜开,忙招呼屈墨臣进家里坐,期间,屈墨臣便与二老说了要带詹冬吟去渝州玩几天的事情,二老欣然答应,说是冬吟这丫头只要赶在惊蛰时分回来即可。

进了茅屋,冬吟已经在火灶上煮好了稀饭,因为这次屈墨臣从渝州过来的时候,顺便带了几条渝州的腊肉过来,所以詹冬吟这丫头就用腊肉炒了一盆咸菜。

咸上加咸,用来下糊状的稀饭刚好。

屈墨臣来时已经在酒楼吃过了早点,这时被两位老人热情劝说,就又在詹冬吟盛了一碗稀饭的前提下,就着咸菜吃了点。

用过了早膳,屈墨臣就打算带着詹冬吟这丫头离开。

可谁知这丫头连行囊都没准备好,她说原以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会答应,可没想到居然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詹冬吟连忙赶着去整理行囊。

屈墨臣却说不用如此麻烦,生活所需到了渝州再买便是。

詹冬吟的爷爷奶奶也是笑着怂恿说,傻丫头,现在不敲你表兄竹竿,还想着什么时候敲?

詹冬吟一脸的难为情。

屈墨臣却是不以为然地哈哈大笑。

之后,二人就在二老的目送下,乘坐马车离开了扬州城。

路上,詹冬吟问了屈墨臣一些有关渝州那边的事情。

屈墨臣一一作答,之后又怕身边的小妮子觉着无聊,就又与她说了些年关这几天,在渝州与扬州交界发生的那起案件。

屈墨臣说,年关那几天,渝州与扬州的界碑处,死了一些人。

官府中人,沿着地面上的血迹,在道路外的树林中发现了深埋地下的尸体。

后来在官府的追查下发现,这些人死得几乎都是渝州的平民百姓。只不过这些百姓的家中并不富裕,而且田地里的收成也不太好。